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陵崔氏
博陵崔氏 |
博陵崔氏,中國漢朝至隋唐時期的著名大族,源自姜姓,因封地崔邑而受姓崔氏,西漢時期崔仲牟定居於涿郡安平縣(今河北省安平縣),逐漸發展壯大,因安平縣後屬博陵郡,後世遂稱「博陵安平人」(即博陵崔氏由來)。
西漢昭帝時崔朝任侍御史,其子崔舒、孫崔篆世吏二千石,東漢時躋身名門,范曄評價「崔氏世有美才,兼以沉淪典籍,遂為儒家文林」、「崔為文宗,世禪雕龍」,北魏時雖然門第低於以清河崔氏為代表的四姓,但在北齊北周時全面上升為一流士族。至唐代有六房位列七姓十家,尤以博陵第二房最為顯赫,唐初《氏族志》原稿就是以第二房的崔民干為第一等士族,時至中晚唐,天下人公推第二房崔氏為「士族之冠」,博陵崔氏在唐代有宰相十五人。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博陵崔氏
安平崔氏:土門崔
存在時期:西漢至北宋
家族典故:人面桃花、乳姑不怠
外文名:Bo Ling Cui shi
祖居地: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
著名人物:崔護、崔顥、崔州平
士族地位:天下甲族
姓源
崔氏源出於姜姓,是齊太公的後裔,齊丁公的嫡子季子將繼承權讓給了齊乙公,以崔為采邑,於此終老,有子穆伯,後世便以崔為氏。穆伯的十一世孫崔杼擔任齊國的正卿,有子崔成、崔彊,後娶齊桓公的後裔東郭姜,生崔明。慶封攻殺崔成、崔彊,崔杼與東郭姜自殺,崔明躲在墳墓中逃過一劫,之後出奔到魯國,繼任魯國卿大夫。崔明有子崔良,良十五世孫為崔意如,有二子:崔業、崔仲牟。業字伯基,居清河東武城(今河北故城縣南部),後代為清河崔氏;仲牟居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縣),後代為博陵崔氏
郡望
崔氏自漢代起,稱盛於東武城、安平兩地,其中居於安平縣的崔氏,發跡較早,在「前四史」中首見於《漢書·王莽傳》,可追溯的最早人物則為西漢中期的崔朝。安平縣初屬涿郡,但因魏晉後長期屬博陵郡管轄,故其族人多稱「博陵安平人」,安平諸崔也被稱為「博陵崔氏」。
發展
博陵崔氏從東漢起名人輩出。在新朝時期,崔發曾任大司空,新朝滅亡時被殺。東漢建立,崔發弟崔篆以兄長為恥,隱居不仕。崔篆的孫子崔駰與班固、傅毅齊名,曾在竇憲手下服務,因進諫竇憲而遭疏遠。崔駰子崔瑗,曾經為兄長報仇,因殺人而逃亡,後遇赦。崔瑗與馬融、張衡友好,以文章聞名,著名的作品有《座右銘》,被南朝《昭明文選》收錄。崔瑗子崔寔,是農業著作《四民月令》的作者。崔寔玄孫崔洪,以耿直有志氣聞名,在晉朝擔任吏部尚書、大司農等官職。崔洪曾孫崔懿為前燕秘書監,有八個兒子,分為六房,後裔繁盛,於唐朝被列為「七姓十家」之一的禁婚家而知名於世,此外唐朝時博陵安平房、博陵大房、第二房、第三房因出宰相而合稱為「博陵崔氏定著四房」,現對這四房崔氏的發展分別進行概述。
大房崔氏:始祖為崔懿子崔遭(崔連)。崔遭孫崔鑒在北魏擔任東徐州刺史。崔鑒子崔秉為燕州刺史,曾被杜洛周圍攻,其子崔仲哲跟隨援軍救援而戰死,崔秉最後因軍事失利而免官,後來累進為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崔鑒兄長崔檦的孫子崔伯謙,在高歡執政時擔任功曹。因其弟崔仲讓到了關中,崔伯謙放棄在中樞任官的機會,擔任南鉅鹿太守,崔仲讓之孫是隋朝員外郎崔鳳舉,崔鳳舉娶太原王氏(雍州司馬王孝遠女),其女崔氏嫁給了豫州刺史韋玄貞,生唐中宗韋皇后。
第二房崔氏:六房崔氏中,第二房崔氏尤其顯赫。崔氏本是山東士族,然而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後,有許多家族成員在宇文氏手下任官,不但多位被賜姓宇文氏,甚至有女兒被皇室收養而封為公主者。唐初高士廉主編的《氏族志》本以第二房崔氏的崔民干為第一等,後來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干預下被降為第三等,然而時至中晚唐,第二房崔氏名人輩出,被公認為「天下士族之冠」
第二房崔氏始祖為崔懿子崔琨。北魏獻文帝時,崔琨孫崔辯擔任中書博士、武邑太守。崔辯有兩個兒子崔模、崔楷死於戰場,其中崔模死於征討万俟丑奴的戰役中。崔楷個性嚴烈,北魏孝明帝孝昌初年設置殷州,以崔楷為刺史。當時葛榮起事,人們因此勸誡崔楷單身赴任,崔楷認為這樣會被認為首鼠兩端,因而舉家前往。等到葛榮軍進逼時,人們勸誡崔楷把家裡弱小的成員疏散避難,崔楷將第四女、第三兒趁夜送出,後來又認為這樣會被手下認為心志不堅,因而將兒女追還,守軍因此士氣大振,但最後城池還是被攻陷,崔楷及長子均死。崔楷女崔幼妃適趙郡李希宗,生北齊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崔楷子崔士謙,孝昌初年擔任著作佐郎,後擔任賀拔勝的行台左丞。賀拔勝敗於侯景,崔士謙與弟弟崔說跟着賀拔勝一起投奔南梁,後來回到西魏。崔士謙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直州刺史,賜姓宇文氏,北周時遷總管、安州刺史,加大將軍,進爵武康郡公。崔士謙與弟弟崔說友愛,崔說後來累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等官。崔辯堂弟崔挺,崔挺的女兒被北魏孝文帝納為嬪,拜昭武將軍、光州刺史,北海王元詳以崔挺為司馬。崔挺子崔孝芬,魏孝武帝太昌初年擔任殿中尚書,加儀同三司,兼吏部尚書等職務,後來被高歡所殺。崔孝芬子崔猷,在父親死後投奔西魏,後來擔任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本州大中正等官職,賜姓宇文氏,其女為皇帝養女,封為富平公主。隋朝時以前朝遺老的身份,授大將軍,進爵汲郡公,他的兒子是隋朝禮部尚書、信都太守、大將軍崔仲方,在北周時曾向周武帝宇文邕獻上滅齊之策。崔孝芬弟崔孝偉,其子崔昂,在東魏擔任尚書左丞,北齊時曾任散騎常侍,兼大司農卿,因高歸彥的事被牽連而免官,後復為五兵尚書。
第三房崔氏:始祖為崔懿子崔格。崔格曾孫崔纂,曾任廷尉正,王靜自廷尉監遷少卿,崔纂恥居其下而解官。崔纂兄子崔暹,崔暹先後在高琛、高澄手下任職,受到高歡、高澄很隆重的禮遇,官至尚書右僕射、儀同三司。[1]白居易的朋友崔玄亮也是崔纂的後裔。
博陵安平房:博陵崔氏另有博陵安平房,是崔寔堂兄崔烈的後裔。崔烈本來很有聲譽,因為花錢買官,其事被漢靈帝與其保母程夫人當眾說出討論,於是聲望大減。崔烈曾官至太尉,死於董卓去世時的大亂。崔烈有一子崔州平,因與諸葛亮是好友而知名。
參考文獻
- ↑ 它博陵崔氏家族成員的儒質化,騰訊, 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