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網絡的圖片

卿(拼音:qīng)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其古字形像兩人相對而坐就餐,指用酒食款待人,與"鄉""饗"同源。後來"卿"假借指高級官員的名稱。古時,君王稱親近的大臣為卿,有的稱"愛卿"。古時"卿"也是表示夫妻或好朋友之間非常親昵的稱呼。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卿

拼音; qīng

部首; 卩

五筆; QTVB

倉頡; HHAIL

鄭碼; RHXY

筆順; 撇、豎提、撇、橫折、橫、橫、豎提、點、橫折鈎、豎

字級; 一級(2006)

平水韻; 下平八庚

總筆畫; 2+8

造字法; 會意字

結構; 合體字,左中右結構

四角號碼; 7772₀

統一碼; 537F

異體; ࠨ�、ࠨ�、ਜ�、ࡖ�、ࣩ�

注音字母; ㄑㄧㄥ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卯艮漢字部件分解:卯艮

筆順讀寫:撇、豎提、撇、橫折、橫、橫、豎提、點、橫折鈎、豎

詳細字義

1.會意。甲骨文字形,像二人向食之形。《說文》:

"從卯,皂( bī)聲。""卯,事之制也。"本義:饗食。

2.古時高級長官或爵位的稱謂。漢以前有六卿,漢設九卿,北魏在正卿下還有少卿。以後歷代相沿,清末始廢卿,六卿。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也。--東漢·許慎《說文》

諸侯之上大夫卿。--《禮記·王制》。注:"上大夫曰卿。"

卿大夫豹飾。--《管子·揆度》

大國三卿,皆命於天子;次國三卿,二卿命於天子,一卿命於其君;小國二卿,皆命於其君。--《禮記·王制》

有卿之名。--《國語·晉語》

五大夫三卿。

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史記》

薦笏言於卿士。--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袁可立)登朝十有二年,剔歷卿寺,節撫登萊。--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家廟記》

王公卿相。--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有卿士。--清· 周容《芋老人傳》

3.又如:卿相(指中央行政機構的長官);卿貳(侍郎的別稱;次於九卿的少卿。清代一般為三品到五品的虛銜)

晉爾卿佐,為我典型。--明 錢謙益《袁可立授奉直大夫》

4.古代用為第二人稱,表尊敬或愛意。

今卿廓開大計,正與孤同。--《資治通鑑》

卿今當塗。--《資治通鑑·漢紀 》

豈欲卿治經。

卿言多務。

卿今者不略。

5.古代君對臣的稱謂如:愛卿。

6.古代朋友、夫婦間的愛稱。

卿子冠軍 。--《漢書·高帝紀》。集注:"卿子,時人相褒尊之辭。"

衛人謂之慶卿。--《史記·刺客傳》。索隱:"時人尊重之號。"

我自不驅卿,逼迫有阿母。--《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7.將領。秦以前天子、諸侯之將帥皆以卿為之。[general]

卿無共御,立軍尉以攝之。--《左傳》

8.通"慶"。祥瑞,福澤。

百工相和而歌卿雲,帝乃倡之曰:卿雲爛兮,糺縵縵兮。--《尚書大傳·虞夏傳》

9.姓。

康熙字典

《子集下》,《卩字部》:卿

《唐韻》:去京切

《集韻》、《韻會》、《正韻》:丘京切,音輕。

《說文》:章也。從皀聲。

《徐曰》:章善明理也。又向也。言為人所歸向也。

《禮·王制》:大國三卿,小國二卿。

《儀禮疏》:諸侯兼官,但有三卿:司徒兼冢宰、司馬兼春官、司空兼秋官。

《玉篇》:漢置正卿九:太常、光祿、太僕、衛尉、延尉、鴻臚、宗正、司農、少府。

《晉書·百官志》:古者,天子諸侯皆名執政大臣曰正卿,自周后始有三公九卿之號。

《韻會》:秦漢以來,君呼臣以卿。

《正韻》:君呼臣為卿,蓋期之以卿也。

《韻會》:凡敵體相呼亦為卿,蓋貴之也。隋唐以來,儕輩下已,則稱卿,故宋璟卿呼張易之。

《前漢·項籍傳》:號為卿子冠軍。

《注》文穎曰:卿子,時人相褒尊之稱,猶言公子也。又姓。

《風俗通》:虞卿之後。

英文翻譯

1. honey; darling; dear

2. a high official rank

常用詞組

1.卿卿 qīngqīng

[(a term of endearment formerly used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or among close friends,later generally used as an affectionate form of address) you] "卿卿"為夫妻間的愛稱。後來泛用為對人親昵的稱呼(有時含譏諷意)。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紅樓夢》

意映卿卿如晤。--清· 林覺民《與妻書》

2.卿卿我我 qīngqīng-wǒwǒ

[be very much in love] 形容夫妻或男女間相親相愛。

3.愛卿

古代君對臣或朋友之間的愛稱。

卿字歷史

看電視、看電影,聽戲,有皇帝出場的時候總要說幾句"愛卿平身""眾卿家……"之類的話,大家也聽得耳熟。今天,我們就講講"卿"的話題。

我們先來看看"卿"字的構造。《說文解字》說:"卿,章也。六卿: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從,皀聲。"皀,音bī,就是"簋",即古代盛實物的一種容器,圓口,一般是用青銅或陶製稱成的,然又以青銅器為主。而卿,音qīng,從甲骨文和金文上看,就是兩個面對面跪坐着的人。"卯"和"皀"和在一起呢,就是兩個人圍着簋在吃飯。這是"卿"的本義,即饗食之意,《說文》解釋為"章",不正確。 前幾次,我們講到丞相的"相",本義是看,後來變成幫助瞽看東西的人,又變成在舉行禮儀時幫助主祭者的人,最後變成一種高級官職。而"卿"的演變,與"相"有相通之處。"卿"本義是饗食。大家知道,簋這種青銅器是貴族專用的,能圍在簋邊上吃飯的,那也得至少是個貴族。後來"卿"就漸漸變成"陪着國君吃飯的人"。 能陪國君吃飯,在古代那可是一項很特殊很尊崇的待遇。就是現在,能陪國家領導人吃飯,那也是一件值得顯擺的事兒!《論語·鄉黨》中說:"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國君賞賜的食物尚且如此,何況是陪着一起吃飯呢?我們再看看《左傳·宣公二年》中的一則資料: 秋九月,晉候飲趙盾酒,伏甲將攻之。其右提彌明知之,趨登,曰:"臣侍君宴,過三爵,非禮也。"遂扶以下。 我們着重看"臣侍君宴,過三爵,非禮也"這一句,趙盾這個晉國的正卿,類似於日本的首相,陪國君宴,喝酒都不能超過三杯,更何況吃飯呢?卿裡面的"皀",也就是"簋",一般是盛黍、稷這類的主食的,相當於今天的主食米飯。《儀禮·公食禮》就有"宰夫設黍稷六簋"這樣的記載。由是可見,卿這種"陪國君吃飯的人"是有很高身份的。 後來,卿也和"相"一樣,變成了一種高級官職的名稱。《禮記·王制》曰:"諸侯之上大夫卿。"《注》道:"上大夫曰卿。"《禮記·王制》又有: 大國三卿,皆命於天子;次國三卿,二卿命於天子,一卿命於其君;小國二卿,皆命於其君。 在周代的時候,卿已經是一種高級職務了。藺相如在"完璧歸趙"立了一功,所以"趙王……拜相如為上大夫";後來藺相如又在"澠池會"上立了大功,所以《史記》中記載道:"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上卿的職位比上大夫還要厲害。 在春秋戰國之後,尤其是在秦漢時期,"卿"一直是種相當貴重的職稱,比如我們常說的"三公九卿"中的"九卿"。漢時以太常、光祿勛、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為九卿,都是僅次於三公的中二千石高官,他們類似於我們如今中央行政機關的部長,分掌具體行政事務,如祭祀、禮儀、軍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

但是中國有一個傳統,或者說是一個習慣,就是喜歡把一些尊貴的稱謂下移,也就是說,以前是比較高貴的稱謂,漸漸成為民間普羅大眾之間的稱呼。典型的例子如"相公",那是唐朝人稱呼宰相的專有名詞,明清之後成為妻子對丈夫的稱呼;再如"官人",唐朝用以稱呼當官的人,宋以後變成對有一定地位的男子的敬稱,到明清則成為妻子對丈夫的稱謂;再例如"員外",魏晉之始是"員外散騎常侍"、"員外散騎侍郎"一類"定員外增置"的簡稱,是一種官職,在元明清以後成了稱呼地主和富翁的名詞。"卿"也是一個例子。

作為秦漢時期高級職位的"卿",在魏晉時有了新的用法。那時候,晚輩稱呼長輩、位卑者稱呼位尊者用"公";同輩之間、或同等職位之間互稱為"君";而比較熟悉或親昵的朋友、以及上級稱呼下級則使用"卿"。這是一種典型的下移。《南史·陸慧曉傳》有一段話:

慧曉歷輔五政,立身清肅,僚佐以下造詣,必起送之。或謂慧曉曰:"長史貴重,不宜妄自謙屈。"答曰:"我性惡人無禮,不容不以禮處人。"未嘗卿士大夫,或問其故,慧曉曰:"貴人不可卿,而賤者乃可卿,人生何容立輕重於懷抱。"終身常呼人位。

"貴人不可卿,而賤者乃可卿",就是說對於比自己尊貴的人不能用"卿"這個稱謂,只有對於比自己低下的才可稱呼為"卿"。這也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說句題外話,《紅樓夢》中的"秦可卿"的"可卿"並不是一個好名字,因為就寓"賤者乃可卿"的典故,暗含秦可卿是個"賤者"。

關於"卿"這種用法的稱謂在魏晉時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都記載在《世說新語》中,比如:

王太尉不與庾子嵩交。庾卿之不置。王曰:"君不得為爾。"庾曰:"卿自君我,我自卿卿。我自用我法,卿自用卿法。"

王衍與庾敳沒什麼交情,庾敳職務也沒有王衍那麼顯赫,所以稱庾敳稱王衍為"卿",王衍有些不大樂意。再看另一則:

王安豐婦常卿安豐,安豐曰:"婦人卿婿,於禮為不敬,後勿復爾。"婦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

因為卿有一種尊者對卑者的意味在裡面,而在夫妻關係裡面,丈夫對妻子才是尊者對卑者,所以妻子反過來對丈夫用"卿"的稱呼,就有"於禮為不敬"的說法。但是王戎的太太取的是"卿"中親昵的意思,所以"卿卿",也就是"用卿的稱呼來稱呼卿"。我們如今還說的"卿卿我我"就是從這個故事裡面來的。"卿卿"一詞也成為夫妻之間的愛稱。如清末民初時候革命烈士林覺民《與妻書》的第一句就是"意映卿卿如晤"。

到了唐朝,"卿"的用法有有了新的變化:官員之間互稱為"卿",有點兒類似於今天黨內互稱"同志"。這裡面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故事,這則故事在《舊唐書·宋璟傳》、《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七、《日知錄》卷二十六都有記載,而以《舊唐書》描寫最為詳贍:

璟嘗侍宴朝堂,時易之兄弟皆為列卿,位三品,璟本階六品,在下。易之素畏璟,妄悅其意,虛位揖璟曰:"公第一人,何乃下座?"璟曰:"才劣品卑,張卿以為第一人,何也?"當時朝列,皆以二張內寵,不名官,呼易之為五郎,昌宗為六郎。天官侍郎鄭善果謂璟曰:"中丞奈何呼五郎為卿?"璟曰:"以官言之,正當為卿;若以親故,當為張五。足下非易之家奴,何郎之有?鄭善果一何懦哉!"

"以官言之,正當為卿",證明了唐代官員之間互稱為"卿"的習俗。

隨着時間的遷移,在唐代以後卿的用法,特別是在政府範圍內,又有新的變化:"卿"成為皇帝、國君對臣下的專有稱呼。這個稱呼,一方面取魏晉時期"卿"里上級對下級、尊者對卑者的意味,以及一種親切的感覺;另一方面也吸收了唐朝"卿"廣泛用於官場、宮廷之間的用途。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在看古代影視戲劇中就時不時的停到了"愛卿"與"卿家"等詞的用法了。

卿姓受姓記

十五代孫祖一謹述

《風俗通·卿姓》虞卿之後,謹按今所傳風俗通義,有虞卿一篇。《無子孫改姓明文考》。

《欽點四庫全書·目錄·子部·雜家類·風俗通義·十卷·附錄一》卷注:其姓氏一篇,自宋已佚然。散見於永樂大典中,今裒為一篇附於宋。然則四庫書內之《風俗通義》當自有卿姓,改姓明文然則卒,不可得見矣。

《史記》並《風俗通虞·卿傳》:一見趙成王賜黃金百鎰、白壁一雙。再見拜為上卿,故號為虞卿。按此則子孫殆以官為氏,舊謂以名為姓者或誤也。

上卿官名。春秋,宗周與諸侯國都有卿,為高級長官,分上、中、下級。戰國時作為爵位的稱謂。 相當於宰相..的位置,並且皇帝十分看好他。 《呂氏春秋.下賢》:"[魏文侯]見翟黃,踞於堂而與之言。翟黃不說。文侯曰:'段干木官之則不肯,祿之則不受。今女欲官則相位,欲祿則上卿,既受吾實,又責吾禮,無乃難乎?'"《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