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馮·林奈
林奈1707年5月23日出生於有「北歐花園」之稱的瑞典斯科訥地區的羅斯胡爾特拉,他的父親是一位鄉村牧師,他對園藝非常愛好,空閒時精心管理着花園裡的花草樹木。幼時的林奈,受到父親的影響,十分喜愛植物,他曾說:"這花園與母乳一起激發我對植物不可抑制的熱愛。"八歲時得「小植物學家」的別名。林奈經常將所看到的不認識的植物拿來詢問其父,他父親也一一詳盡地告訴他。有時林奈問過父親以後不能全部記住,而出現重複提問的現象,對此,其父則以"不答覆問過的問題"來督促林奈加強記憶,使他的記憶力自幼就得到了良好的鍛煉,他所認識的植物種類也越來越多。在小學和中學,林奈的學業不突出,只是對樹木花草有異乎尋常的愛好。他把時間和精力大部分用於到野外去採集植物標本及閱讀植物學著作上
卡爾•馮•林奈 | |
---|---|
卡爾•馮•林奈 | |
原文名 | CarlvonLinné |
出生 |
1707年5月23日 瑞典斯莫蘭 |
逝世 | 1778年1月10日 |
國籍 | 瑞典 |
職業 | 瑞典生物學家 現代生物學分類命名的奠基人 |
知名作品 |
《自然系統》 《植物屬志》 《拉帕蘭植物志》 家有嬌妻 |
卡爾•馮•林奈(瑞典文原名:CarlvonLinné,1707年5月23日—1778年1月10日,享年70歲),日耳曼族,瑞典生物學家,出生於瑞典斯莫蘭。動植物雙名命名法(binomialnomenclature)的創立者。自幼喜愛花卉。曾遊歷歐洲各國,拜訪著名的植物學家,搜集大量植物標本。歸國後任烏普薩拉大學教授。
個人生平
目錄
個人成就
從1727年起,林奈先後進入龍得大學和烏普薩拉大學學習。在大學期間,林奈系統地學習了博物學及採制生物標本的知識和方法。他充分利用大學的圖書館和植物園進行植物學的學習。 1732年,林奈隨一個探險隊來到瑞典北部拉帕蘭地區進行野外考察。在這塊方圓7401千米
(4600英里)的荒涼地帶,他發現了100多種新植物,收集了不少寶貴的資料,調查結果發表在他的《拉帕蘭植物志》中。
1735年,林奈週遊歐洲各國,並在荷蘭取得了醫學博士學位。在歐洲各國他結識了那裡的一些著名的植物學家和得到了國內所沒有的一些植物標本。在國外的3年是林奈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是他學術思想成熟、初露鋒芒的階段。例如,他的《自然系統》就是在1735年出版的。在此書中,林奈首先提出了以植物的生殖器官進行分類的方法。
1735年發表了最重要的著作《自然系統》(SystemaNaturae),1737年出版《植物屬志》,1753年出版《植物種志》,建立了動植物命名的雙名法,對動植物分類研究的進展有很大的影響。為紀念林奈,1788年在倫敦建立了林奈學會,他的手稿和搜集的動植物標本都保存在學會;而在世界頂級學府美國芝加哥大學內還設有林奈的全身雕像。 他首先提出界、門、綱、目、屬、種的物種分類法,至今被人們採用。但是林奈分類時沒有科這一分類。
1735年,林奈週遊歐洲各國,並在荷蘭取得了醫學博士學位。在歐洲各國他結識了那裡的一些著名的植物學家和得到了國內所沒有的一些植物標本。在國外的3年是林奈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是他學術思想成熟、初露鋒芒的階段。例如,他的《自然系統》就是在1735年出版的。在此書中,林奈首先提出了以植物的生殖器官進行分類的方法。
1735年發表了最重要的著作《自然系統》(SystemaNaturae),1737年出版《植物屬志》,1753年出版《植物種志》,建立了動植物命名的雙名法,對動植物分類研究的進展有很大的影響。為紀念林奈,1788年在倫敦建立了林奈學會,他的手稿和搜集的動植物標本都保存在學會;而在世界頂級學府美國芝加哥大學內還設有林奈的全身雕像。 他首先提出界、門、綱、目、屬、種的物種分類法,至今被人們採用。但是林奈分類時沒有科這一分類。
1738年林奈回到故鄉,他回到母校烏普薩拉大學任教,著書立說,直到1778年去世。 從1741年起,他擔任植物學教授,潛心研究動植物分類學,在此後的20餘年裡,共發表了180多種科學論着,特別是1753年發表的《植物種志》一書,是他歷時七年的心血結晶,在這部著作中共收集了5938種植物,用他新創立的「雙名命名法」對植物進行統一命名。 林奈著作很多,其中《自然系統》(1735,初版;1758,第10版)、《植物屬》(1737,初版;1764,第6版)《植物種志》(1753,初版;1762,再版)最著名。這些著作對今天植物的命名,仍有國際性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