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南唐二陵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京南唐二陵位於祖堂山的西南麓,是南唐先主李弁的欽陵和他的兒子李憬的順陵,若從遠處綜觀群山,形如一條游龍,祖堂山乃龍首,南唐二陵正位於龍口位置,顯然,這是精心選擇的皇家風水寶地。

目錄

景區概括

南唐二陵相互毗鄰,東依紅山,北靠白山,西臨山谷,而南面是開闊的山坡地。南唐二陵二陵均系依山為陵,相距約100米。李弁及其皇后宋氏的合葬陵居東,稱為欽陵,建於公元943年。李璟及其皇后鍾氏的合葬陵居西,稱為順陵,建於公元961年。李弁陵因建於南唐國勢強盛時;故規模較大,隨葬品較豐富;李璟陵則建於南唐國勢衰弱時,規模略小,隨葬品亦不豐富。[1]

陵墓建築

欽陵

欽陵是五代南唐先主李昪(bian)的陵墓,坐落在南京市南郊祖堂山西南麓。欽陵建於南唐保大元年(943),封土堆直徑約30米,高約5米。陵南向,全長21.48米,寬10.45米,高5.3米。有前、中、後 3室,兩側側室各 5間,平面皆呈長方形。前室長4.50米,寬3.85米;中室長 4.56米,寬 4.45米;後室長6.03米,寬5.90米,皆磚石仿木結構。前中兩室青磚砌築,後室青石砌築,穹窿頂結構。中室北壁中部上方有青石橫額,浮雕雙龍戲珠,下方左右柱壁各置一尊足踩祥雲、披甲持劍的石刻浮雕武士像,相貌威嚴,神態逼真,令人望而生畏。原像均敷金塗彩。墓門和3個主室的壁上砌鑿倚柱、闌額、立枋、斗栱等裝飾,上墁泥漿,石灰粉刷,並繪製彩畫。彩畫有朱紅、赤黃、赭、石青、石綠等顏色,用工筆描繪纏枝牡丹、寶相花、海石榴花及柿蒂紋、仰覆蓮紋等花卉紋飾。後室頂部繪彩色天象圖,地面石板上刻鑿象徵江河行地蜿蜒淺槽,中部有 6塊石板組成棺床。棺床座側浮雕舞龍 8條,並刻纏枝海石榴花紋。

欽陵的地下宮殿全長21米,分三進,中間通道有三個主室,兩側共有10個側室,均雕樑畫棟。前兩進為磚砌仿木結構;後進全以青條石建築,規模最大。石門楣上浮雕的雙龍戲珠,神采飛動。門兩側石壁浮雕的武士雖然披甲戴盔,足登祥雲,卻過於肥腴,一副懶散的樣子。這些浮雕剛出土時,塗金彩繪還光彩熠熠。石棺周圍浮雕着龍紋,是安放先主和宋氏皇后棺木的地方。墓室頂部繪有日月星辰,地面青石板上鑿刻着江河大地。[2]

順陵

順陵建於北宋建陵二年 (961),全長 21.90米,寬10.12米,高5.42米。布局與結構和欽陵雷同而較為簡樸。全部是磚結構,沒有天象和河川圖象,也沒有石刻浮雕等裝飾。二陵遺物,有哀冊玉片、各種宮廷人物形象的陶俑和漆木、銅鐵、陶瓷器。哀冊玉片是判定墓主的主要依據,陶瓷片可作為研究五代瓷的標本。

順陵是五代南唐李璟的陵墓,它位於欽陵西側約百米處。陵墓規制略簡。李景頗具文學才華,他的詞綺艷婉約,如「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等佳句至今為人稱頌。南唐二陵是在1950年才發現的,因年代久遠,地面建築早已不存。地宮雖在宋代就有人盜掘過,但仍出土了陶俑、瓷器、玉哀冊等600多件珍貴文物。

陵墓規模

南唐二陵是五代十國時期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墓,包括五代南唐先主李?昪及其妻宋氏的"欽陵"和中主李璟及其妻鍾氏的"順陵"。

欽陵和順陵均封土為陵,陵冢呈現圓形。當地百姓稱作「太子墩"。順陵位於欽陵西北,相距五十餘米,其北、西面都與山麓相連,隆起不甚顯著。二陵的陵園原地面建築,今均已無存。在陵園地面廢墟上,曾挖掘出精工雕鏤的柱礎石,可見當時地面建築是較宏麗的。

欽陵規模較為宏大,陵墓上部有一圓形土墩,長約21.5米,寬10.5米,高5.3米。墓道長19米,墓室分前、中、後三個主室和十個側室。前室和中室為磚築,後室為石砌,均為仿木結構。墓門和墓室的壁面上砌鑿有柱、枋和斗拱,其上有彩繪圖案。後室的頂部繪有天象,鋪地的青石板上雕鑿山嶽江河,象徵地理。

順陵全長21.9米,寬10.1米,高5.4米,也分前、中、後三個主室和八個側室,全部為磚結構,其建築形制與欽陵大致相仿,但規模略小。

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先主李昪及其妻宋氏的欽陵和中主李璟及其妻鍾氏的順陵。位於南京市江寧區祖堂山南麓。二陵相距50米。1950~1951年發掘。欽陵全長21.48米,分前中後3個主室及10個側室。前中室為磚砌,後室為石築,均為仿木結構,在墓門上和壁面砌鑿出柱、枋和斗栱,上有彩繪。後室頂部繪天象,地面刻鑿象徵地理的河川;進門處上方刻雙龍戲珠,門兩側有披甲持劍武士石雕像。順陵全長21.9米,有前中後3個主室和8個側室,均為磚築。內部結構簡單,無天象河川,也沒有雙龍戲珠和武士石刻。二陵遺留文物約600件,包括男女陶俑、陶製神怪及陶瓷器殘片等。其中的哀冊殘片,為判定墓主及陵名提供了依據。

兩陵東西並列,早年多次被盜掘。1950~1951年由南京博物院組織發掘,並由曾昭燏主持編寫了《南唐二陵發掘報告》。二陵墓室繼承隋唐以來陵墓建築的基本特點,布局規矩,結構嚴謹,並保存有精細的石雕和彩畫,對研究唐宋時期的建築、帝王陵寢制度、藝術都有重要價值。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唐二陵即公元943年安葬南唐開國皇帝列祖李昪及其皇后宋氏的欽陵和公元961年安葬中主李景及其皇后鍾氏的順陵,位於南京南郊祖堂山南麓,距中華門約25公里。二陵皆依山而築,相距約100米,由南唐大臣江文尉和韓熙載設計。東為欽陵,西為順陵。二陵形制大致相同,在平面上分前、中、後三個主室,每室東西附有側室,欽陵共有13個墓室,順陵有11個。後室為陵墓主體,放置棺槨,裝飾非常講究,欽陵後室室頂繪有天文圖,地下有青石鋪面,刻有蜿蜒曲折的地理圖。在結構上欽陵前中二室為磚砌,後室為石造,順陵則全部用磚砌成。二陵墓門、墓壁的表面皆仿木建築形式,做出柱枋、斗拱等, 更在這些構件表面施鮮艷的彩畫,欽陵並有石刻浮雕等裝飾。二陵早年多次被盜,發掘仍有600多件文物出土,其中玉哀冊、陶俑等尤為珍貴。

欽陵和順陵的墓室規制基本相同,沿墓道而進,有前、中、後三室,室頂和四面全用青磚疊砌成穹窿狀,各室之間有短過道相連。中室放置棺槨,裝飾比較講究。欽陵的中室和東西便房柱都用石灰粉飾,上面繪滿艷麗的牡丹花紋,四壁塗以朱彩。北面壁頂上還橫着雙龍奪珠和頭戴盔胄、身披細甲、手持長劍、足踏祥雲的大型武士浮雕像。今浮雕像還殘留有敷金塗彩的痕跡。由此可見,當年地宮建築十分豪華。順陵雖與欽陵形制略同,但墓內的結構裝飾和繪畫藝術已失去南唐初年雄偉富麗的氣魄,反映了這位沒落君主"手卷真珠上玉鈎,依前吞恨鎖重樓,風裡落花誰是主,思悠悠"的政治生涯。

文物保護

二陵發掘後,就地保護。1956年維修加固。1962年,在二陵墓室地下修建排水道。1981年起,對墓室進行維修加固,採取防潮措施,劃定保護範圍,整治周圍環境。陵園區內,廣植樹木,修建陵門、石橋、碑亭、陳列室等輔助設施。1984年,建立南唐二陵文物保管所。1988年,南唐二陵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交通信息

  1. 地鐵1號線安德門站下,2號出口出站,換乘155路(安德門-祖堂山景)公交車或712路(即安丹線)公交車至「祖堂山」(終點站)站下,步行約8分鐘至本景區;155路可刷公交卡,712路不可刷公交卡、僅售票。
  2. 江寧東山公交853路直達南唐二陵景區門口,該線路經過「百家湖(附近有地鐵1號線)」、「利源南路(附近有地鐵3號線天元西路站)」等站,約30分鐘發一班車,每天最後一班車是下午16:00從景區發出,可刷公交卡。

最新消息

或將為南唐三陵在南唐二陵發掘6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發布會上,南京市博物館研究員王志高透露:通過兩個多月的勘探,他們在陵區範圍內又發現了一座古墓,墓坑長7米,寬5米,應該和李家宗室有一定關係。雖然沒有文字性文物,專家們仍推斷墓主極可能是大周后。專家給出了6個證據:

首先,3號墓距離李璟順陵直線距離只有100米左右,在順陵的西北方,墓向和順陵一致,都面向東南方。這說明,這個地下宮殿的主人一定是南唐晚期的皇室家族,其他人葬不進來。

其二,古墓相當考究,上面有巨石防護層,墓室內還有石棺座,而且是只能擺一具屍體的石棺座。這說明,這座地下宮殿只沉睡了一個人,而且是皇室中人。

其三:墓葬雖小,裡面格局、形制和欽陵、順陵無二,這說明,這是一座南唐晚期古墓,皇室的。

其四:出土文物中,很多都是女性飾品。這說明,這個地下宮殿內沉睡的是一個千年美人。

其五:有小腿骨,經化驗,這或許是一個成年的、長期受疾病困擾的女子。

其六:在南唐晚期死亡,符合獨葬,又是成年女性的,只有大周后。

參考文獻

990 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