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腰界镇
南腰界镇隶属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部,东接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南与贵州省印江县毗邻,西与贵州省沿河县相依,东北与秀山县接壤,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政府驻地88千米,距重庆市政府驻地388千米, 区域总面积93平方千米。
清代,南腰界镇一带属感坪里; 2018年,南腰界乡撤乡设镇,改为南腰界镇。截至2018年末,南腰界镇户籍人口为21433人。截至2020年6月,南腰界镇下辖7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南界村二组。
南腰界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工业以大米加工、建筑材料、木材加工为主。截至2018年末,南腰界镇户籍人口为21433人。2018年,南腰界镇有工业企业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个。[1]
目录
沿革
清代,属感坪里。
民国元年(1912年)后,为南界、龙池2乡境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合并为南龙联保办事处。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改为南龙乡。
1953年9月,南龙乡析为南界、龙溪、大坝3乡。
1954年4月,大坝乡并入南界乡。
1955年11月,撤销唐溪、龙溪2乡,并入南界乡。
1958年10月,南界乡改为南界公社。
1982年12月,南界公社更名南腰界公社;后析为南腰界公社和南龙公社。
1984年1月,南腰界公社和南龙公社分别改为南腰界乡和南龙乡。
2001年8月,南龙乡并入南腰界乡。
2018年,南腰界乡撤乡设镇,改为南腰界镇。
行政区划
2011年,南腰界镇下辖南界、大坝、红岩、团结闹溪、土门、龙溪7个行政村;下设52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南腰界镇下辖7个行政村:南界村、红岩村、大坝村、土门村、龙溪村、闹溪村、团结村,镇人民政府驻南界村二组。[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南腰界镇地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部,东接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南与贵州省印江县毗邻,西与贵州省沿河县相依,东北与秀山县接壤,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政府驻地88千米,距重庆市政府驻地388千米, 区域总面积9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南腰界镇境内大部为山地丘陵,地势略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平均海拔为650米;最高点位于大坪盖,海拔1100米;最低点位于甘家河,海拔400米。
气候
南腰界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5℃,1月平均气温3.9℃;7月平均气温25.3℃;年降水量约113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3-7月,5月最多。
水文
南腰界镇境内甘龙河属乌江水系,甘龙河沿边境线半包围而过,境内河道长7.2千米,水资源十分丰富;龙溪河自南向北横穿而过,注入甘龙河。
自然灾害
南腰界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旱涝、风灾、低温、霜冻等。
自然资源
南腰界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为大理石、铜矿、天然气、煤等,其中大理石储量0.3亿吨,可采量0.1亿吨。
人口
2011年,南腰界镇总人口2403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864人,城镇化率24.4%;总人口中,男性12874人,占53.6%;女性11159人,占46.4%;14岁以下3196人,占13.3%;15-64岁17761人,占73.9%;65岁以上3076人,占12.8%;总人口中,土家、苗族达22110人,占92%;汉族占8%。2011年,南腰界镇人口出生率14.6‰,人口死亡率7.5‰,人口自然增长率7.1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58人。
2017年末,南腰界镇常住人口为12946人。
截至2018年末,南腰界镇户籍人口为21433人。[3]
经济
综述
2006年,南腰界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00.6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6元。
2011年,南腰界镇财政总收入304.6万元,比2010年增长16.9%;人均财政收入206元,比2010年增长26.5%。2011年,南腰界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437元,比2010年增长23.4%。
2018年,南腰界镇有工业企业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个。
农业
2011年,南腰界镇有耕地面积5.4万亩,人均2.4亩;以种植大米、油菜、玉米、红苕和小麦等为主。2011年,南腰界镇农业生产总值7000万元,比2010年增长20%,农业增加值3900万元。南腰界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南腰界镇生产粮食2.万吨,人均721千克。南腰界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南腰界镇生猪饲养量9000头,年末存栏470头;羊饲养量4700只,年末存栏2310只;家禽年饲养量10万羽。
工业
南腰界镇工业以大米加工、建筑材料、木材加工为主。2011年,南腰界镇工业生产总值1370万元,工业增加值490万元。
商贸
2011年末,南腰界镇有商业网点13个,职工26人。2011年,南腰界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400万元,比2010年增长23%;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6亿元,比2010年增长15.2%。
金融
2011年末,南腰界镇存款余额为9000万元,比2010年增长15.3%;各项贷款余额800万元,比2010年增长17.4%。[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南腰界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320人,专任教师34人;小学7所,在校生1140人,专任教师10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20人,专任教师4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科技事业
2011年末,南腰界镇有科技人才1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8人,经营管理人才1人,技能人才1人,农村实用人才6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南腰界镇有综合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7个,有图书室8个,藏书1.6万册。2011年末,南腰界镇学校有体育场1个。2011年末,南腰界镇有线电视用户数为1700户,入户率3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南腰界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22个,其中乡综合卫生院1个,门诊部1个,村卫生站20个;病床56张;固定资产总值26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32人,其中执业医师14人,执业助理医师6人,护土12人。2011年,南腰界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1万人次。南腰界镇重点医院有南腰界卫生院。2011年,南腰界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4万人,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南腰界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60户,人数132人,支出33.6万元,比2010年增长10%,月人均200元;医疗救助263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300人次,共支出98.4万元,比2010年增长4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27户,人数897人,支出129万元,比2010年增长18%;农村医疗救助6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2人次,共支出3.1万元,比2010年增长11%;农村临时救济101人次,支出2.1万元,比2010年增长3.4%;有敬老院1家,床位34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5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9450人,比2010年末增加380人。[5]
交通运输
2011年末,南腰界镇有县乡级公路1条,总长15千米,南腰界乡级公路站日均发送8辆客车,日客运量160人次。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南腰界镇因位于酉阳南部境地,插入贵州省沿河松桃两县之间而得名。
文物古迹
南腰界镇有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司令部旧址。
重大事件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6月4日,贺龙、关向应率领红三军进驻南腰界,开辟以南腰界为中心的川黔边新苏区。他们为反击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捍卫和发展川黔边革命根据地,经历了数十次战斗,组织了四个游击大队十九个游击分队,在南腰界、唐家溪、大坪盖、龙池四个地方相继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同年8月1日,在南腰界场背后翘尾巴上,召开了南腰界区苏维埃成立大会,南腰界区苏维埃设在余家桶子里(红三军司令部)。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作为长征先遣队,由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从江西遂川突围西征;同年10月进入黔东。红三军领导人贺龙等获知萧克部队消息后,即率部前往寻找接应;同年10月24日在印江木黄与任弼时、萧克、王震所率红六军团主力会合,次日向南腰界进发,26日抵达;同年10月27日,两支兄弟红军齐集南腰界猫洞大田,举行红二、六军团会师大会;同年10月28日,红二、六军团从南腰界出发,直入湘西。[6]
风景名胜
南腰界镇有景点酉阳南腰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12年8月,酉阳南腰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被评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 南腰界镇另有红三军司令部旧址、大坝祠堂战斗遗址、红二六军团会师大会会址、八一军民会址、红军政治部旧址等56处人文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