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盧作孚,- 著名愛國實業家,民生公司創始人

盧作孚
出生 1893年4月14日
四川合川縣(現重慶市合川區)
逝世 1952年2月8日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別名 盧思
職業 實業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

盧作孚(1893年4月14日-1952年2月8日),原名盧魁先,別名盧思,重慶市合川人,近代著名愛國實業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民生公司創始人、中國航運業先驅,被譽為"中國船王"、"北碚之父"。

1893年4月14日出生於四川省合川縣,幼年家境貧寒,輟學後自學成材,自己編著多本教材;1910年,加入同盟會,從事反清保路運動,投身辛亥革命;1914年,擔任合川中學教師,之後先後任報紙編輯、主編、記者;1925年,創辦民生公司,陸續統一川江航運,迫使外國航運勢力退出長江上游;1938年秋,盧作孚領導民生公司組織指揮宜昌大撤退,用40天時間搶運150萬餘人、物資100萬餘噸,挽救了抗戰時期整個中國的民族工業,受到國民政府嘉獎;1952年,"五反"運動中受誣陷,在重慶服安眠藥自盡。

盧作孚跨越了"革命救國"、"教育救國"、"實業救國"三大領域,並在幾方面都各有成就。他青年時提出教育救國並為之奮鬥;自學成材後創建學校、圖書館、博物館,普及文化和教育,並以北碚為基地,從事鄉村建設的理論探索和社會實踐;抗日期間坐鎮宜昌,組織領導宜昌大撤退,保存了中國民族工業的命脈,被歷史學家評為"中國的敦刻爾克大撤退"。毛澤東評他是"中國近代史上萬萬不可忘記的人";蔣介石稱他"作孚兄"、"民族英雄";馮玉祥誇他是"最愛國的,也是最有作為的人"。

目錄

人物生平

清宣統二年(1910年),接觸革命學說,加入中國同盟會,從事反清保路運動。

民國二年(1913年),第二次革命失敗,離開成都去上海。

民國三年(1914年),在上海結識黃炎培,彼此建立深厚友誼,炎培先生推薦他到商務印書館去當編輯,他婉辭未就,離滬回川,後回鄉在合川中學任教,參與編寫《合川縣誌》;後又去成都,隨後相繼擔任成都《群報》、《川報》編輯、主筆和記者。寫過不少抨擊時弊的文章。

民國八年(1919年),接任《川報》社長兼總編輯。積極投身"五四"運動,參加李大釗等組織的少年中國學會,主張"教育救國"。

民國二十年(1921年)任滬州永寧公署教育科長,積極開展通俗教育活動,聘請中國少年學會會員王德熙和惲代英分別擔任川南師範學校校長和教務主任,開展以民眾為中心的通俗教育與新教育試驗,影響全川。因四川軍閥混戰,中途被迫夭折。

民國十三年(1924年),應軍閥楊森之邀,到成都創辦民眾通俗教育館,擔任館長,在少城公園內建起各種陳列館、博物館、圖書館、運動場、音樂演奏室、遊藝場和動物園等文化娛樂場所,集中了成都各種工程技術人才和文學藝術專家,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才智。然而紅火一陣,又蹈川南教育實驗的覆轍。由此轉而產生了"實業救國"的念頭,而這一切,又以交通運輸業為"各業之母"。

民國十四年(1925年)秋,棄學從商,奔回合川,籌辦民生實業公司,設想以辦輪船航運業為基礎,兼辦其它實業,把實業與教育結合起來,促進社會改革,以達到振興中華的目的。

民國十五年(1926年),靠朋友東挪西湊才籌得8000元資本,盧作孚親自去上海訂購載重70.5噸的淺水鐵殼船一艘;5月,新船在上海造成,盧作孚一面派人去上海接船,一面在重慶召開公司創立大會,確定公司名稱為"民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將第一艘船命名為"民生"輪,額定資本5萬元,選鄭東琴等9人為董事,盧作孚被推為總經理,在重慶、合川設立公司辦事處,開闢嘉陵江渝-合航線,開始了他的航運之路。

民國十六年(1927年)春,盧作孚到北碚出任江(北)、巴(縣)、璧(山)、合(川)峽防團務局局長,他在清剿匪患的同時,對峽區進行鄉村建設實驗。在這裡陸續建成北川鐵路、天府煤礦、三峽織布廠、中國西部科學院等;在四川率先架建成鄉村電話網絡;開闢北溫泉公園。他在這裡修公路、開運河、辦農場、建工廠、辟公園、修建體育場、改造舊城市,並在城鎮中設醫院、建立圖書館、博物館以及各種學校。

民國十七年(1929年),盧作孚領導下的民生公司又新制了"民用"、"民望"兩艘輪船,總噸位230噸,航線從嘉陵江渝--合線擴大到長江渝-涪、渝-滬線;並且被劉湘任命為川江航務管理處處長。此間還曾擔任四川省建設廳長、交通部次長、全國糧食管理局局長、全國船舶調配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為抗戰時期的軍需民運作出了重大貢獻。

民國十八年(1930年)夏,盧作孚率領由民生公司、北碚峽防局和北川鐵路公司有關人員組成的考察團,於6月21日從上海出發至7月25日,遊歷了東北等地,並寫下《東北遊記》。同年,為了抵制外國輪船公司對長江上游航運的壟斷,盧作孚發起了"化零為整"運動。

民國十九年(1931年),民生化零為整順利推進,上游七家公司,十艘輪船,下游四家華輪公司併入民生。[2]

民國二十年(1932年)1月初,盧作孚發起成立北碚抗日救國義勇軍,並以北碚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的名義署名發表《成立北碚抗日救國義勇軍宣言》,並於同日成立北碚抗日救國義勇軍。盧作孚自任北碚抗日救國義勇軍總指揮,將少年義勇隊和峽防局職員編為義勇軍一隊和二隊,集中進行軍事訓練,以作抗日後援,以備一旦中日宣戰,訓練有素的義勇軍能夠開赴前線,抗擊日寇。

民國二十三年(1935年),他統一長江上游航運,將曾經不可一世的外國輪船公司逐出了長江上游。使民生公司"崛起於長江,爭雄於列強"。

抗戰時期

民國二十五年(1937年),抗戰前夕,民生公司已經擁有46艘輪船,總噸位上萬,近四千職工,成為我國當時最大的民族航運企業,盧作孚也被海內外譽為"中國船王";8月,盧作孚出任國民政府交通部常務次長。

民國二十六年(1938年)6月,任三青團中央臨時幹事會幹事;武漢失守後,大量後撤重慶的人員和遷川工廠物資近10萬噸,屯集宜昌無法運走,不斷遭到日機轟炸。盧作孚集中全部船隻和大部分業務人員,指揮"宜昌大撤退",採取分段運輸,晝夜兼程搶運,不顧日機狂轟濫炸,經過40天的奮戰,終於在宜昌失陷前,將全部屯集的人員和物資搶運到了四川。

民國二十七年(1939年)1月,由於辦理軍事運輸貢獻突出,國民政府授予盧作孚三等采玉勳章;9月兼任三青團中央社會服務處處長。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7月,兼任全國糧食局長;民國三十年(1941年)11月任三青團中央幹事會幹事;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2月兼任三青團中央評議員。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作為中國實業界代表,出席了在紐約召開的國際通商會議,回國後又在北碚創辦了中國西部博物館,並提倡大力發展油桐,在北碚掀起了種植樹的高潮;5月,國民政府又以盧作孚在抗日期間辦理軍運卓有勞績,授予二等卿雲勳章。[6]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2月27日,盧作孚參觀美國華盛頓州著名的大古力水電站;年10月,國民政府為盧作孚在抗戰期間的重要貢獻頒發勝利勳章。

內戰時期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美國海軍司令約盧作孚到南京, 盧作孚先生手跡 盧作孚先生手跡 提出美輪直航漢口,以減少裝卸層次。盧表示中國現有船舶力量能承擔這個任務,拒絕了美方意見。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蔣介石全面發動內戰,民生公司隨之陷入極大困境,到1948年3月選為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他慘澹經營一生的民生公司,已弄到"外無以償外債,內無以供開銷",全靠借債度日。

1950年6月,當時正在香港處理公司事務的盧作孚,在中共地下組織安排下秘密返回大陸,出席了全國政協第一屆二次會議,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的禮遇,被補選為全國政協委員。後返回重慶處理民生公司工作,被任命為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

1951年春,盧作孚逐步將滯留香港的船隻駛回中國;同年冬天,盧赴京開會,周恩來表示希望他到交通部擔任負責工作,盧決定處理完香港撤船事宜後再赴任。

1949年開始,解放戰爭取得決定性勝利,新中國即將誕生。國民黨當局逃往台灣,準備將長江上的輪船全部破壞,海船全部開到台灣。盧作孚先生在重慶和上海周密部署了長江上的輪船躲避的辦法。1949年6月10日,盧作孚先生在地下黨組織的安排下,秘密離開香港,返回內地,6月15日到達北京,出席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第二次會議。會議期間,毛主席專門宴請了盧作孚先生和榮毅仁先生。在北京期間,盧作孚先生向周總理提出,通過"公私合營"的辦法,將民生公司交給國家。11月3日,盧作孚先生到香港,為保護民生公司滯留在香港、台灣和在海上的21艘海船不遭到破壞。這期間,他與中國共產黨的地下代表建立了緊密的聯繫,也有代表直接接受周總理的指示。這期間,台灣也幾次派要員到香港來找他,要他到台灣當"交通部長"。

從1949年到1952年,在盧作孚先生的縝密安排下,民生公司滯留在海外的21艘江海船舶除一艘被炸毀,一艘被特務劫持到台灣外,全部開回到大陸。

含冤去世

1952年1月初,離京返渝時,正值"五反"運動高潮,他被指為"不法資本家"無情鬥爭,他不甘受辱,遂於1952年2月8日在重慶服用大量安眠藥後辭世,終年59歲。他留給妻子的遺囑全文為:一、借用民生公司家具,送還民生公司;二、民生公司股票交給國家;三、今後生活依靠兒女;四、西南軍政委員會證章送還軍政委員會。民生公司副經理及大船船長以上骨幹,則幾乎全部入獄"審查",其中兩人被處決。

人物軼事

摺疊只領工資 身為總經理,盧作孚在民生最初並沒有股權,是劉湘等人湊了一筆錢給他入股,股東大會為感激他對公司的貢獻,贈送給他一些乾股。他自稱"小小的股東",不是自謙,而是事實,因為他的股本小至全公司的兩千分之一。在1949年12月的《民生公司股東名冊》中,他和家屬名下的股權共兩千股,但是他從未領取過分文紅利,全家老少一直靠他的一份工資生活。1949年後,他名下股金折合3萬元,全部交給國家,始終沒拿過一文紅利。

不愛打扮

1932年,到中國西部科學院工作的徐崇林第一次見到盧作孚,印象極深的就是他穿着一身土麻布制服,完全沒有大公司經理的派頭。有一次盧作孚的四川老鄉、國民黨元老之一的張群和他開玩笑說:"你的跟班都比你穿得漂亮。"1938年夏天,在武昌,有一次國民黨某部隊請他講演,他穿的是民生制服,其跟班翁祥福穿着派力司中山服,頭戴巴拿馬草帽,手拿公文皮包,神氣十足,接待的人誤把翁祥福當作了嘉賓。

樂善好施

盧作孚手握幾千萬資產,卻從沒想過為自己買地、買房,身後沒有財產,沒有儲蓄,連兼職單位送的車馬費都分文不留地捐出去了。許多人慕名請他兼任事業或企業的董事、董事長,最多時有幾十個,包括金融企業的董事,有些是請他個人,有些是代表民生,每個兼職都有可觀的車馬費、津貼費,有的比他工資還高,每次單子送來,他總是寫上"捐中國西部科學院""捐兼善中學""捐瑞山小學"等字樣,這些捐贈的字條、收據現在還保存在檔案館。

生活簡樸

1942年春天,許多民生職員搬到重慶南岸的"民生新村"之後,盧作孚一家7口才住進紅岩村2號,大約有40平米的公司宿舍里,廁所在屋外的菜地里,但這已經是他們家住得最寬敞、最好的時候。他家唯一的一件高級用具,是30年代初的小電扇,漆都已褪盡。盧作孚不喝酒,不抽煙,客人來了家裡,連煙灰缸都沒有。晏陽初在89歲高齡時寫下的《敬懷摯友作孚兄》中說:"抗戰時,他有一次病了,他的家人想買一隻雞給他吃,連這錢都沒有。"

主要成就

勇擔國難

1938年秋宜昌淪陷前夕,盧作孚指揮"宜昌大撤退",領導所創辦的民生公司用自己的船隻,經過40天的奮戰,搶運了聚集在宜昌的人員150萬餘人、物資100萬餘噸,為保存當時中國的政治實體、經濟命脈以及教育文化事業做出巨大貢獻和犧牲,他的民生公司有16艘船隻被炸沉炸毀,69艘船舶被炸傷,117名員工壯烈犧牲,76名員工傷殘。這次搶運被譽為中國版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在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撤退運輸中,盧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向四川運送了150萬人,100萬噸貨物,其中搶運入川的學校有復旦大學、中央大學、金陵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航空機械學校、中央陸軍學校、國立戲劇學校等數十所。搶運軍工以及其他工廠設備有兵工署22廠、23廠、24廠、25廠、金陵兵工廠、兵工署陝西廠、兵工署河南鞏縣分廠、兵工署河南汴州廠、湘桂兵工廠、南昌飛機廠、航委會無線電廠、航委會宜昌、安慶、揚州航空站、上海鋼廠、大鑫鋼鐵廠、周恆順機器廠、中福煤礦、大成紡織廠、武漢被服廠等等,這些工廠在重慶恢復生產,構成了一個強大的工業,特別是軍事工業基礎,它們生產出來的武器彈藥,軍需物資,由民生船舶運往前線,大大地增強了我軍的戰鬥力,有力地阻滯了日軍的西進,最終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海軍調動所有的水上運輸工具,用10天的時間將被圍困在比利時敦刻爾克的30餘萬盟軍,從德國空軍的狂轟濫炸中搶運回了英國。這次撤退被稱為戰爭史上最大的撤退,即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敦刻爾克大撤退依靠一個國家的力量,由一個軍事部門指揮完成。宜昌大撤退則完全依靠的是盧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這樣的撤退在中外戰爭史上只此一例。

宜昌大撤退後,民生公司的船仍在搶運物資,付出了極大犧牲。整個抗戰期間,民生公司的船隻運送出川的軍隊共計270.5萬人,武器彈藥等30多萬噸。盧作孚不顧危險,常常親臨現場。1939年以來,民生公司有9隻輪船被炸沉、6隻被炸壞,包括最大的"民元輪"。1939年,民生公司航業部分的損失高達400萬元。據當時的國民政府經濟部調查,這次搶運出的兵工廠和民營企業的機器設備,每月僅手榴彈就可以造30萬枚,迫擊炮彈7萬枚,飛機炸彈6000枚,十字鎬20多萬把。[8] 此外,政府徵用阻塞水道5隻,2028噸;自行鑿沉和敵機炸毀等16隻,11460噸;軍公運輸受損失5隻,4188噸;被日寇劫持5隻,2662噸,這還不含躉船和駁船,僅損失的輪船就有20338噸。

實業救國

盧作孚創辦的民生公司從1926年一條小火輪開始,到1950年已擁有客貨輪船140多艘,獨資或合資創建了70多個岸個企業和附屬設施。公司總資產達到8.437億,淨資產達到2.915億元。涉及到發電、自來水、造船、倉庫碼頭、鐵路、煤炭、水泥、陶瓷、印刷、出版、鋼鐵、機械、紡織、印染、食品、建築、貿易、銀行、保險、等許多領域。開闢了數千公里的內河航線。拓展了港澳和東南亞航線,最遠的還到過印度和非洲。

他統一長江上游航運,將曾經不可一世的外國輪船公司逐出了長江上游。使民生公司"崛起於長江,爭雄於列強"。

鄉村建設

盧作孚在北碚期間的建設主要從三方面着手進行:一是生態環境的改善和建設,包括整治環境衛生,拓寬道路,廣植花草樹木。據不完全統計,僅1927年到1935年,北碚有統計的植樹量即達7萬餘株;二是大力興辦各種經濟事業,先後投資和參與興辦北川鐵路公司、天府煤礦公司、三峽染織廠、農村銀行等;三是創辦文化事業和社會公共事業,包括地方醫院、圖書館、公共運動場、平民公園、各類民眾學校等。1930年初,盧作孚把自己在北碚試驗中的經驗和思考寫成題為《鄉村建設》的長文,在北碚《嘉陵江報》上發表。這是迄今為止我們所能夠看到的20世紀20-30年代鄉村改造運動中第一次明確使用"鄉村建設"提法並對該問題進行系統闡述的文章。

1927年2月15日,盧作孚擔任嘉陵江三峽峽防團務局局長,他決心以北碚為中心,開展鄉村建設運動。他在《兩市村之建設》一書中,動情地寫到,目的不只是鄉村教育方面,也不只是在救濟方面,中國根本的要求是趕快將一個國家現代化起來,所以我們的要求是趕快將一個鄉村現代化起來。

文星灣旁的盧作孚紀念館,系統再現了盧作孚鄉村現代化的思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交通建設為先行,以鄉村城鎮化為帶動,以文化教育為重點。

他組織修建四川第一條鐵路--北川鐵路,改人工背煤為鐵路運煤,推廣機器採煤,大大促進煤炭產業發展;組建新的煤炭公司天府煤礦,製造中國第一個火車頭,創辦重慶最大的織布廠,讓士兵掌握職業技能,逐步過渡為工人;架設鄉村電話線和三峽地區電話網,便利城鄉通訊。

在盧作孚《建設中國的困難及其必循的道路》一書中,他勾勒北碚的藍圖:"以嘉陵江三峽為範圍,以巴縣的北碚鄉為中心,始則造起一個理想,是要想將嘉陵江三峽布置成一個生產區域、文化區域、遊覽的區域……"

在經濟建設的基礎上,盧作孚又大張旗鼓地進行文化和教育區域建設,創辦中國西部科學院、兼善中學、地方醫院、圖書館、報社,修建溫泉公園、運動場、博物館、動物園……短短几年時間,偏遠的北碚鄉村,現代化的雛形已然顯現。

"盧作孚第一次提出了鄉村現代化和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理念,制定和實施了北碚鄉村建設20年發展規劃,成功創造了鄉村建設的北碚模式。對於現在的城鎮化建設,仍有積極的借鑑意義。"西南大學教授、盧作孚研究專家劉重來說,"這種做法也和產城融合的思路契合。"

北川鐵路 1927年8月,盧作孚從上海聘請丹麥工程師守爾慈勘測設計修建,總長18公里,克服種種困難,於1935年3月全線通車。該鐵路有火車頭、貨車廂、客車廂、水車廂,常年穿行於當時屬於江北縣與合川縣界的文星鄉和戴家鄉境內(今北碚天府礦區),不但使此間的煤礦開採進入了新時代,並成為了當時北碚的一大景觀,成為了四川的第一條鐵路。

天府礦業公司 1933年,盧作孚促進北川鐵路沿線的五個較大的煤廠合併,成立了天府礦業公司。抗戰時,盧作孚與"煤油大王"孫越崎促成了天府煤礦與河南中福煤礦公司的合作,使天府礦業採用了礦燈照明和絞車提升,設備、器材和技術不斷加強,產量大大提高,為中國戰時首都重慶的供煤量達45%。

三峽染織工廠 即後來的大明織布廠、重慶絨布總廠。1930年10月,三峽染織工廠由峽防局工務段改組成立,盧作孚任董事長,是四川第一個機械織布廠。其廣告曰:"三峽國布,風行全國;花樣新穎,永不褪色"

中國西部科學院

即現重慶自然博物館。1930年3月,盧作孚派人打菩薩,將火焰山東嶽廟上殿改建博物館。在蔡元培、黃炎培、翁文灝等大力支持下,於同年9月成立了中國西部科學院,盧作孚任院長,陳列有風物、衛生、工業、煤炭等物品。隨後,設立了地質、生物、理化和農林等研究所。

兼善中學

1930年秋,盧作孚所辦北碚私立兼善中學開學。"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詮釋了"兼善天下,兼善教育"的辦學理念,立校訓"捨得干,讀兼善"傳承至今。當時,兼善中學辦有兼善農場、兼善餐廳、兼善公寓和石灰廠籌實業,既是培育學生的勞動基地,又堅持了自力更生地辦學。

北溫泉公園

1927年,盧作孚一到北碚不久,就利用縉雲山下的南宋初建的溫泉寺創辦嘉陵江溫泉公園,增建溫泉游泳池、浴室、餐廳等設施,成為了中國最早的溫泉公園。

北碚公園

1927年底開始,盧作孚組織在北碚新營房受訓練的各期青年學生,在北碚火焰山上修建平民公園,即現北碚公園。

峽區地方醫院

即現重慶市第九人民醫院,又名民生醫院。盧作孚1927年用舊廟作院址,"創辦一個地方醫院,為遠近的人民治療疾病"而創辦,抗戰時期為江蘇醫學院。"情系民生、追求卓越"為辦院理念。1936年,盧作孚主持峽區舉辦了敬老會,旨在"提倡健康的人生"。

北碚圖書館

"創辦一個圖書館,供給近的人們到館裡讀書,遠的人們到館裡借書。"1928年,盧作孚在北碚關廟,利用大家捐贈的四百本書,辦起了峽區圖書館,即北碚圖書館,人們親切地稱"紅樓圖書館"。


北碚體育場

1927年8月,盧作孚在北碚鞍子壩租了一塊土地,着手建體育場,於第二年建成,命名為"北碚體育場"。1929年4月20日至26日,盧作孚主持峽防局在這裡舉辦了四川近代體育史上規模最大、專案最多、參加面最廣的"嘉陵江運動會",來自重慶、江北、巴縣、璧山、合川和北碚共38個單位及社會團體的1161名運動員勇躍角逐。

《嘉陵江日報》 1928年3月4日, 盧作孚改組《學生周刊》,創辦了三日刊《嘉陵江》報,刊載省內外現代的國防、交通、產業、文化和嘉陵江三峽各項事業的消息。盧作孚以"努力的同人"的名 義,在《發刊詞》中說:"嘉陵江是經過我們這一塊地方的一條大河,我介紹的卻是一位小朋友。我們盼望這個小報傳播出去,同嘉陵江那條河流一樣廣大,至少流 到太平洋……"由於白話淺顯易懂,編輯簡明扼要,新聞素材豐富,專人派送發行,時效性強,受眾廣泛,該報很快就改為兩日刊。1931年1月改為《嘉陵江日報》,贏得廣大讀者喜歡。[23]


北碚花園城雛形

盧作孚文選載:"北碚面臨嘉陵江,高出江面八丈以上,然而是要被洪水淹沒的。後面被一條溪流圍繞着,中央高而周圍低,每被洪水淹沒的時候,市場的人無法逃避。最好是將溪流填了起來與北碚一樣平,作人們逃避的道路,而且增加現在無法發展的市場一倍以上的地面。"據盧作孚的次子盧國紀先生着文說:"父親依靠全體民眾的辛勤勞動,環繞北碚後面的一條很深的溪流填築起來了。北碚市區的面積也成倍地擴大了。父親以青島的建設為藍圖,建起了北碚第一個街心花園,並在北碚的周圍種上了從上海帶回來的梧桐,使北碚有了一個花園城市的雛形。

人物評價

名人評價

"搞重工業的張之洞,搞化學工業的范旭東,搞交通運輸的盧作孚和搞紡織工業的張謇。他們都是為發展我國民族工業有過貢獻的人。"--毛澤東"盧孚兄"、"民族英雄"--蔣介石

"我與盧先生是數十年至交,深知其人艱苦樸素,嚴於律己,從不置私產,一心為公,工作不計報酬、廢寢忘食,是為國家作出過巨大貢獻的人,決不會貪污。"--張瀾

"盧先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黨和政府方將畀以重任,以展其才,可惜竟遽爾辭世!"--周恩來

"最愛國的,也是最有作為的人"。--馮玉祥"盧先生奮鬥越努力,事業越發展,信譽越增加……而他還是不矜誇,不驕傲,在不斷地刻苦奮鬥中。把他的精神分析起來,他是耐苦耐勞的,是大公無私的,是謙和周到的,明決爽快的,是虛心求進的,是富於理想又勇於實行的。"--黃炎培"他是一個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的學者,一個沒有個人享受追求的現代企業家,一個沒有錢的大亨。"--張群"作孚先生胸懷高曠,公而忘私,為而不有,庶幾乎可比於古之賢哲焉。"--梁漱溟"盧先生簡單、樸素、刻苦、篤實、不鋪張、不誇大,充分表現了中國事業家的風度,其氣魄已先聲奪人。"--章友三"如果盧作孚健在,就不會有我今天的包玉剛。"--包玉剛"盧作孚先生是全心人為國家、為社會、為民眾謀利益的愛國者,中國近代傑出的實業家……盧作孚為人心胸慈善,辦事誠懇","一生清廉儉樸","為人胸懷坦蕩,很有氣質","一貫事業心極強"。"我看現在沒有一個企業家能趕得上他,我敢於這樣說,這不僅僅說他是那企業家的經營本身,最根本的是他那種高貴的創業精神,沒得人趕得上他。……作孚先生留下的,至今盛傳不衰的崇高風範,不都是'兩個文明'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嗎?多麼值得我們景仰和借鑑啊。"--古耕虞"盧先生既不是一般的民族資本家,一般的近代企業家,一般的愛國實業家;也不是一般的經濟學家,一般的經濟管理學家,一般的政論家或學者;而是中國近代史上英雄人物中一個具有偉大人格的革命實幹家!盧先生的偉大人格,既來源於他愛國家、愛社會、愛人民的拳拳赤誠;又來源於中化民族五千年來的優秀傳統和世界現代文明的精華。盧先生的偉大人格,具有巨大魅力、凝聚力和吸引力,所到之處,金石為開,成為盧先生事業賴以成功的基石。"--姜鐸"盧作孚先生是一位具有強烈愛國主義精神的實業家。他以國家的強盛,民族的復興為已任,追隨孫中山先生的民生主義,實現其'實業救國'的主張。為改變舊中國的教育落後、經濟落後而奮鬥終身。……盧作孚先生懷着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歷經艱險,嘔心瀝血,經營有道……盧作孚先生還是一位企業文化建設的實踐家。他重視人的因素,重視員工在企業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張用人唯賢。'民生公司'和'民生精神'被認為是中國最早出現的企業文化建設卓有成效的典範。"--經叔平"民生公司創辦人盧作孚先生不斷開拓前進的一生,他在文化教育、科學技術、工礦企業,特別是交通運輸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他"遠見卓識、才具過人,為祖國為人民鞠躬盡瘁……作孚先生畢生事業中蘊蓄的'民生精神'必將成為我國四化建設中的一種精神財富,成為改革大業中的一種鼓舞力量"。--孫越崎"盧作孚先生創立的民生公司,有理由被認定為本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內企業文化建設卓有成效的一個範例。盧作孚先生是我國近代企業文化建設的最早倡導者之一。"--厲以寧"熱忱而克已,有舊學問而追求新知識,有事業心而到處助人。"--張公權"盧先生領導的事業,是象徵着新興的中國,在日漸發展的征程中。"--歐德倫"盧作孚前後當了4個月的全國政協委員,就提前結束了他的人生航程。留下了多少光榮與夢想,多少求索與創傷!盧作孚這三個字,一如川西的共生礦、豐富得令人驚喜、令人感動,令人感極而泣。"--陳祖芬父親平時總穿那種麻子布的服裝,不僅自己穿,還要求我們也跟着穿,從小我和哥哥、姐姐就穿這種麻子布的衣服。--三子盧國"我一生奔走東西,相交者可謂不少;但惟有作孚兄是我最敬佩的至友。他是位完人,長處太多了。"--晏陽初"盧作孚先生在我心目中可謂高山仰止。他於兵荒馬亂的年代竟然不可思議地創辦了卓越一流的企業;但在民族危難之際,他卻拼上傾注着自己心血的企業,譜寫了一曲中國版敦刻爾克的救亡曲;而在巨富面前他的那種'生而不有,為而不恃'的淡定超然,又無人企及。"--張瑞敏

社會評價

"近似完人"。--《南方人物周刊》"在他生活的那個年代,盧作孚是一個半儒半佛式的人物"。--《中國企業家》"盧作孚為人民做過許多好事,黨和人民是不會忘記的"。--中共四川省委"性情溫和,精明幹練,學識平常,品行尚佳,做事勇於負責"。--國民政府中央機關

人物紀念

盧作孚研究中心於1997年4月14日在西南師範大學成立。研究中心的成員由西南師大相關院所及重慶市和北碚區有關單位的有志於盧作孚研究的專家學者組成。研究中心的成立得到了民生公司(當年盧作孚創辦)的支 持。

作孚學社

作孚學社是在西南大學校團委的指導下,在盧作孚研究中心的專家具體指導下,在民生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由付立平等組織成立的學生社團。

盧作孚紀念館

盧作孚紀念館位於北碚區朝陽街道文星灣一巷1-33號,占地面積3300平方米,呈三進三重殿四合院布局,具有濃厚的地域特色和時代特徵。館內以圖片、文字、實物、影像展陳為手段,集中展現了盧作孚先生興辦教育、創辦實業、抗日救國、啟迪民智,推行鄉村建設實驗,為了救國強國之路而奮鬥的愛國主義情懷。

盧作孚故居

盧作孚故居位於重慶市合川區肖家鎮文華街61 號芭蕉院,是建於晚清的一樓一底小青瓦房,總占地面積573 平方米,建築面積275 平方米。故居系盧作孚少年時代的恩師、後為摯友及民生公司創始人之一的陳伯遵贈送。1912年至1926年的十餘年,故居為盧作孚的主要居所,先生在此完成了民生公司的初創;1927年至抗日戰爭勝利,盧作孚常奔走於武漢、重慶、北碚和合川等地,回鄉後總在芭蕉院小住;解放後,盧作孚將故居捐贈給國家。

盧作孚廣場

盧作孚廣場是位於重慶市合川區中心的一個廣場,該廣場以我國著名的實業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盧作孚先生的名字命名。廣場核心景觀群由盧作孚青銅雕像及四大浮雕組成。

個人作品

編著有《盧思數學全解》《中等代數》、《三角》、《幾何學等最新講義》,所著《應用數題新解》一書,當即由重慶中西書局出版發行。

藝術形象

影視形象 2015年,電視劇《盧作孚》由交通運輸部主導、中國航海學會協調、中央電視台打造。

文學形象 《盧作孚的選擇》是2010年7月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曉鈴。

《盧作孚·箴言錄》是2011年10月青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維華。

《盧作孚自述》是2013年8月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盧作孚自述整理而來,作者是文明國。

《我的父親盧作孚》是2014年11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盧國紀。

《百年心事:盧作孚傳》是2016年1月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清秋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