历史中的耶稣
历史中的耶稣这个概念是指用“批判性的历史方法重构拿撒勒耶稣的生活和教导”的尝试,它与“基督教对耶稣的定义(‘教条的基督’)以及基督教对耶稣的描述(‘信仰的耶稣’)”相对。“历史中的耶稣”也考虑耶稣生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佛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1],此三种宗教之所以能成为前三大,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三个各自被一部分国家列为国教的宗教,如基督教在欧美的一些国家、伊斯兰教在中东一些国家、佛教在不丹和柬埔寨分别被列为国教[2]。
目录
简介
虽然大多研究这个主题的学者同意耶稣的存在,但对耶稣的信仰、教导以及圣经记载的准确性有不同的意见。只有两个“几乎是普遍同意”的事件,这就是:耶稣接受施洗约翰的洗礼,并在一年或三年后,被罗马总督本丢·彼拉多钉十字架。研究历史中的耶稣的学者通常认为他是生活在弥赛亚和末日时期的加利利犹太人。耶稣接受了施洗约翰的洗礼,他可能以施洗约翰为榜样,并在施洗约翰处决后在加利利讲道,大约一到三年后被钉十字架。他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宣讲救恩、洗清罪和神的王国。据资料记载,他是一位导师,强调信仰治疗的作用。有些学者将宣扬末世福音归功于他,而另一些学者则将他的天国描述为一个道德天国,而不是末世论的天国。他派使徒四处实践医治,传讲神的国。后来,他前往犹地亚的耶路撒冷,在那里造成了圣殿的扰乱。这是是逾越节,正值耶路撒冷政治和宗教局势极为紧张的时刻。福音书说,圣殿守卫(据信是撒都该人)逮捕了他,把他交给彼拉多处决。他发起的运动在他死后继续进行,并由他的弟弟公义者雅各和其他使徒继承,他们宣扬耶稣的复活。这个运动最终发展为早期基督教。
自18世纪以来,对历史中的耶稣有三次不同的学术探究,每次具有各自的特点,并发展出新的、多样的研究标准。在这些过程中构建的耶稣形象往往彼此不同,而且也不同于福音书中描述的教条性形象。这些肖像包括耶稣作为启示的先知、有领导魄力的治疗师、愤世嫉俗的哲学家、犹太的弥赛亚和社会变革的先知,但是,每个形象上都存在学术上的分歧,对于构建这些形象的学术方法也存在着不同意见。然而,在形象之间存在着重叠的属性,学者不认同某些属性时可能对其他属性有所认同。
许多学者批评了研究历史中的耶稣时的各种方法。一方面,这些研究方法缺乏严格性;另一方面,这些方法受到某些“具体议程”的影响,将古代资源解释为可适应某个特定目标的事物。21世纪的研究方法抛弃了19世纪接受所有福音的“极大主义”方法和20世纪早期完全拒绝福音的“极简主义”方法,学者开始关注耶稣的历史可能性和合理性。
视频
历史中的耶稣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时事热点世界三大宗教的形成与传播],搜狐,2006-08-10
- ↑ 全球第一个基督教国家,多灾多难至今仍饱受战火,30%人口吃不饱,搜狐,20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