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千只眼

千只眼,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四数花九里香MurrayatetrameraHuang的叶和根。具有祛风解表,行气止痛,活血散瘀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咳嗽气喘,胃痛,风湿痹痛,跌打瘀肿,皮肤瘙痒,湿疹。[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千只眼
汉语拼音:qiān zhī yǎn
别名:臭漆、透光草
性味:味辛,微苦,性微温
功能:祛风解表,行气止痛,活血散瘀
主治:常用于感冒发热,咳嗽气喘,胃痛,风湿痹痛,跌打瘀肿,皮肤瘙痒,湿疹

目录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千只眼

别名:臭漆、透光草

来源

芸香科九里香属植物千只眼Murraya tetramera Huang,以叶和根入药。夏秋采叶,秋季采根,洗净切段,均可鲜用或阴干备用。

性味

辛、微苦,微温。

功能主治

祛风解表,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用于感冒发热,支气管炎,哮喘,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跌打瘀血肿痛,皮肤瘙痒,湿疹,毒蛇咬伤,疟疾,胃痛,水肿等。

用法用量

叶2~4钱,根3钱,水煎服。叶外用煎水洗患处。[2]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理作用

  • 1、抗炎;
  • 2、镇痛;
  • 3、解热。

相关论述

  • 1、《云南中草药》:“辛、微苦,微温。”
  • 2、《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感冒发热,支气管炎,哮喘,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跌打瘀血肿痛,皮肤瘙痒,湿疹,毒蛇咬伤,疟疾,胃痛,水肿等。”
  • 3、《云南中草药》:“祛风解表,行气止痛,活血散瘀。”

相关配伍

  • 1、治感冒发烧、支气管炎、哮喘:千只眼叶(干)6-12g。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 2、治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跌打瘀肿:1、千只眼根9g。煎服或泡酒服。(《云南中草药》)
  • 3、千只眼根、叶下花根各9g,萆薢12g,水煎服或泡酒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 4、治急性结膜炎:鲜千只眼煎水外洗。同时用叶60g,煮小肠吃。(《云南中草药》)
  • 5、治皮肤瘙痒、湿疹:千只眼鲜叶,野茄树叶(洗碗叶)各适量,煎水外洗。(《全国中草药汇编》)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根,洗净,切片晒干;叶,鲜用或晒干备用。

药材性状

干燥茎细圆形,一般截成3-5厘米的小段,直径最大不超过7毫米;外表灰黄色,有细纵纹,栓皮剥落,露出肉色木质部;横切面中心颜色较淡,质坚硬。干燥叶带革质,卵形或椭圆形,长2-7厘米,宽1-3厘米,呈黄绿色,基部楔形,全缘,主脉在背面明显突出,气香。

形态特征

四数花九里香,又名臭漆、透光草、透花草。落叶小乔木,高3-7m。小枝几无毛,有细小的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长2-6ccm,,叶柄及叶轴浑圆,几无毛;小叶柄长2-4mm;小叶片6-11,长圆状披针形或狭长圆形,长2-5cm,宽0.8-2cm,先端渐狭长尖头,基部为狭楔形,全缘,两面无毛,侧脉4-6对,隐约可见,纸质。顶生伞房花序,花柄长1-2mm,被细柔毛;花萼4深裂,裂片广卵形,钝头,长不超过1mm,无毛;花瓣4,白色,长圆形,长4-5mm,宽约1.5mm,无毛;雄蕊8,长短相间,长不超过花瓣;子房上位,长圆形,长约1mm,花柱长约2mm。浆果淡红色,圆球形,直径10-12mm,有腺点。每果有种子1-2颗。花期5-7月,果期9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云南砚山、蒙自、建水。

生长环境

生于上坡阳处或灌木丛中。[3]

参考资料

  1. 千只眼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千只眼中医世家
  3. 千只眼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