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花科蔬菜軟腐病
十字花科蔬菜軟腐病 |
中文名稱;十字花科蔬菜軟腐病 別名;水爛,爛疙瘩 主要危害作物;白菜,甘藍 主要為害部位;葉柄基部和根莖 |
十字花科蔬菜軟腐病又稱水爛、爛疙瘩,全國各地都有發生。為白菜和甘藍包心後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北方地區個別年份可造成大白菜減產50%以上,甚至絕收。而且在運輸、銷售、貯藏過程中,均可發生腐爛,損失極大。除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外,還可危害馬鈴薯、番茄、萵苣、黃瓜、胡蘿蔔、芹菜、蔥類等蔬菜,引起不同程度的損失。[1]
目錄
症狀
病菌侵入不同的寄主、不同的器官以及發病時所處的環境條件不同時所引起的症狀略有差異,但具有共同的特徵:侵入初期,病組織呈浸潤的半透明狀,漸呈水漬狀,最終組織軟腐癱塌,有惡臭。甘藍和大白菜多在結球後發病,重病株結球小,根莖的心髓組織和葉柄基部全部腐爛。輕病株的外層葉片在日光照射下表現萎縮,結球部外露。病葉在乾燥條件下失水呈薄紙狀。蘿蔔受侵後,初期呈水漬狀,逐漸呈軟腐,病健部界限分明,常有液體透出。留種株有時外觀完好,心髓腐爛。病菌從傷口侵入,也可以從根毛部直接侵入潛伏於體內,隨菌量的積累,造成貯藏期爛窖。
軟腐病症狀因寄主植物、器官、環境條件的不同略有差異。其共同特點是:發生部位從傷口處開始,初期呈浸潤狀半透明,以後病部擴展成明顯的水漬狀,表皮下陷,有污白色細菌溢膿。內部組織除維管束外全部腐爛,呈黏滑軟腐狀,並發出惡臭。
白菜和甘藍多在包心後開始表現症狀。初期植株外圍葉片萎蔫,早晚尚能恢復,隨着病情加重,萎蔫不再恢復。露出葉球,重病植株結球小,葉柄基部和根莖處心髓組織完全腐爛,充滿灰黃色黏稠物,臭氣四溢。病株一踢即倒,一拎即起。有的從外葉邊緣或心葉頂端向下擴展,或從葉片蟲傷處向四周蔓延,最後造成整個菜頭腐爛。腐爛病葉在晴暖乾燥環境下失水變成透明薄紙狀。
蘿蔔受害,多從根尖蟲傷或切傷處開始,呈水漬狀褐色軟腐,以後病部上下發展呈軟腐狀。病健界線明顯,常有汁液滲出。留種株有時出現老根外觀完好,內部心髓完全腐爛而僅存空殼的情況。
病原
病原為胡蘿蔔歐氏桿菌胡蘿蔔致病變種Erwinia carotovora pv.carotovora Dye,屬薄壁菌門歐文氏菌屬。菌體短杆狀,具2~8根周生鞭毛,大小0.5~10μm×2.2~3.0μm, 無莢膜,不產生芽孢, 革蘭氏染色反應陰性。培養基上菌落為灰色圓形或不定形,稍帶熒光性,邊緣清晰;埋在肉汁培養基中的菌落多為圓形或長圓形。病菌生長溫度範圍9~40℃,最適溫度25~30℃;對氧氣要求不嚴格,在缺氧情況下亦能生長發育;在pH5.3~9.3間都能生長,最適pH7.2;病菌生長要求高濕度,不耐乾旱和日曬,在室內乾燥2min或在培養基上曝曬10min即會死亡;致死溫度為50℃,10min。在培養基上,其致病性不易喪失。在土壤中未腐爛寄主組織中可存活較長時間。但當寄主腐爛後,單獨只能存活兩個星期左右。病菌通過豬的消化道後能全部死亡。
寄主範圍
十字花科蔬菜、馬鈴薯、番茄、辣椒、萵苣、芹菜、胡蘿蔔、大蔥、洋蔥、石刁柏等。
發生規律
十字花科蔬菜生長後期遇高溫高濕極易發病,蟲傷則加重病情。貯藏期窖溫偏高,濕度大,堆放密集易造成爛窖。
病害循環
在北方,病菌主要在帶病採種株和病殘組織中越冬。田間發病的植株,春天栽于田間的帶病採種株,土壤、糞肥以及貯窖周圍的病殘體上均帶有大量病菌,為重要的初侵染來源。春季病菌經雨水、灌溉水、施肥和昆蟲(如黃條跳甲、甘藍蠅、花條蝽象、菜粉蝶等)等傳播,從自然裂口或傷口侵入寄主。此外土壤中殘留的病菌還可從幼芽和整個生育期的根毛區侵入,通過維管束向地上部運轉;或潛伏在維管束中,成為生長後期和貯藏期腐爛的主要菌源。由於病菌寄主範圍廣,經潛伏侵染後,從春到秋在田間輾轉危害,引起生育期和貯藏期發病。病菌侵入寄主後,迅速繁殖並分泌果膠酶使寄主組織細胞中膠層分解,細胞分離,組織崩潰,病菌借高滲透壓從這些分離的細胞中吸收養分,導致細胞死亡腐爛形成軟腐症狀。後期再次侵入的腐敗細菌分解蛋白腖,產生吲哚類的物質,散發出腐敗的臭味。
發病條件
此病的發生與寄主的愈傷能力,品種,氣候以及栽培管理關係密切。
傷口種類和愈傷能力:植株生育後期的傷口種類,有自然裂口、蟲傷、病傷和機械傷4種。引起軟腐病發病率最高的是自然裂口,其次為蟲傷。自然裂口多發生在久旱降雨之後,病菌從裂口侵入後發展迅速,損失最大;但通常則以蟲傷侵入為主。寄主愈傷能力強,速度快則發病輕,反之發病嚴重。白菜不同生育期的愈傷能力不同,一般苗期較強,而蓮座期減弱。試驗證明,大白菜苗期受傷後3h傷口即開始木栓化,24h後木栓化的程度即可達到病原細菌不易侵入的程度;而蓮座期受傷後12h才開始木栓化,72h後木栓化的程度才能阻止細菌的侵染。此即軟腐病多在包心期後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不同品種的愈傷能力也有差異,直立型、青幫型品種的愈傷能力較強。
蟲害:昆蟲對軟腐病的發生有雙重影響:¬昆蟲危害造成傷口,提供病菌侵入通道;昆蟲攜帶大量細菌,直接起到傳播作用。很多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昆蟲體內、外均可攜帶軟腐病菌,其中以麻蠅、花蠅傳菌能力最強,並可遠距離傳播,危害性極大。
氣候條件:氣候條件中以雨水和溫度影響最大,二者影響着病菌的傳播和發育,媒介昆蟲的繁殖和活動,寄主植物的愈傷速度等三方面。白菜包心後久旱遇雨往往發病重,即因多雨使葉片基部處於浸水和缺氧狀態傷口不易癒合,且利於病菌繁殖和傳播蔓延所致。試驗證明,傷口木栓化需要兩個條件:一是有充足O2,二是傷口組織分泌傷愈素。長期降雨或傷口浸漬雨水中,缺少O2,又沖洗掉傷口上的傷愈素,故發病重。溫度對苗期愈傷能力影響較小,但對成株期組織愈傷能力影響卻較大,在26~32℃時,傷口在6h後開始木栓化;而15~20℃時要12h,7℃時則需24~28h,才能達到同等程度。
栽培管理條件:通常,高壟栽培土壤中O2充足,不易積水,利於寄主愈傷組織形成,減少病菌侵染的機會,故發病輕;而平畦地面易積水,土壤缺乏O2,不利於寄主根系或葉柄基部愈傷組織的形成,發病重。白菜與大麥、小麥、豆類等輪作發病輕,前茬為茄科和葫蘆科蔬菜等發病重。播種期早,生育期前提,包心早,感病期提早,會加重發病,尤其雨水多而早的年份影響更明顯。
品種抗病性:白菜品種間抗病性差異明顯。疏心直筒品種由於外葉直立,壟間郁蔽差,通風良好,故比外葉下垂貼地的球形、牛心形品種發病輕;青幫型品種抗病性優於白幫型品種;抗病毒病和抗霜霉病的品種,也抗軟腐病。
病害控制
應採取以加強栽培管理、防治害蟲、利用抗病品種為主,結合藥劑防治的綜合措施。
1.種植抗病品種 品種間對病毒病和軟腐病的抗性較為一致,各地可因地制宜選用。
2.改善栽培管理 前茬選擇麥類、豆類、韭菜或蔥類作物可減輕危害;精細翻耕整地,促進病殘體腐解;選擇高崗地或採用高壟栽培,播前覆蓋地膜,可減少病菌侵染;秋白菜適當晚播,使包心期避開傳病昆蟲的高峰期;施足基肥,肥料充分腐熟,及時追肥,促進菜苗健壯;避免大水漫灌,雨後及時排水;發現病株立即拔出深埋,且病穴應撒石灰消毒,防止病害蔓延。
3.治蟲防病 早期注意防治地下害蟲,可用40%甲基異柳磷等灌根。從幼苗期加強防治黃條跳甲、菜青蟲、小菜蛾、甘藍蠅等害蟲,可用2.5%溴氰菊酯、21%增效氰·馬、40%樂果等噴霧。
4.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及時噴藥防治。噴藥應注意近地表的葉柄及莖基部。藥劑有:72%農用硫酸鏈黴素、新植黴素、14%絡氨銅、50%代森銨、10%高效殺菌寶、20%喹菌酮等。間隔10d,連續2~3次,還可兼治黑腐病等。
防治方法
1、高畦栽培,畦面成龜背形,避免積水。
2、加強肥水管理,注意放用充分腐熟的糞肥作基肥,如天氣比較乾燥則用清水肥澆灌,澆灌時只灌畦面不接觸心葉,忌大水漫灌,只能小水開溝浸灌。
3、間種蔥蒜韭茶等作物。
4、徹底防治傳病害蟲,特別是加強對菜蛾、菜白蝶、黃條跳甲的防治,治蟲工作做得好的菜區,病害少。
5、藥劑預防 用50%代森銨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畝每次噴60-75千克,隔7-10天噴一次,共噴2-3次,可兼治霜霉病,黑腐病等,但必須在收穫前150天使用,以免影響人體健康。用農用鏈黴素100-200個單位噴霧每畝每次用藥液75-100千克。灌根每窩250克。用70%敵克松原粉500倍液,澆根每窩250克,均有良效。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