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南史·張興世傳

南史·張興世傳出自於《南史》,《南史》由唐朝李延壽撰,中國歷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紀傳體,共八十卷,含本紀十卷,列傳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劉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陳後主陳叔寶禎明三年(589年)。記載南朝宋、齊、梁、陳四國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與《北史》為姊妹篇,是由李大師及其子李延壽兩代人編撰完成的。[1]

目錄

原文

張興世,字文德,竟陵人也。本單名世,太宗益為興世。少時家貧,南郡宗珍之為竟陵郡,興世依之為客。竟陵舊置軍府,以補參軍督護,不就。白衣隨王玄謨伐蠻,每戰,輒有禽獲,玄謨舊部曲諸將不及也,甚奇之。興世還都,白太祖,稱其膽力。

太宗即位,四方反叛。進興世號龍驤將軍,領水軍,距南賊於赭圻。築二城於湖口,偽龍驤將軍陳慶領舸於前為游軍。興世率龍驤將軍佼長生、董凱之攻克二城,因擊慶,慶戰大敗,投水死者數千人。時台軍據赭圻,南賊屯鵲尾,相持久不決。興世建議曰:「賊據上流,兵強地勝。我今雖相持有餘,而制敵不足。今若以兵數千潛出其上因險自固隨宜斷截使其首尾周遑進退疑沮中流一梗糧運自艱。制賊之奇,莫過於此。」沈攸之、吳喜並贊其計。興世夕住景江浦宿,賊亦不進。夜潛遣黃道標領七十舸,徑據錢溪,營立城柴。明旦,興世與軍齊集。停一宿,劉胡自領水步二十六軍平旦來攻。將士欲迎擊之,興世禁曰:「賊來尚遠,而氣盛矢驟,驟既力盡,盛亦易衰,此曹劌之所以破齊也。」令將士不得妄動,治城如故。俄而賊來轉近,舫入洄洑,興世乃命壽寂之、任農夫率壯士數百擊之,眾軍相繼進,胡於是敗走。斬級數百,投水者甚眾,胡收軍而下。是月朔,赭圻軍士伐木為柵,於青山遇一童子曰:「賊下旬當平,無為自苦。」 忽不見。至是果敗。

廢帝元徽三年,征為通直散騎常侍、左衛將軍。五年,以疾病,徙光祿大夫,常侍如故。順帝升明二年,卒,時年五十九。追贈本官。 父仲子,由興世致位給事中。興世欲將往襄陽,愛戀鄉里,不肯去。嘗謂興世:「我雖田舍老公,樂聞鼓角,可送一部,行田時吹之。」興世素恭謹畏法憲,譬之曰:「此是天子鼓角,非田舍老公所吹。」

譯文

張興世,字文德,競陵縣人。本名張世,宋明帝為其增加一半,改為張興世。張興世年少時家中貧窮,南郡宗珍之擔任競陵太守時,張興世依附他,做了他的門客。競陵以往設置軍府,宗珍之讓他來朴任軍府的參軍督護,他沒有就職,張興世以平民身份隨從王玄謨征討蠻寇,每次作戰,總是有所俘獲,王玄謨老部下各將領都不及他,對此感到很驚異。張興世返回京都時,王玄謨向宋文帝劉義隆稟告,稱讚張興世的勇氣膽力。

宋明帝即位,各地發生叛亂。朝廷晉升張興世為龍驤將軍,讓他率領水軍,在赭圻抵禦南方叛賊(晉安王划子勛)。叛賊在湖口營建兩座城寨,偽龍驤將軍陳慶率領戰船在城前作為流動作戰的部隊。張興世率龍驤將軍佼長生、董凱之攻克了這兩座城寨,於是進擊陳慶,陳慶接戰大敗,投水而死的有數千人。當時台軍占據赭圻,叛賊屯駐鵲尾,雙方久久相持,王不相讓。張興世建議說:「叛賊占據上游,兵力強盛,地勢優越。我軍如今與敵兵相持雖力有餘,但克敢制勝則力不足。現在如果派出數千名士兵,暗地裡開往敵軍的上游,憑藉險要之地堅守,見機截斷敵軍,將使他們頭尾難以照應,進退就會受阻。

同時中游一旦受到梗阻,敵軍的糧運自然困難。克赦制勝的奇計,沒有超過這一計的了。」洗攸之、吳喜都贊同他的計謀。張興世夜晚駐紮在景江浦,叛賊也不前進,這天夜裡,張興世暗地裡派遣黃道標率領七十條船,徑直占據了錢溪,並營建城壘。次日早晨,張興世同他的部隊都在錢溪聚集。過了一夜,清晨時劉胡親自率領水兵、步兵二十六營來進攻。將士們想要迎擊敵人,張興世阻止他們說:「賊兵雖然來了,但距離我軍還很遠,他們氣勢迅猛旺盛,氣勢迅猛就容易力量用盡,士氣旺盛也容易衰竭,這就是從前曹劌能打敗齊軍的緣故啊!」他命令將士不得妄自行動,照舊營建城寨。不久,賊軍漸漸逼近,賊船進入江中渦流,張興世就命令壽寂之、任農夫率領數百名勇士攻擊他們,各軍相繼跟上,斬首數百人,落水而死很多,叛賊收軍而退。這月初一,赭圻的軍士在砍伐樹木製作柵欄時,在青山上遇到一個童子,童子說;「叛賊這個月下旬就會蕩平,不要自我勞苦了。」說完就忽然不見了。到這時敵人果然被打敗。

廢帝元徽三年,徵召張興世入京任通直散騎常侍、左衛將軍。元徽五年,張興世因病重改任光祿大夫,常侍跟以前一樣。宋順帝升明二年張興世去世,時年五十九歲,追贈本官。

父親張仲子由於張興世而做了給事中,張興世打算要往襄陽去,他則因為熱愛末鄉而不忍離開。他曾經對張興世說:「我雖然是田舍老公,卻喜歡聽演奏鼓角,你可以送我一部,種田的時候想吹奏一番。」張興世平素做事恭謹敬畏法律,便給他解釋說;「這是天子的鼓角,不是田舍老公所能吹奏的。」[2]

作者簡介

 李延壽,生卒年待考。唐代史學家,今河南安陽市人。貞觀年間,做過太子典膳丞崇賢館學士,後任御史台主簿,官至符璽郎,兼修國史。他曾參加過官修的《隋書》、《五代史志》(即《經籍志》)、 《晉書》及當朝國史的修撰,還獨立撰成《南史》、《北史》和《太宗政典》(已佚)。《新唐書》對兩書評價頗高,稱「其書頗有條理,刪落釀辭,過本書遠甚。」。[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