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北齊書·盧潛傳

北齊書·盧潛傳出自於《北齊書》,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李百藥撰寫,它雖以記載北朝北齊的歷史為主,但實際上記述了從高歡起兵到北齊滅亡前後約八十年的歷史,集中反映了東魏、北齊王朝的盛衰興亡。[1]

目錄

原文

盧潛容貌瑰偉,善言談,少有成人志尚。儀同賀拔勝辟開府行參軍,補侍御史。世宗引為大將軍西閣祭酒,轉中外府中兵參軍,機事強濟,為世宗所知,言其終可大用。

天保初,除中書舍人,以奏事忤旨免。尋除左民郎中,坐譏議《魏書》,與王松年、李庶等俱被禁止。會清河王岳將救江陵,特赦潛以為岳行台郎。還,遷中書侍郎,尋遷黃門侍郎。為奴誣告謀反,文宣明之,以奴付潛,潛不之責。黃門鄭子默奏言,潛從清河王南討,清河王令潛說梁將侯瑱,大納賂遺,還不奏聞。文宣杖潛一百,仍截其須,左遷魏尹丞。

肅宗作相,以潛為揚州道行台左丞。先是,梁將王琳為陳兵所敗,擁其主蕭莊歸壽陽,朝廷以琳為揚州刺史,敕潛與琳為南討經略。琳部曲義故多在揚州,與陳寇鄰接。潛輯諧內外,甚得邊俗之和。陳秦、譙二州刺史王奉國、合州刺史周令珍前後入寇,潛輒破平之,以功加散騎常侍。王琳銳意圖南潛以為時事未可屬陳遣移書至壽陽請與國家和好潛為奏聞仍上啟且願息兵依所請。由是與琳有隙,更相表列。世祖追琳入京,除潛揚州刺史,領行台尚書。 武平三年,征為五兵尚書。揚州吏民以潛戒斷酒肉,篤信釋氏,大設僧會,以香華緣道,流涕送之。潛嘆曰:「正恐不久復來耳。「 至鄴未幾,復為揚州道行台尚書。四年,陳將吳明徹來寇,陳人遂圍壽陽,壅芍陂,以水灌之。城尋陷。時李騊駼將逃歸,並要潛。潛曰: 「壽陽陷,吾以頸血濺城而死,佛教不聽自殺,故荏苒偷生,今可死矣!」於是閉氣而絕,年五十七。贈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僕射、兗州刺史。

譯文

盧潛長得魁梧俊美,擅長言辭,小時候就有大人的志向。儀同賀拔勝徵召他為開府行參軍,補任侍御史。世宗引薦他為大將軍西閣祭酒,改任中外府中兵參軍,精明幹練非常得力,深得世宗信任,認為他終究可以擔當大任。

天保初年,任中書舍人,因為奏事觸犯了皇上的旨意被免官。不久又任左民郎中,由於議論指責《魏書》獲罪,和王松年、李庶等人一起被拘禁。恰逢清河王高岳準備救援江陵,特地赦免了盧潛並任命為高岳行台郎。回來後,升任中書侍郎,不久又改任黃門侍郎。被奴僕誣告謀反,文宣王為他辨明這件事,把奴僕交給盧潛,盧潛卻沒有懲罰他。黃門鄭子默向皇上告發說,盧潛跟着清河王高岳討伐南方時,清河王命他去遊說梁將侯瑱,他收受了梁的賄賂,回來時也不向皇上報告。顯祖將盧潛杖責一百,截斷鬍鬚,貶為魏尹丞。

肅宗任丞相時,任命盧潛為揚州道行台左丞。之前,梁將王琳被陳兵打敗,擁戴皇帝蕭莊歸順壽陽(北齊),朝廷任命王琳為揚州刺史,令盧潛和王琳為南討經略。王琳部下的親朋故舊很多都在揚州,和陳接壤。盧潛安撫內外,實現了邊境風俗的和諧。陳朝秦州、譙州刺史王奉國,合州刺史周令珍先後入侵,都被盧潛擊退,因戰功加散騎常侍。王琳決心進攻南方,盧潛認為時機還不成熟。陳朝派人到壽陽送信,請求和北齊通好。盧潛替他奏明朝廷,又奏稱希望休兵罷戰,皇上答應了這一請求。因此和王琳產生了矛盾,互相上表攻擊。世祖令王琳入京,任盧潛為揚州刺史,兼任行台尚書。

武平三年,被徵召入朝任五兵尚書。揚州的官員百姓因為盧潛信奉佛教,戒了酒肉,就舉辦了大規模的僧會,用香花裝飾在道路兩旁,痛哭流涕地為他送行。盧潛嘆惜說:「恐怕時間不長我就又回來了。」到達鄴都不久,又做了揚州道行台尚書。四年,陳將吳明徹入侵,陳朝人於是包圍壽陽,堵塞了芍陂,以水灌城。壽陽不久就淪陷了。時李騊駼將要逃跑回去,一起邀約盧潛。盧潛說: 「壽陽失陷,我想用頸血濺灑城上而死,佛教不允許自殺,因此怯懦偷生,現在可以死了。」於是閉氣而死,時年五十七歲。追贈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僕射、兗州刺史。[2]

作者簡介

李百藥(565--648),字重規,定州安平(今屬河北)人,唐朝史學家、詩人。 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內史令,預修國史,撰有《齊史》。隋文帝時百藥仕太子舍人、東宮學士。隋煬帝時仕桂州司馬職,遷建安郡丞。後歸唐,拜中書舍人、禮部侍郎、散騎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諫唐太宗取消諸侯,為太宗採納。曾受命修訂五禮、律令[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