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南 |
南(拼音:nán、nā)是汉语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南字本义不详,在殷墟卜辞中已借用为方位词,即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引申指南方的地区或国家。又指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音乐。南读nā时,用于"南无(mó)"一词,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南
外文名称; south
拼音; nán、nā
注音; ㄋㄢˊ、ㄋㄚ
平水韵部; 下平十三覃
部首; 十
笔画数; 2+7
五笔; FMUF
仓颉码; JBTJ
郑码; EDLD
四角码; 4022 7
统一码; CJK统一汉字-5357
异体字; ࡴ�、ࡴ�
字级; 一级(1422)
造字法; 象形字(存疑)
结构; 独体字,上下结构
文字溯源
南字的构型说法不一,有人认为甲骨文(图1)和金文(图2、3)的"南"字像龟甲腹面的形状,上部的"屮"形是头部。龟类居穴大多朝南,因此用龟形代指南方。为了与"龟"字区别开,所以便用龟甲板的前半截的形象来表示"南"。
也有人认为,甲骨文的"南"字像一种钟形的制乐器。郭沫若先生认为,这种乐器是青铜的。另有研究者称,它是一种由容器演化面来的乐器,上部的"屮"形是提纽,下部是器身。这一类乐器流行于南方地区,所以用它来代指南方。不过,这几种说法在文献中都没有用例。
"南"字是一个形状比较原始的字。从古至今,它的字形变化不是很大,其金文以及小篆字形,虽较甲骨文有所改变,但大致的轮廓却还是一样的。进人汉代以后,历经隶变和楷化等阶段,"南"字逐渐笔画化,上部"屮"被写成了"十"字形,而下部则变成了"冂"下一个"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