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表半里
半表半里 |
半表半里證,與表、里一樣,都是《傷寒論》六經辨證的病位概念,是分析歸納診治疾病的一個基本方法。但張仲景在《傷寒論》原文中並未明確提出"半表半里"一詞,只有在第148條有"此為半在里半在外也"一句,以致有人至今認為不存在"半表半里"為病位概念,認為只不過是《傷寒論》中獨有的一個病證名,表現症狀以往來寒熱、口苦、咽干、目眩為主。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半表半里證
含義; 六經辨證的病位概念
意義; 分析歸納診治疾病的一個基本方法
症狀; 以往來寒熱
由來
第一個提出"半表半里"病位者是著名的醫學家成無己,他在《註解傷寒論》中提出了"半表半里"一語,並把它作為一個病位概念、辨證綱領,為大多數人所接受。近代許多經方家皆用這一概念,值得矚目的是經方家胡希恕先生,他提出了六經即來自八綱,乃萬病總綱。仲景創建了半表半里理念,由此創建了六經辨證體系。其弟子馮世綸又通過《湯液經法》和《傷寒論》的方證等考證研究,得到進一步證實,其中《傷寒論》第148條可提供有力證據,其條文曰:"傷寒五六曰,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里也。脈沉,亦在里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有外證,悉入在里,此為半在里半在外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這裡的"脈雖沉緊",當是"脈雖沉細"。"不得為少陰病",是指汗出後,人體津液虛衰,可能由表陽證轉為表陰證少陰病,但實際病已不在表,已往裡傳,但未傳之里,而是"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邪入半表半里。這種不在表,也不在里的病位概念,是仲景率先提出的。張仲景在八綱中加入了半表半里病位概念,是產生六經的關鍵。由於半表半里、六經理論的提出,使經方形成了獨特的六經辨證理論體系。
六經名並未直接出現於《傷寒論》,在《傷寒論》有太陽、陽明、少陽三陽和少陰、太陰、厥陰,所謂三陰三陽,後世簡稱為六經。因有"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之說,後世多囿於臟腑經絡之論,缺乏考證,難於反映六經實質。實際《傷寒論》的六經,是由疾病證狀所反映的病位和病性來決定的,關鍵是對病位辨別:從症狀看,三陽病中的太陽病有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可知病淺、病在表;陽明病有胃家實,可知病深、病在里。少陽病,口苦、咽干、目眩,是仲景據臨床另做了歸類,即第148條所述,指出"半在里半在外(表)"即病位在半表半里。按陰陽分類,在同一病位則可出現有陰性證和陽性證,即與三陽相對的是三陰,一個病位可呈現陰陽兩類證,這樣六經的提綱就是病位、病性的概括、反映:病位在表的陽證為太陽病,(用八綱分析之)則為表陽實熱證;病位在表的陰證為少陰病,為表陰虛寒證;病位在里的陽證為陽明病,為里陽實熱證;病位在里的陰證為太陰病,為里陰虛寒證;病位在半表半里的陽證為少陽病,為半表半里陽實熱證;病位在半表半里的陰證則為厥陰病,為半表半里陰虛寒證。
發展
《傷寒論》第264條:"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傷寒論》第265條:"傷寒,脈弦細,頭痛發仍賄,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由這兩條可知,少陽病(即半表半里陽證)的治療是禁汗、下、吐,病邪在半表半里,邪無直接出路,其治則只能是和法,以小柴胡湯為代表,其方的主旨是扶正祛邪。中醫治病,從病位而言,邪在表則用汗法,邪在里則用吐法、下法、清法或溫補法。既然邪在半表半里禁用汗、吐、下,那么半表半里之病必不同於表和里,是獨立於表和里的病位概念。《傷寒論》第266條:"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病者,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太陽病屬表證,少陽病屬半表半里的陽證,由太陽表證轉入半表半里之少陽病,則再次證明了半表半里同表一樣,屬於獨立的病位概念。
總之,半表半里證是指病邪既不在表,又未入里,介於表里之間。而出現的既不同於表證,有不同於里證的證候,多在膽經,但凡半表半里證常見特徵即寒熱往來。因邪正相爭於半表半里,互有勝負,故寒熱往來。
常見疾病
傷寒中風少陽病
見寒熱往來無定時,胸脅痞滿,默默不欲食,心煩喜嘔,或腹中痛,或渴或咳,或利或悸,小便不利口苦耳聾,脈弦。
因病邪至半表半里,正邪相爭,正勝則發熱,邪勝則惡寒,故惡寒與發熱交替出現,發無定時;半表半里居足少陽膽經,行於兩脅,手少陽三焦經絡心包,風邪侵犯此地,心氣不能穿暢,故煩滿;有時侵犯胸脅,所以又胸脅痛;病邪在表能吃飯,入里不能吃飯,在表裡間,故只是不想吃,卻沒至於不能吃;病在於表,則不煩不嘔,在里則煩嘔,在表裡間,故只是心煩喜嘔;里虛脅熱,所以或渴或利,或腹中痛;而又有飲停胸中,故易悸而小便不利;少陽膽經絡於耳,膽經受邪,故耳聾;膽氣上溢,故口苦。
瘧疾
戰慄與高熱 交替出現,每日或兩三日發作一次,發有定時,兼有劇烈頭痛,口渴,多汗。
由於瘧邪侵入人體,伏藏於半表半里之間,入與陰爭則寒,出與陽爭則熱,故寒戰與高熱交替出現,休作有時。
女子熱入血室
血室即沖脈,女子感受外邪七八日未愈,病邪當傳里,恰逢月經來,致使病邪不入臟腑,趁機入了血室,或是月經剛斷,表邪也能趁機入血室,熱邪於血搏,結滯不行,致使寒熱往來,熱邪犯上,白晝說胡話,如同見到鬼的樣子。
此外氣鬱化火有時也會出現寒熱往來的半表半里證。
方藥
治療半表半里證以和解表里為要,主要以仲景經方小柴胡湯為主,其他多為其變化。
小柴胡湯: 柴胡(八兩) 半夏(半升) 人參 甘草 黃芩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變化:嘔逆加生薑、陳皮(生薑散逆,陳皮順氣);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栝蔞(以盪鬱熱); 渴者去半夏,加花粉(生津);若不渴,外有微熱,去人參,加桂枝覆取微汗(解肌);咳嗽 去參、棗、生薑,加五味子、乾薑(咳為氣逆肺寒,五味斂肺,乾薑散寒。戴元禮曰∶少陽 有嗽無喘,有喘,非少陽也;陽明有喘無嗽,有嗽,非正陽明也);虛煩加竹葉、粳米(竹 葉涼心,粳米和胃);齒燥無津加石膏(齒燥屬陽明火,石膏清胃止渴);痰多加栝蔞、貝母 (能去熱痰);腹痛去黃芩,加芍藥(黃芩寒中,芍藥合甘草和里);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 蠣(大棗甘令人滿,牡蠣咸能軟堅);脅下痛加青皮、芍藥(脅為肝膽之部,痛屬肝火,二 藥平肝);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黃芩、加茯苓(經曰∶太陽證飲水多,心下必悸,水停心 下故悸,水蓄不行,故小便不利,黃芩苦,反堅腎,茯苓淡,能利水);本經頭痛加川芎(入 肝活血,散郁除風);發黃加茵陳(利濕)。[1]
參考文獻
- ↑ 半表半里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症狀,有問必答國學 ,2020-07-05 21: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