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理學
歷史上的理學 |
《歷史上的理學》從思想史的角度出發,探討理學產生的歷史背景及其對中國歷史走向所起的作用。與純粹從哲學的角度研究理學以致無暇顧及歷史背景的研究比較,此書為讀者揭示了理學作為士人的一種選擇如何產生並傳播開來而成為思想界的主流。另外,與從社會史或政治史入手,探討理學如何受歷史進程的影響,卻對其義理核心存而不論的研究比較,作者對哲學觀念進行深入分析的能力,使得他能夠說明理學家的社會改革方案為何會呈現如此的面貌,以及方案為何會被廣大士人群體所接受。作者的研究成功地表明,缺乏對義理的認真對待,我們將無法真正理解理學家的政治與社會行為;而缺乏對理學家所生活的社會加以掌握,我們亦無法真正了解歷史上的宋明理學之面貌。
目錄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歷史上的理學》從思想史的角度出發,探討理學產生的歷史背景及其對中國歷史走向所起的作用。與純粹從哲學的角度研究理學以致無暇顧及歷史背景的研究比較,此書為讀者揭示了理學作為士人的一種選擇如何產生並傳播開來而成為思想界的主流。另外,與從社會史或政治史入手,探討理學如何受歷史進程的影響,卻對其義理核心存而不論的研究比較,作者對哲學觀念進行深入分析的能力,使得他能夠說明理學家的 社會改革方案為何會呈現如此的面貌,以及方案為何會被廣大士人群體所接受。作者的研究成功地表明,缺乏對義理的認真對待,我們將無法真正理解理學家的政治與 社會行為;而缺乏對理學家所生活的社會加以掌握,我們亦無法真正了解歷史上的 宋明理學之面貌。
作者簡介
包弼德,是 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的 查理斯·卡威爾 講座教授,他同時也主持哈佛大學《 中國歷史地理 信息系統》( Chinese Historical GIS) 以及《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Chinese Biographical Database)等大型數據庫的建設工作。其著作包括 This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 (1992,中譯本《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併合編 Emperor Huizong and Late Northern Song China: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and the Culture of Politics (2006) 以及Confucianism and Ecology (1998)等書。包弼德最近十餘年的研究專注於討論理學的歷史角色,以及從地方史的視角出發探討 中國社會文化的變遷。
圖書目錄
導論歷史上的理學
第一章 11世紀時的新世界:比較750年與1050年
對外關係
南北問題
商業與城市化
社會變遷
第二章 在11世紀尋求一個新的基礎
知識分子的意見與 科舉考試
對唐代上古模式的逐步否定
新法:以立法規定的體制
第三章 理學家
理學家與儒者加
從外部探討理學內部的歷史符
方法與問題
附錄
第四章 政治
關於 專制主義
關於帝國的論述
理學與政治
理學的使命與士人
帝國晚期的國家與理學:明初的重要性
第五章 學
作為理論與實踐的理學學術
「天地」、文明與人類社會現狀
作為解決方案的「學」,作為問題的「學」
明代講學的復興
第六章 信仰
有關判斷與動機的問題
作為信仰的「 統一性」
第七章 社會
在 宋元時期為士人之學提供一種選擇
在宋元時期為家族提供另一種模式
士人自發主義與宋元時期的社群 從「 自發性」到立法:明朝的立國
大規模的復興與重歸自發主義
後記中國歷史和理學
注釋
參考書目
索引
……
推薦
《歷史上的理學》:社會經濟史譯叢
文摘
第一章 11世紀時的新世界:比較750年與1050年
第一代的理學家於公元11世紀後期,在激烈的意識形態辯論中登上歷史舞台。當時許多人都宣稱他們發現了唯一能夠讓所有人建立共同價值觀,並引導所有人對一切事務作出正確選擇的學說。理學家在具體方面有別於其他人——他們比大多數人更關心個人的倫理,但他們和同時期的人一樣相信知識、價值與行動都應有一個真實的基礎。在11世紀,人們迫切希望能找出一種確切的真理,這種心理是由兩方面的原因造成:一、它源自一種信念,一種認為我們終於可以創造新的秩序,可以建立一個比漢唐時期更美好的社會的信念;二、它同時是當時的政治精英對應該如何達成此目標感到懷疑和不確定的一種反應。無論是覺得充滿希望或是因不確定而感到困惑,11世紀的知識分子都相信世界已經改變了,現在已和過去不同。因為如此,所以他們認為漢唐時期的立國理念——一種把政治、文化、財富與身份結合起來的方法——已經不適用於他們的時代。由於之前的兩個大帝國都無法提供答案,那11世紀的知識分子自然會產生迷惘,但這也為尋找新的答案提供了契機。為了說明這一點,我們的討論將從11世紀的世界經歷了怎樣的改變開始。
要了解世界經歷了怎樣的改變,我們不妨設想,一名生活在11世紀中期,受過教育,並視自己為公共生活參與者的士子,會怎麼理解他自己的時代與處於巔峰期的唐代的區別。
從最基本的說起,這名士子有理由相信大宋國的立國是一項偉大的成就。宋朝是960年在華北平原的開封,由一個從後周的幼主手中篡奪帝位的將軍趙匡胤(宋太祖,960-976年在位)建立。開始的時候,宋朝只不過是在907年唐朝崩潰後,幾個連續控制華北的第六個國祚短暫的朝代。但宋朝卻是第一個成功征服了幾個南方在唐朝崩潰後建立的小王國,並同時成功防止篡位事件在內部發生的政權。一旦分裂統一帝國的內部威脅被瓦解,宋朝的第一個皇帝宋太祖,以及他的弟弟及繼承人宋太宗(976-979年在位),就把精力轉向國家的建設:包括劃定邊界,控制獨立的軍事首領,征錄行政官員,使稅收和軍需供應制度化,同時重新制定一套全國的法律制度。
媒體推薦
在這部書中,包弼德教授不僅將理學視為對歷史現狀的一種回應,更將其視為塑造着中國過去數百年歷史的一種「主要角色」。在他看來,中國的理學運動自始至終都秉持着一種潛在的或公開的政治批判立場。這一運動給在野的或體制外的士紳精英提供了學理上的支撐,從而使他們擁有了獨立的權威。
——韓明士(Robert P.W.Hymes)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教授
本書通過對理學產生與演變的歷史條件的考察,為我們揭示了自宋到清一千年中國歷史演變的脈絡。本書破除了過去許多中國思想史研究中那種就思想而研究思想的藩籬,並突破了以往許多中國歷史研究者「畫時(代)為牢」、僅關注萊一朝代情況而不顧及前後的局限,因此堪稱一部跨領域、長時段研究的佳作。
——李伯重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