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五味子
華中五味子(學名: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是木蘭科、五味子屬落葉木質藤本植物,全株無毛,冬芽、芽鱗具長緣毛,葉紙質,葉片倒卵形、寬倒卵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有時圓形,很少橢圓形,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灰綠色,有白色點,網脈密緻,葉柄紅色,花生於近基部葉腋,花梗纖細,花被片橙黃色,近相似,具緣毛,背面有腺點。雄花:雄蕊群倒卵圓形,花托圓柱形,藥室內側向開裂,藥隔倒卵形,兩藥室向外傾斜,雌花:雌蕊群卵球形,雌蕊,子房近鐮刀狀橢圓形,聚合果徑約4毫米,聚合果槳紅色,具短柄;種子長圓體形或腎形,種臍斜V字形,種皮褐色光滑,或僅背面微皺。4-7月開花,7-9月結果。
華中五味子果供藥用,為五味子代用品;種子榨油可制肥皂或作潤滑油。
目錄
分布範圍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600-3000米的濕潤山坡邊 、山谷的兩側、灌木林林緣,喜濕、喜陽、怕積水。
形態特徵
落葉木質藤本,全株無毛,很少在葉背脈上有稀疏細柔毛。冬芽、芽鱗具長緣毛,先端無硬尖,小枝紅褐色,距狀短枝或伸長,具頗密而凸起的皮孔。葉紙質,倒卵形、寬倒卵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有時圓形,很少橢圓形,長5-11厘米,寬(1.5)3-7厘米,先端短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闊楔形,干膜質邊緣至葉柄成狹翅,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灰綠色,有白色點,1/2-2/3以上邊緣具疏離、胼胝質齒尖的波狀齒,上面中脈稍凹入,側脈每邊4-5條,網脈密緻,干時兩面不明顯凸起;葉柄紅色,長1-3厘米。
花生於近基部葉腋,花梗纖細,長2-4.5厘米,基部具長3-4毫米的膜質苞片,花被片5-9,橙黃色,近相似,橢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中輪的長6-12毫米,寬4-8毫米,具緣毛,背面有腺點。雄花:雄蕊群倒卵圓形,徑4-6毫米;花托圓柱形,頂端伸長,無盾狀附屬物;雄蕊11-19(23),基部的長1.6-2.5毫米,藥室內側向開裂,藥隔倒卵形,兩藥室向外傾斜,頂端分開,基部近鄰接,花絲長約1毫米,上部1-4雄蕊與花托頂貼生,無花絲;雌花:雌蕊群卵球形,直徑5-5.5毫米,雌蕊30-60枚,子房近鐮刀狀橢圓形,長2-2.5毫米,柱頭冠狹窄,僅花柱長0.1-0.2毫米,下延成不規則的附屬體。聚合果果托長6-17厘米,徑約4毫米,聚合果梗長3-10厘米,成熟小槳紅色,長8-12毫米,寬6-9毫米,具短柄;種子長圓體形或腎形,長約4毫米,寬3-3.8毫米,高2.5-3毫米,種臍斜V字形,長約為種子寬約1/3;種皮褐色光滑,或僅背面微皺。花期4-7月,果期7-9月。[2]
繁殖方法
種苗:華中五味子是雌、雄異株植物,如果直接在山區挖取大樹建園,成活率為18.3-32.6%;人工建園採用嫁接好的成品苗(苗木規格為粗度1厘米以上,主根3條以上,鬚根豐滿),苗木成活率可達90%以上。雌、雄株配置比例為4:1或5:1。
架式:華中五昧子為多年生纏繞性藤本植物,喜光照,不耐隱蔽,要搭架栽培。架型通常有籬架和大棚架。籬架前期投資少,但產量低,內膛透光不良,劣質果多,樹勢易早衰;大棚架早期投資大,但豐產穩產,優良果多,宜長期栽培,應用廣泛。本技術以棚架為基礎,宜採用棚架(T型),架高1.7-1.8米,架線3-4條,間距60厘米。
近種區別
該種分布廣,葉形變異大,常被誤認為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除地理分布與花的特徵明顯不同外,五味子老枝皮不規則脫落;葉膜質,背面中脈及側脈明顯被毛,花梗長4-8毫米;小漿果外果皮具不明顯腺點,種子較大,淡褐色,種臍明顯凹入U字形,容易區別。
主要價值
華中五味子果供藥用,為五味子代用品;種子榨油可制肥皂或作潤滑油。
藥理作用
鎮咳,祛痰,強心,抗肝損傷,誘導肝臟藥物代謝酶,抗氧化,抗潰瘍,抗腎病變,抗菌,抗菌;有毒。
性味功能
酸、甘,溫。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
主治用法
久嗽虛喘,夢遺滑精,遺尿尿頻,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短氣脈虛,內熱消渴,心悸失眼。內服:煎湯,3-6克;研末,每次1-3克;熬膏;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摻;或煎水洗。
栽培技術
整地
華中五味子為淺根性樹種,根系呈水平分布,多在土層40厘米以內,沒有明顯的主根,主側根(根莖)發達,根莖上長出鬚根,無垂直根系。因此,北方地區整地以栽植溝深50-60厘米、寬80-100厘米;南方地區多雨易澇,整地宜起高壟,壟高15-25厘米、寬80-100厘米。均要求施人腐熟有機肥,每畝施3米為宜。
栽植時間
春季以樹液流動前為宜,黃河流域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或在雨季8月下旬至9月中旬;南方春季可適當提前,秋季推後。株、行距為1.5-1.8米×3-3.5米,畝栽110-150株,山地可密些。穴栽,挖直徑30-40厘米、深20-30厘米的坑穴,宜淺不宜深,栽植時要求根系舒展,踩實,並做好直徑為60厘米的蓄水盤,澆足定根水。
中耕除草
栽植後應保持栽植帶內土壤疏鬆無雜草。根據田間情況及時進行中耕除草,深度在10厘米左右。同時要及時除去華中五味子根莖處萌櫱苗及地下橫走莖。
施肥
每年追肥2次,分別在5月中下旬和6月中旬至7月上中旬進行,畝施有機肥2米;進入結果期後追施量可增加,特別注意多施磷、鉀肥。追肥後或乾旱時均應及時灌水;果實採收後,進行全園深耕,深度為20-25厘米,9月底完成,並施足底肥,每畝施有機肥3-4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