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印度大吉嶺

印度大吉嶺

「大吉嶺」原為藏語,意指「雷聲轟隆作響的高地」,是一個位於印度東北與尼泊爾交界、喜瑪拉雅山高地的小鎮。這裡也是世界知名大吉嶺紅茶的產地。[1]

目录

简介

大吉岭又被称为"金刚之洲",是印度西孟加拉邦的一座小城,位于喜马拉雅山麓,平均海拔为2134米。由于海拔高,又位于避风的山坡,夏季这里凉爽宜人。没有茶园,大吉岭只是喜马拉雅山麓的一个普通山区,没有芳香,没有气韵,一年四季淹没在云海雾河中。而有了茶,大吉岭一下子有了独特的灵性。

大吉岭红茶,其汤色橙黄,气味芬芳高雅,上品尤其带有麝香葡萄味,口感细致柔和,被誉为"茶中香槟",为世界三大红茶之一。特别是在英联邦国家,大吉岭红茶是上好的茶叶代表。大吉岭地区到处是茶园,一丛丛的茶树整齐地排列在海拔750米至2000米以上的山坡上,而且大多已有上百年的历史。采茶工的打扮和工具都非常有地方特色。采茶工多为当地的少数民族,他们身穿红底绣花的民族服装,把茶筐子的带子勒在额头上,以头代替双肩承担筐子的重量。

大吉岭红茶价格昂贵,但确实是物以稀为贵。茶园主人告诉记者,全世界海拔如此之高的地方产的茶叶很少,而且大吉岭的茶树几乎不使用化肥。为了保证茶叶的品质,茶园从来不随便增加产量。大吉岭茶叶包装精美,或用金色的纸,或用丝绒袋子,还有手工雕刻的木盒子,更显出其茶中珍品的尊贵出身。据说这里的第一棵茶树是由英国殖民者从中国引来的,最早的茶叶技师也来自中国。[1]

在英属印度时期,由于大吉岭温和的气候,使得它作为英国居民 大吉岭 大吉岭 逃避平原上炎热的夏季的山中避暑地而发展起来。因而闻名世界的影星费雯丽的出生地就是这里。

大吉岭以其茶叶和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闻名世界。茶叶种植园最早是在19世纪中叶由英国人发展起来。该地区的茶叶栽培者培育出了一种独特的优秀红茶杂交品种和发酵技术。

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于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遗产。它将市镇和山下的平原连接起来,是印度少数还在使用的蒸汽机车的铁路之一。

大吉岭有几所英国学制的公立学校,吸引了来自印度和邻国许多地方的学生。该市和邻近的噶伦堡在1980年代是要求单独成立廓尔喀邦的主要中心,尽管分离主义运动在过去10年间由于成立自治的山地委员会已经逐渐降温,但是,该市脆弱的生态环境又受到环境资源需求的增长、旅游交通量增加和糟糕的都市化规划的威胁。

歷史

大吉嶺的歷史與尼泊爾、不丹、錫金和孟加拉糾纏在一起,直到19世紀初,大吉嶺附近地區一直輪流由尼泊爾和錫金王國統治,只有少數幾個雷布查人的村莊。

1828年,一個英國東印度公司官員的代表團在前往錫金的途中,在大吉嶺停留,選中此地作為英國士兵的療養地。

1835年,東印度公司與錫金簽訂了租約。東印度公司的亞瑟坎貝爾醫生和羅伯特納皮爾中尉負責在此創建一個山中避暑地。

1841年,英國人在大吉嶺建立了茶葉實驗種植園。實驗的成功使得在19世紀後半葉,茶園遍布該鎮附近各處。

經濟

大吉嶺最重要的2個經濟部門是旅遊業和產茶業。

大吉嶺紅茶聞名世界,特別是在英國和組成前大英帝國的許多國家,被當成最好的一種紅茶。在過去,大吉嶺茶得過的獎的高於一切其它紅茶。

目前世界茶的貿易,存在嚴重的冒牌和偽造問題;如全世界每年賣出有40,000噸相當數量的大吉嶺茶,但實際上大吉嶺每年茶葉生產量,估計只在8,000到11,000噸之間(包括地方消耗量)。[2]

開始種茶紀錄

紀錄上大吉嶺開始種茶是在西元1841年,當地種植紅茶的歷史超過150年,最初由英國人種植,從1866年的39個小茶園,年產量 21公噸,到現在總共88個法定莊園,分散於海拔1,800~2,100公尺的8個山谷。

隨著全球商業繁榮,時至今日大吉嶺已經是茶葉中非常知名的產區,也正如此,根據統計大吉嶺茶年產量8000-11000公噸,然而市場上銷售量卻達到40000公噸,代表著仿冒及偽造的行為非常常見,因此購買正統大吉嶺需認明其官方標章”一個印度女子手拿一芯二葉”的圖樣。[3]

大吉嶺產區之茶樹以中國小葉種為主,因當地氣候因素,每年約可採收三次分別為:

春摘(First Flush)

每年大吉嶺紅茶的第一摘,採收期約在三月上旬至四月,由於茶葉剛渡過冬眠期採收量極少,且嫩芽含量極高因此市場價格昂貴。茶葉外形屬於OP等級,由於氣溫因素,發酵不完全故帶著綠茶般的色調,具有精油似的各種花香及青果香,滋味爽口。

夏摘(Second Flush)

採收期為五月至六月底,具備了味道、香氣與茶色三大要素,又稱為初夏的紅茶。有著花果香、熟果香及麝香葡萄香氣。澀味強勁,茶色為橘紅色。最適合的品味方式為第一杯單獨飲用,第二杯再加牛奶。

秋摘(Autumnal Flush)

秋天採收的大吉嶺是每年最後一期採收的紅茶,價格是一年當中較便宜的,採收期為十月至十一月。香氣是熟成水果且深紅的茶色中有著強烈口感及濃郁的澀味,適合加牛奶一起飲用。

在大吉嶺茶區,不同於阿薩姆茶區以CTC作為主要製程,在大吉嶺主要是Orthodox為茶葉製程,這是因為儘管Orthodox較CTC費工耗時,卻可保留茶葉的天然色澤、原始風土氣息和滋味,也是一種對茶葉的重視及品質的象徵。

此外,大吉嶺茶也針對茶菁採摘標準做一系列的分級,紅茶分級經由幾個關鍵英文陳述茶葉特徵,並將每字母第一個字組合成分級標示。[4]

全葉等級(Leaf Grade)

●FOP(Flowery Orange Pekoe):指以Tip和OP的部位製成的全葉等級(Leaf Grade)的茶 ●Golden Tip:摘取最頂端之毫尖製成,外型為金黃色。 ●Sliver Tip:摘取最頂端之毫尖製成,外型為銀白色。 ●Golden Slivers:手工嚴格挑選含大量毫尖、外型美麗、最高等級的FOP製成。 ●Flowery Slivers:同Golden Slivers只是次一等。 ●OP(Orange Pekoe):芽尖往下數第一個嫩葉,普遍外型成細長的線形,有時會含有毫尖。 ●P(Pekoe):芽尖往下數第二個嫩葉。

碎葉等級(Broken Grade)

沖泡時間要較短。

●BP(Broken Pekoe):白毫碎葉。 ●BOP(Broken Orange Pekoe):橙黃白毫碎葉。 ●(Tippy Golden Broken Orange Pekoe):金黃芽尖白毫碎葉。

細碎葉茶等級(Fannings Grade)

●(Broken Orange Pekoe Fannings):細碎的橙黃白毫碎葉片比BOP更小。 ●PF(Pekoe Fannings):細碎的白毫碎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