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薩德絮
人物介紹
法國鋼琴家,卡薩德絮家族是法國有名的音樂世家,卡薩德絮1911年進巴黎音樂學院,1922年開始全球巡迴演出。 卡薩德絮Robert Casadesus 1899-1972 法國鋼琴家,卡薩德絮家族是法國有名的音樂世家,卡薩德絮1911年進巴黎音樂學院,1922年開始全球巡迴演出。卡薩德絮的演奏具有典型的法國風格,這就是追求典雅與平衡感,他認為演奏最重要的是音質,而不是技巧。卡薩德絮演奏的拉威爾作品具有權威性,其闡釋的弗雷作品典雅而華麗。他與弗朗西斯卡蒂合作舉行奏鳴曲演奏會,與弗朗西斯卡蒂的境界極為契合,兩人相得益彰,是極典雅的一對搭檔。其與賽爾與克利夫蘭交響樂團合錄的莫扎特晚期協奏曲,也極具特色。 在音樂史上,「音樂之父」巴赫的家族可名副其實地稱得上是「四世三公」了。 從他祖父克里斯多夫算起,歷經其父約翰·安布羅休斯一輩,約翰·塞巴斯蒂安自身一輩,再到他的眾多兒子輩正好是四代。這還剔除了他那身為磨坊工的高祖魏特和當麵包師的曾祖約翰內斯這兩輩,因為他們都還只能算是兼職打工的業餘樂師。按說在德語中巴赫的原意是「小溪、小河」,然而每當我們細細打量着這個音樂家族的龐大譜系時難免會生髮出「姓無貴賤,有才顯彰;位無尊卑,唯業永昌」的感慨。雖說門第的等級和先祖的蔭襲等封建理念早已被18、19世紀的民主、平等之風颳得不堪一擊,可唯獨在藝術領域,「世代相襲,師出名門」的藝術家們總還是被人看高一線,並報以羨慕讚嘆之情的。
樂壇上的「音樂之家」幾乎俯拾皆是,不勝枚舉。只是當代的音樂之家要達到巴赫家族那樣的人才濟濟,家業鼎盛卻也極其罕見。在 20 世紀,法國的卡薩德絮(Casadesus)似乎是惟一一個稱得上是名正言順的「音樂世家」 的著名家族。在偉大的巴赫逝世的 100 年後,1850年 3 月 26 日,在西班牙東北部加泰羅尼亞地方誕生了一個名叫路易斯·卡薩德絮(Luis Casadesus)的男孩,這個路易斯就是日後建立 「卡薩德絮音樂王朝」的奠基人。路易斯從小就喜歡音樂,老是夢想着有朝一日能夠成為像他老鄉薩拉薩蒂那樣的小提琴王子,然而他卻得不到接受音樂教育的機會。長大後他繼承父業成了印刷業主和會計師,只能在辛勤勞作之餘自學音樂,除小提琴外他還自習吉他和曼陀林。他似乎對演奏吉他更有心得,在1913 年,他利用自己在印刷行業的先天優勢自費撰寫出版了一本關于吉他演奏的書,書名居然大言不慚地叫做《吉他的現代教學法》。20歲那年,路易斯娶了一位法國姑娘瑪蒂爾德為妻。就這樣,他白天在印刷所里忙裡忙外,而一到晚上,就脫下工作衣跑到附近的咖啡音樂會上去演奏和指揮樂隊。對於商人路易斯來說,他既能從音樂的演奏中獲得精神上的樂趣,同時又能從這種業餘的音樂活動中掙取額外的經濟收入,真是一舉兩得。
或許是出於要為音樂事業多貢獻一份力量的考慮吧,路易斯和妻子一鼓作氣地生下了 9 個子女。20 世紀的孩子再也不會像巴赫的兒子那般容易夭逝,路易斯立志要將他們都培養成為專業的音樂家,畢竟他的經濟實力足以保證他實現這個預定的目標。於是他與妻子領着一大群孩子離開了西班牙,來到音樂事業更為發達的法國首都巴黎定居下來。日後,如他所願9個孩子中的8個都成了藝術家。1919 年,當路易斯老爹辭世時,他的那些從事音樂藝術的子女們都已卓然成家。他們分別是:弗朗索瓦(作曲家、指揮家)、羅絲(女,鋼琴家)、羅貝爾-吉羅(戲劇演員、歌手)、亨利(作曲家、指揮家)、馬塞爾(大提琴家)、塞西爾(女,鋼琴家)、雷琴娜(女,古鍵琴家)和馬留斯(小提琴家、作曲家)。這些卡薩德絮家族的音樂種子在20世紀的樂壇上滋生繁衍,共同譜寫了一曲多姿多彩的「家族生命交響曲」。 而在這個龐大的家族中最揚名立萬的當數鋼琴家羅貝爾·卡薩德絮了,他是路易斯的孫子。不是說「三代造就一個貴族」嗎?此其謂之。
羅貝爾·卡薩德絮(Robert Casadesus)1899年4月7日出生於巴黎,他的父親是老路易斯的次子羅貝爾—吉羅(Robert–Guillaume Casadesus,1878-1940)。羅貝爾—吉羅倒沒有成為一名專業的音樂家,他是一位戲劇演員,藝名叫羅貝爾—卡薩。作為演員,他演、唱俱佳,也曾創作過一些輕歌劇和戲劇中的通俗歌曲。兒子羅貝爾出 生後,作為老路易斯的長孫,老路易斯對他格外寄予厚望。當孩子3歲半時,老爺子就試圖讓孫子學小提琴,不料被羅貝爾拿過一下給砸破了——他可不想拉琴,他要學的是鋼琴。好在家裡鋼琴家多的是,於是,從4歲起羅貝爾就由姑媽羅絲教他習琴。羅絲(Rose Casadesus,1873-1944)是巴黎音樂學院著名的鋼琴教授馬爾蒙特(A.F.Marmontel,1816-1898)的學生,是阿爾貝尼茲、比才、丹第和杜波瓦的同科師妹,自然琴藝了得。這位終生未婚的女鋼琴家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她所熱愛的音樂事業,而她的幼弟馬留斯和侄子羅貝爾更是在她的直接教誨和引導下步入音樂藝術的神聖殿堂的。除羅絲姑媽外,羅貝爾學琴生涯中正式拜的一位老師就是路易·傑梅(Louis Diémer,1843-1919)。傑梅也是馬爾蒙特的學生,並且在老師退休後接替了他在巴黎音樂學院高級班的教職。傑梅的門下也是高徒滿堂,名聲最顯赫者有科爾托、里斯勒(Edouard Risler,1873-1929)和伊馮·納(Yves Nat,1890-1956)等。當傑梅在某次聽了羅貝爾的演奏後當即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對他說:「下學期你必須到音樂學院我的班上來上課。」就這樣,1911年,12歲的羅貝爾正式開始了學院的科班學習。14 歲時他獲得了學院鋼琴比賽的首獎,令人刮目相看。除鋼琴外,他也學習和聲和作曲,1915 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羅貝爾17歲首次正式登台亮相,從此在歐洲各國舉行巡演,一時聲譽鵲起。這時他是以一位才華橫溢的青年獨奏家的形象在樂壇上嶄露頭角的。1921年,22 歲的羅貝爾與來自馬賽的女鋼琴家加貝·伊霍特結為夫妻, 這樁婚姻締造了 20 世紀一個非常著名的鋼琴二重奏。加貝(Gaby Casadesus)比羅貝爾小2歲, 她也是傑梅教授的學生,16 歲時也得過學院比賽的一等獎,1923 年又被授予法國為女鋼琴家所設立的最高獎項——帕熱獎(prix pages),其才藝與夫君不遑多讓。大約從 20世紀 20 年代中期起,夫婦倆組成的鋼琴二重奏開始引起音樂界的廣泛關注,而使他們聲譽大振的則是 1934 年他倆在華沙的音樂會上演奏了由羅貝爾本人創作的雙鋼琴協奏曲。第二年,他倆又在瓦爾特的指揮下合作上演了莫扎特的《第十鋼琴協奏曲》(雙鋼琴),再次激發樂壇的轟動。同年,羅貝爾首度訪美,在紐約的音樂會上成功地演奏了莫扎特的《第二十六鋼琴協奏曲》(加冕)。指揮大師托斯卡尼尼親耳聆聽了羅貝爾的演奏,對他讚賞有加,遂力邀他在紐約愛樂樂團的下個演出季中合作演出聖—桑的鋼琴協奏曲。當時的羅貝爾認為聖 — 桑乃一介二流作曲家,他的作品實在無法與巴赫、莫扎特和勃拉姆斯相比擬,後來還是請教了拉威爾方始扭轉他對聖 — 桑的這種偏見。兩年之後,他終於與托斯卡尼尼合作將作曲家的《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搬上了美國的音樂舞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