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十方普覺寺,位於北京市西山北的壽牛山南麓、香山東側,距市區30公里。該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627-649),原名兜率寺,又名壽安寺。以後歷代有廢有建,寺名也隨朝代變易有所更改。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後改名為普覺寺。由於唐代寺內就有檀木雕成的臥佛。後來元代又在寺內鑄造了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佛涅槃銅像,因此,一般人都把這座寺院叫作"臥佛寺」。2001年6月25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中文名稱 十方普覺寺

地理位置 北京西山北的壽安山南麓

著名景點 山門、天王殿、三世佛殿

別 稱 臥佛寺

始建年代 唐貞觀年間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北京市

目錄

名稱

寺廟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原名「兜率寺」。「兜率」是梵文譯音,意為「妙足」、「知足」。1320年元英宗)繼位,在兜率寺的舊址上擴建。改名「昭孝寺」,後改「洪慶寺」。1321年鑄造了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涅磐銅像和12弟子的泥像。明正統八年(1443年)重建後改稱「壽安禪林」。成化十八年(1482年)改名「永安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重修,改名十方普覺寺。

布局

十方普覺寺坐北朝南,分三路布局。路有"同參密藏"牌坊、功德池、鐘鼓樓、山門殿、四大天王殿、三世佛殿、臥佛殿、藏經樓,兩側有達摩殿及悉多太子殿等配殿。東路院為寺僧起居處,有大齋堂、大禪堂、霽用軒、清涼館、祖師院等6進院落。西路5進院落,包括3座行宮院。故東西兩路有"三宮六院"之稱。寺院殿堂布局沿襲唐代伽藍七堂的法式,在北京一帶非常少見。臥佛殿內供銅鑄臥佛像。

修繕

經國家文物局審批,北京植物園臥佛寺將於2019年7月18日—11月10日期間進行保護性修繕工程,為保障安全,施工期間,臥佛寺將整體進行關閉,待工程完工後重新對外開放[1]

殿堂

  • 三佛殿:三佛殿是臥佛寺內最主要殿堂,因供奉三世佛(即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而得名。在約1米高的須彌座上,三尊2.5米高的泥塑貼金佛像端坐在蓮花座上,殿堂的兩傍是彩塑十八羅漢。三佛殿有東西配殿,東配殿供有「悉多太子」和「波斯匿王」像,西配殿供奉「達摩祖師」和「地藏菩薩」像。
  • 臥佛殿:臥佛殿面闊3間,綠琉璃筒瓦黃剪邊單據歇山頂,兩側楹聯為慈禧所書,臥佛於元至治元年(1321)鑄。銅佛作睡臥式,頭西面南,左手自然地平放在腿上,右手曲肱托頭。臥佛後面圍坐着12圓覺菩薩,他們面部表情沉重悲哀,構成一幅釋迦牟尼涅盤於婆羅樹下,向12弟子囑咐後事的景象。殿的正面牆上掛一塊「得大自在」的橫匾。殿外左、右各有一碑,居右者是1734年所立,居左者是1749年所立,碑上刻有臥佛寺的簡史。 配殿原有數十個大櫥,皆藏着一卷一卷的經文,平時打封上鎖,每年6月24日晾經時,才啟封開鎖。1966年佛經被毀。
  • 山門殿:山門殿,取「三門」諧音。意味:一日此三門,就引入一方清靜之地。殿門匾額,原為雍正皇帝所提:十方普覺寺,現為已故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先生所提。殿中供奉守門神---哼哈二將。
  • 天王殿:殿內供奉六尊佛像:彌勒佛、四大天王、韋馱菩薩。彌勒菩薩,意譯為慈氏,音譯為梅呾利耶、梅怛儷藥,佛教八大菩薩之一,大乘佛教經典中又常被稱為阿逸多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常被尊稱為彌勒佛。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神,又稱護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於娑婆欲界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位於須彌山山腰的四座山峰上。四大天王的塑像,通常分列在佛寺第一重殿的兩側,天王殿因此得名。
  • 三世佛殿:三世佛殿也被稱為——大雄寶殿。 居諸殿之最,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綠琉璃瓦黃剪邊單檐山頂。殿前門額上懸有雍正御筆「雙林遂境」木匾,門兩側有乾隆御題楹聯:「翠竹黃花禪林空色相,寶幢珠珞梵宇妙莊嚴」。為愛新覺羅.溥傑所題。殿內供奉——橫三世佛,即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三世佛東西兩側供奉十八羅漢,後方供奉海島觀音。

歷史

十方普覺寺初建時,規模不大。當時只有中路山門殿至臥佛殿這一部份,東西兩路院和中路院後的藏經樓都是後擴建的[2]元朝是該寺發展史上的轉折,從英宗碩德八剌起,連續四代皇帝對它進行擴建,工期歷時十年,耗銀五百萬兩。延佑七年(1320年)九月甲申,英宗建壽安山寺,給鈔千萬貫。至治元年(1321年)正月已亥,以壽安山造佛寺,置庫掌財帛。三月,益壽安山造寺役軍。十二月,冶銅五十萬斤作壽安佛像。二年八月,增壽安山寺役卒七千人《元史·英宗紀》。泰定元年(1324年)二月,泰定帝修西番佛事於壽安山寺,三年乃罷《元史·泰定帝紀》。天曆元年(1328年),文宗立壽安山規運提點所;三年,改昭孝營繕司《元史·文宗紀》。至順二年(1331年)正月,文宗又以壽安山英宗所建寺未成,命薩勒迪等總督其工沒;以晉邸部民劉元良等二萬四千餘戶隸壽安山大昭孝寺為永業戶《元史·文宗紀》。 明朝曾五次翻修、六次接駕,是該寺的全盛時期。第一次是宣德末至正統初,高僧廣霖募諸中貴重修《宛署雜記》卷十九)。第二次是正統八年(1443年)後,英宗鼎新修建,賜名「壽安禪林」,並頒(大藏經》一部置諸佛殿(見「明憲宗壽安寺如來寶塔銘」)。第三次是成化十八年(1482年),憲宗敕建壽安寺如來寶塔。第四次是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復重修《日下舊聞考》卷一百一。第五次是萬曆十四年(1586年),神宗出內帑重修,又賜《大藏經》及錦被等物。 這幾次翻修中,規模最大的應推憲宗建如來寶塔了。此塔高六丈九尺,闊五丈四尺,深三丈五尺,頂覆相輪,檐懸寶鐸,四周丹堊繪飾,塑菩薩神天之像。塔內藏有舍利,塔外建有左右二殿,各高二丈四尺。憲宗不但出重金建塔,而且還將香山鄉民人謝真等戶內地五頃二十五畝,賜予壽安寺如來寶塔供奉香火。據《宛署雜記》、《日下舊聞考》等書記載,明代英宗、憲宗、武宗、世宗神宗五個皇帝,都曾駕臨該寺,其中神宗朱翊鈞還去了兩次。明末清初,社會動盪,十方普覺寺亦冷落了一段時間。時人曾有「亂後寺廢,香燈久斷矣」的記載(《天府廣記)卷三十五)和「飢僧二三人,踏落葉、守敗椽」的描述(《北游錄))。直到清雍正時期,怡親王允祥舍資葺治,十方普覺寺才重複興起來。允祥這次修建,工期一直延續到乾隆初年。

視頻

臥佛寺二千年古剎「十方普覺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