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牡蒿植物纲
南牡蒿,中药名。为菊科蒿属植物南牡蒿Artemisia eriopoda Bge.的根或全草。植物南牡蒿,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地。具有疏风清热,除湿止痛之功效。主治风热头痛,风湿性关节炎,蛇咬伤。
多年生草本,高30-70cm。主根明显,粗短,有侧根;根状茎稍粗短,肥厚。茎直立,单生或数个丛生,近无毛,基部常密被绒毛,上部或下部常生花序枝。叶片宽2-5cm,通常羽状深裂,裂片5-7个,宽倒卵形,基部楔形,先端又掌状分裂,有时匙形而边缘有齿或浅裂;上部叶三裂或不裂,裂片条形;全部叶上面无毛,下面被微柔毛。头状花序小,多数,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径1-1.5mm,下垂,在茎顶或枝端排成复总状花序;无梗或有短梗,有条形苞叶;总苞卵形,长约2mm;总苞片3-4层,无毛,外层卵形,背面绿色,边缘稍膜质,内层长圆形,边缘宽膜质;雌花4-8朵,花冠狭管状,花柱伸出,先端2叉;两性花6-10朵,不孕育。瘦果小,长圆形。花、果期6-11月。
目录
南牡蒿各地名称
南牡蒿药用相关
本种入药,有祛风、去湿、解毒之效。另亦作青蒿(即黄花蒿)的代用品。
入药部位:根或全草。
性味:味苦、微辛,性凉。
功效:疏风清热,除湿止痛。
主治:风热头痛,风湿性关节炎,蛇咬伤。
相关配伍:治毒蛇咬伤,鲜南牡蒿叶嚼烂敷患处。敷后再用鲜南牡蒿30g,金银花15g,细辛、大黄各3g,水煎兑酒或黄酒服,早晚饭前各1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捣敷。
炮制:采集加工:夏季割取地上部分,鲜用或晒干。秋季挖根,洗净,晒干。
相关论述:《全国中草药汇编》:“祛风除湿,解毒。治风湿关节痛,头痛,浮肿,毒蛇咬伤。”[1]
南牡蒿形态特征
植株:多年生草本。
根:主根明显,粗短、侧根多;根状茎稍粗短,肥厚,常成短圆柱状,直径5-8毫米,直立或斜向上,常有短的营养枝,枝上密生叶。
茎:茎通常单生,稀少2至少数,高 (30-)40-80厘米,具细纵棱,基部密生短柔毛,其余无毛,分枝多,开展,枝长10-20厘米,绿色或稍带紫褐色,疏被毛,以后渐脱落。
叶:叶纸质,上面无毛,背面微有短柔毛或无毛;基生叶与茎下部叶近圆形、宽卵形或倒卵形,长4-6(-8)厘米,宽2.5-6厘米,一至二回大头羽状深裂或全裂或不分裂,仅边缘具数枚疏锯齿,分裂叶每侧有裂片2-3(-4)枚,裂片倒卵形、近匙形或宽楔形,裂片先端至边缘具规则或不规则的深裂片或浅裂片,并有锯齿,叶基部渐狭,宽楔形,叶柄长1.5-3厘米;中部叶近圆形或宽卵形,长、宽2-4厘米,一至二回羽状深裂或全裂,每侧有裂片2-3枚,裂片椭圆形或近匙形,先端具3深裂或浅裂齿或全缘,叶基部宽楔形,近无柄,基部有线形分裂的假托叶;上部叶渐小,卵形或长卵形,羽状全裂,每侧裂片2-3枚,裂片椭圆形,先端常有3枚浅裂齿;苞片叶3深裂或不分裂;裂片或不分裂之苞片叶线状披针形、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
花:头状花序多数,宽卵形或近球形,直径1.5-2.5毫米,无梗或具短梗,基部具线形的小苞叶,在茎端、分枝上半部及小枝上排成穗状花序或穗状花序式的总状花序,并在茎上组成开展、稍大型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外层略短小,外、中层总苞片卵形或长卵形,背面绿色或稍带紫褐色,无毛,边膜质,内层总苞片长卵形,半膜质;雌花4-8朵,花冠狭圆锥状,檐部具2-3裂齿,花柱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两性花6-10朵,不孕育,花冠管状,花药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圆钝,花柱短,先端稍膨大,不叉开。
果:瘦果长圆形。
花果期:6-11月。[2]
南牡蒿产地分布
产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南部)、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四川、云南(北部);
朝鲜、日本、蒙古(东部)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北京郊区平谷县盘山。[3]
南牡蒿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 500米以下的林缘、路旁、草坡、灌.丛、溪边、疏林内或林中空地,也见于森林草原与山地草原地区,局部地区为植物群落的主要伴生种。
图片
南牡蒿相关变种
渤海滨南牡蒿(变种)
与原变种区别在于本变种基生叶与茎下部叶质地稍肥厚,每侧具3枚裂片,每裂片先端具3枚规整的浅裂齿。头状花序在茎上排成中等开展的圆锥花序。
产山东省烟台及荣成等海边沙地。模式标本采自山东烟台。
圆叶南牡蒿(变种)
与原变种区别在于本变种基生叶与茎下部叶近圆形或倒卵状宽匙形,不分裂或仅先端有疏而浅的裂齿或锯齿。
产河北、山东与江苏(北部);生于田边、路旁与坡地。模式标本采自山东烟台。
甘肃南牡蒿(变种)
与原变种区别在于本变种植株矮小,高仅10-30厘米;根状茎粗短。叶小,中部叶羽状全裂,每裂片具2-3枚浅裂齿。头状花序在茎上排成中等开展或略狭窄的圆锥花序。
产甘肃南部及西南部;生于海拔2 100米以下地区的田边、路旁及山坡上。模式标本采自甘肃南部(康县)。
山西南牡蒿(变种)
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本变种的茎上部分枝,枝长3-4厘米。中部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小裂片或裂片狭线形或狭线状披针形,长1.5-3厘米,宽1-1.5毫米。头状花序直径1.5-2毫米,在茎上排成狭窄的圆锥花序。
产山西中条山。[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注重养生相关的知识,并且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养生生涯。中药养生自古便被古人使用和传承下来,其包括日常疾病的治疗,而且中医的副作用较小,所以逐渐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它的市场份额也逐渐扩大,慢慢挽回了被西医所霸占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