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南懷仁1

南懷仁(FerdinandVerbiest,1623年—1688年),字敦伯,又字勛卿,比利時人,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1658年,受派抵達澳門,後到陝西傳教,1660年到北京參與湯若望修訂曆法工作。1664年(康熙三年),因「曆法之爭」入獄,次年釋放。1668年復被起用,掌欽天監,製造天文儀器,後任太常寺卿、通奉大夫。1675—1678年,沙俄派使臣斯巴法里˙米列斯庫來華時,曾任清政府譯員。南懷仁是清初最有影響的來華傳教士之一,為近代西方科學知識在中國的傳播做出了重要貢獻。

目錄

簡介

南懷仁在華期間,撰寫了多部宗教類書籍,宣揚天主教教義、教規和宗教儀式等。主要有:《教要序論》一卷(1670),分目六十二篇,以淺顯明白的文字概述天主教,是南懷仁宗教作品中最重要的一本,多次刊刻重印,直到1930年代仍有刊印,並有方言版、法文、滿文、日文譯本。《善亞報略論》一卷(1670),共八章,以問答體裁解釋人世的善惡賞罰問題。《告解原義》一卷(1673),解釋有關告解的性質與重要性等。《聖體答疑》一卷(1673),解答關於聖餐的問題。《道學家傳》一卷(1686),關於天主教的史實,以及來華傳教士的名錄、傳略。此外,他還撰著了《天主教喪禮問答》;與利類思合作編撰了《聖教日課》。

評價

南懷仁設計監製了黃道經緯儀、赤道經緯儀、地平經緯儀、紀限儀和天體儀等適用於西洋新法的天文儀器。至今,這些儀器作為中西科學交流的歷史見證,仍陳列在北京古觀象台。著有《新制靈台儀象志》、《康熙永年曆法》、《歐洲天文學》等。《歐洲天文學》一書的內容幾乎涵蓋了當時在中國介紹的西方所有科技知識。在書中,南懷仁反覆強調,在各個領域應用歐洲科學所取得成就,是整個傳教團在中國賴以生存的基礎南懷仁是康熙皇帝的科學老師,曾經在長達五個月的一段時間裡,從早到晚給皇帝講授幾何學和天文學,還將《幾何原本》譯成滿文,陪同皇帝出巡,沿途為皇帝觀天測地。康熙皇帝後來對自然科學的濃厚興趣,對歐洲傳教士的寬容態度,應該說都與南懷仁不無關係。南懷仁1688年去世。康熙皇帝親自撰寫祭文:「爾南懷仁,秉心質樸,四野淹通。來華既協靈台之掌,復儲武庫之需……可謂蒞來惟精,奉職費懈者矣。遽聞溘逝,深切悼傷。追念成勞,易名勤敏。」康熙此諭,用滿漢兩種文字刻在南懷仁碑碑陰,碑陽用漢文和拉丁文鐫刻。迄今為止,用三種文字刻寫碑文實屬少見。康熙皇帝為他舉行隆重葬禮,並賜諡號「勤敏」。在明清之際來華而後來客死中國的傳教士中,南懷仁是唯一一位身後得到諡號的。[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