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千古精忠良將岳飛

千古精忠良將岳飛,歷史人物故事。[1]

目錄

故事內容 


岳飛窮盡了一生的力量,抵抗外敵,衛國護皇。他的勇敢與機智,為他取得了多次的勝利和榮耀。可是,岳飛在軍事上的成就以及他在民間的廣受愛戴,卻引起了皇 帝的妒忌和不安。後來,這位英勇愛國的將軍,終於被心胸狹窄的宋高宗賜死,而具體實施這件事的秦檜,也因此背上了千古罵名。秦檜死後,岳飛被恢復名譽,並 以武鄂王的身份加以祭祀。民間參拜供奉有岳飛雕像廟宇的人們,從古至今絡繹不絕。在岳飛墓前,置放有秦檜等陷害岳飛於罪者的銅像,常會受到民眾的唾棄。岳 飛在近代也成為許多故事的主角,可說是中國最重要的民族英雄之一。


岳飛於公元1103年出生於現今河南省的一個農家。據說在他誕生時,一隻大鵬從岳家屋頂上飛過。岳飛的父親認為這是一種吉祥的徵兆,就給他取名「飛」,字 「鵬舉」,希望他將來鵬程萬里,前途無量。岳家生活很是困苦,但卻影響不了岳飛對書本的喜愛。他白天在田間辛苦勞動,晚上就努力讀書,一直讀到深夜。他從 小就特別喜歡鑽研兵書。岳飛11歲時,他的外祖父請來了一位着名的武功師傅,教他武功。岳飛還另拜師學射箭,箭術師傅非常器重他,把自己心愛的兩張弓贈送 給他。岳飛體魄強健、寡言淳厚、剛直義氣且勇力過人,幾年後已能拉300斤硬弓、960斤腰弩,而且能左右開弓射箭,法更是「一縣無敵」。


岳飛生活的年代,是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初期。那時,金兵不斷進攻宋朝。先是滅亡了北宋,繼而又與南宋不斷開戰。在這樣的亂世中,岳飛就成為了抗金義軍中的一 員,在大混亂之際來到了開封。當時的岳飛只有25歲左右。在這裡,他遇到了抗金名將宗澤。宗澤對岳飛很賞識,要教他兵法,然而岳飛卻加以拒絕,他認為與其 學了許多理論上的東西,還不如能夠臨機應變來得重要。於是宗澤對其另眼相看,任命他為士官。當宗澤死後離開開封之際,岳飛就以前線武將的身份繼續和持續南 下的金兵抗衡。


在這期間,岳飛也建立了不少的武功,一度還差點奪回首都開封,只可惜後來失敗了。不過,由於他的功勳較另一些抗金名將如韓世忠、吳氏兄弟來得更大,因此高宗還曾賜給他親筆所寫的「精忠岳飛」軍旗。


據民間流傳的說法,岳飛在背上有着刺青,刺着「精忠報國」四個字。這是他的老母親為了激勵和告誡兒子,在他離家之前,用針在他背上親自刺上的。當時,像《水滸傳》中的英雄們,也有不少人身上有着刺青,因此可推論當時刺青應該是一件很流行的事情。


在當時,所謂的軍隊,有許多都不是由政府所組成,而是由許多的義勇軍出身、由義勇軍之間所推舉的首領來帶領其部下所形成的一種傭兵集團,它在一定程度上帶 有私兵的性質。也因此,初期的南宋軍隊可視為是這種傭兵集團的綜合體。而也正因為這樣的關係,不管是岳飛還是韓世忠,他們都不只要指揮軍隊,同時還必須要 負責養這二萬、三萬的兵才行。在這種時候,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進行掠奪,大部分的將軍就是利用這樣的手段來養活他們的部下,不過這些被稱為抗金名將的人物 卻不這麼做。岳飛、韓世忠都沒有進行掠奪,最多只是接收從敵人手中所奪得的東西。就這樣,在岳飛及韓世忠的手下就集結了許多極具個性的將軍,後來,岳飛的 軍團被稱為岳家軍,而韓世忠這一方則被稱為韓家軍。


1129年冬,金軍由兀朮統率大舉南侵,渡江攻入建康。高宗輾轉逃往海上,僅率臣八九人,乘樓船飄泊於溫州、台州一帶。岳飛奉命收復建康,先率部在城南牛 頭山埋伏,深夜派百名黑衣戰士混入敵營,使金軍於夢中,互相殘殺,又伺機捕捉敵人哨兵,獲知敵北撤路線,火速趕往靜安鎮,橫刀躍馬沖入敵軍,往來翻飛擊斃 敵軍無數,乘勝進駐建康後,升任通(今江蘇南通)、泰(今江蘇泰州)鎮撫使。收復建康使岳飛開始嶄露頭角。


1130年,金扶植漢奸劉豫割據河南、淮北建立偽齊政權,使其牽制南宋以緩和宋對金的直接威脅。同時放回降臣,宋朝原御史中丞秦檜,讓他勸誘高宗稱臣,實 行南北分治。同時由兀朮率主力征服川、陝,以斷南宋兵糧之援。南宋相應在江淮之間設防,派岳飛防守江州(今江西九江)至江陵(今湖北江陵)一線,岳飛先平 定叛軍、游寇及農民起義,收編精兵,以後三次主動出擊大獲全勝。


第一次在1134年,岳飛率軍從江州出征,收復偽齊占領的襄等六州之地。在隨州(今湖北隨縣),岳飛16歲的長子岳雲,手握各重80斤的鐵錘力奪頭功。在襄, 岳飛慧眼識破敵人以騎兵布防江岸,以步兵擺陣闊野的破綻,令部將以手持長的步兵攻敵騎兵,使其陣腳大亂,互相爭擠奪路,落入江中。又以騎兵將敵步兵殺得 丟盔卸甲,擊潰偽齊主力。僅三個月即順利收復六州,保住了長江中游,打通了通往川陝之路,扭轉了南宋的被動局面,增強了軍民抗敵的勇氣和信心。32歲的岳 飛被破例提升為清遠節度使,又進封武昌郡開國侯,享受同劉光世、韓世忠、張俊同等的宋朝最高殊榮。


由於高宗嚴令不得越界追敵擴大事態,岳飛只得率軍回鄂州(今湖北武昌)駐防,期盼着「何日請纓提勁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年底,金、齊聯軍進逼廬州(今安 徽合肥),高宗「御札」岳飛東下解圍。牛皋等13騎先遣,略展「岳」字旗,已使敵軍心動搖,待援軍趕到又追殺敵軍30餘里,以至百里外的兀朮大營也聞風北 逃。


1135年夏,岳飛率軍鎮壓洞庭湖地區楊麼起義,被朝廷封為開國公。岳家軍由於收編起義軍人數猛增。次年,岳家軍第二次北上出擊,收復洛西南險要之地,奪取燒毀偽齊糧秣,逼近黃河。因朝廷不供軍糧,功敗垂成。雖升職太尉,壯志難酬,岳飛於是填《滿江紅》抒懷: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


壯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1137年,金下令取消節節敗退的偽齊,以歸還河南、陝西為條件誘使南宋議和稱臣納貢。1139年元旦,秦檜代高宗向金使跪拜稱臣,接受金朝皇帝詔書,達成和議。岳飛堅決反對,上表稱「和好不可恃」,並四次奏辭因和議而賞封給他的官銜,遭秦檜忌恨。


秦檜為了要和金能夠進行和平交涉,就一定要對這個持反對意見的岳飛有所行動才行,於是他就將岳飛以謀反的罪名打入獄中,在拷問之後便將他殺死。當岳飛在受 拷問時,由於這是天大的冤罪,因此他怎麼樣都不肯認罪,於是秦檜就讓岳飛拿着筆、押着他的手命其寫下自白書,因而留下了岳飛在牆上寫下「天日昭昭」的故 事。意思就是說自己乃是無辜遭陷,老天爺會明白他所受的冤屈。


岳飛死後,他的軍隊也遭到解散,甚至連岳飛的養子及其心腹等人也都一同被殺害。岳飛在被殺的時候不過三十多歲,十分悲壯地走完他的一生。岳飛便成了民族英雄的象徵。


參考資料 

  1. 千古精忠良將岳飛 兒童故事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