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疫情是怎麼「突然」全面失控的
露天火化遺體、搶劫醫用氧氣的照片在社交媒體上瘋傳,「印度疫情全面失控」的消息迅速傳遍全球。美國《華爾街日報》4月25日報道形容說,新冠病毒在印度的傳播「像野火一樣蔓延」。
事實確是如此。印度衛生部每日報告的新增病例數據,仍在不斷刷新「全球紀錄」。新冠病毒「不加選擇」地波及了印度衛生部長、總理莫迪的親屬,以及美國駐印外交人員。印度的醫療系統幾近崩潰,病房告急、藥品告急、氧氣告急。英國首相約翰遜、日本首相菅義偉相繼取消了原定於4月下旬訪問印度的計劃。已有十幾個國家對來自印度的乘客實施了限制。來自印度政府的抗疫物資援助請求擺在了美歐多個國家領導人的辦公桌上。
分析印度此輪新冠肺炎疫情時,不少醫衛專家和國際媒體都表示,這在預料之中。印度雖有「世界藥房」和「世界疫苗之都」的名號,但同時是一個衛生系統脆弱、監測能力更弱的人口大國。即使莫迪總理曾幾次聲稱印度已戰勝疫情,有關印度真實病例數據嚴重統計不足的爭議一直存在,「印度可能為全球戰勝疫情埋下一顆不定時炸彈」的警告也不絕於耳。
與其說印度這一波疫情是「突然失控」,不如說,是政府防疫不力、變異病毒迅速傳播、醫療基礎設施薄弱等多重因素的疊加影響,讓印度沒能逃脫疫情的超大規模暴發。
「疫情風暴」並非驟然來襲
綜合世界衛生組織、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和印度衛生部的統計數據,早在今年2月底,即全球整體新增新冠病例持續下降的時候,印度疫情已開始出現明顯反彈,單周新增病例這一數據指標重回全球前五。進入4月之後,印度單日新增病例幾乎直線上升。4月22日,印度以單日新增確診逾31.4萬例創世界各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最高紀錄。到4月27日,印度單日新增確診病例一直高於30萬例,並持續增加。印度總理莫迪25日承認,「一場感染風暴已經撼動了這個國家」。
與很多歐美國家不同,印度直到去年八九月才迎來第一波疫情高峰,當時報告單日新增確診病例9萬多例。此後印度疫情形勢一度趨於緩和,今年1月底2月初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降至1萬例左右。莫迪1月在世界經濟論壇一次演講中說,「有人預測印度將是全球受新冠病毒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但今天,印度是成功拯救其公民生命的國家之一」。莫迪所在的人民黨在一份決議中甚至聲稱,印度已經「打敗了新冠病毒」。自此,疫情不再是政府關注的重點。莫迪政府的「政治傲慢」和「過度自信」,使其開始無視科學家的預警,並放寬了防疫措施,這讓民眾也逐步放鬆了警惕,幾乎恢復了疫前正常生活。印度科學和工業研究委員會細胞和分子生物學中心主任拉凱什·米什拉分析說,造成印度第二波疫情的主因,正是公眾防疫鬆懈,沒有嚴格遵循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規定。
變異病毒的出現和擴大傳播,被認為是印度疫情暴發的另一因素。其中,在印度首先發現的「雙突變」變異新冠病毒B.1.617被媒體廣泛討論。據印度衛生部3月底發布的公報,由10個國家實驗室組成的「印度新冠病毒基因組學聯盟」,在馬哈拉施特拉邦採集的樣本中發現一種新的變異病毒,攜帶E484Q和L452R突變,可能導致免疫逃逸和傳染性增強。全球流感共享數據庫數據顯示,該數據庫最早在2020年10月就收到B.1.617樣本的測序結果。這意味着,在疫情放緩的幾個月里,印度政府錯過了變異病毒測序的時機。
印度疫情仍可能「被嚴重低估」
與去年第一波疫情相比,印度公共衛生基金會流行病學教授吉里達爾·巴布認為,目前這一波疫情傳播速度更快、年輕感染者占比明顯上升。巴布預計,印度全國疫情可能到5月底才能達到峰值。
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4月26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採訪時表示,印度當前報告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被嚴重低估」,實際感染人數可能比官方報告數字高出20倍至30倍。印度著名病毒學家雅各布·約翰博士也對德國之聲表示,印度新冠死亡患者登記系統非常不完善,政府無法有效統計農村地區的疫情數據,現有監測系統也無法追蹤醫院之外的死亡人數。
印度此次疫情失控背後的更多潛在風險因素,也逐漸暴露出來。
印度中央政府目前並沒有像去年那樣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封鎖,莫迪曾明確表示不會再次實施「封國令」。除了缺乏統一的防控政策,德里甚至還出現了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互相指責,導致氧氣工廠建設計劃被迫拖延。類似的協調困難也出現在氧氣運輸和醫藥供應等環節,導致印度目前出現「一藥難求」現象。
印度接種新冠疫苗進度嚴重滯後。莫迪今年1月就發起了為13億印度人接種新冠疫苗的計劃,但印度衛生部截至4月28日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印度迄今僅接種了大約1.47億劑疫苗,遠遠不足以形成「群體免疫」。
更令人擔憂的是,隨之而來的可能是經濟崩潰和社會危機。據彭博社4月25日報道,今年以來,印度政府為刺激經濟而發行的債務規模將近1620億美元,央行已將基準利率維持在歷史低位,只能依靠非常規政策工具維持借貸成本穩定。如果需要更多資金應對第二波疫情,印度可能被迫發行更多債務,進一步給國債收益率的穩定性帶來壓力。印度經濟再度站在失衡邊緣,隨之而來的民眾生計危機和中小企業損失加重,將給印度社會帶來更大的不穩定風險。
印度疫情影響的不只是本國
印度是全球第二大人口大國。早在去年4月,世衛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規劃執行主任邁克爾·瑞安就曾警告,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對抗疫情能否取得決定性勝利,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印度控制病毒的能力。此輪疫情反彈後,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重申,「印度的情況沉痛地提醒我們,病毒可以如此肆虐」。
印度疫情的再次暴發,將對整個世界產生重大影響。僅僅從疫情本身考量,分析人士認為就至少存在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世界各國間已陸續恢復通航,印度疫情失控增加了各國「外防輸入」的壓力。另一方面,印度此番疫情將波及包括全球原料藥等在內的多個相關行業,比如說,印度暫緩新冠疫苗出口的決定,也可能對全球疫苗供應產生持續影響。
受印度此輪疫情影響,國際社會對印度的援助和入境禁令雙線同步實施。英國、新加坡等許多國家對來自印度的乘客實施了限制入境措施,包括中國、俄羅斯、美國在內的國家均表示將向印度提供必要的抗疫援助。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批評人士指出,莫迪政府似乎還沒有回到正確的抗疫軌道上。據日本共同社報道,莫迪4月26日與日本首相菅義偉通電話時,討論的重點不是抗擊疫情,而是再次強調美日印澳「四邊機制」和所謂「印太戰略」。印度疫情還會繼續失控下去嗎?只有印度政府正視民眾生命健康和各方預警,改變混亂的抗疫策略,才有可能扭轉疫情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