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路壯劇的歷史
北路壯劇的歷史北路壯劇主要流行於百色市北部的西林、田林、隆林、凌雲、樂業一帶,最早在西林舊州一帶的壯歌及民間雜耍「板凳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大約形成於清朝乾隆年間。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北路壯劇的歷史。[1]
壯劇 | |
---|---|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北路壯劇俗稱「土戲」,成形於清乾隆年間,始現于田林縣舊州鎮。據相關資料記載,明末清初,田林縣舊州鎮已是通連滇、黔、桂的交通要道,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貿易集散地。北路壯劇在此時此地產生,從孕育到成型歷經300多年。
1.孕育
清朝順治(公元1644年)至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是北路壯劇的孕育期。在這100多年的時間裡,經歷了「八音坐唱」、「板凳戲」、「門口戲」、「游院戲」、「地台戲」等階段。「八音坐唱」是形式單一的集體演唱,內容多是祝賀之類的唱詞。「板凳戲」有簡單的動作和表情,因觀眾增多便移到屋檐下表演,故改稱「門口戲」。「門口戲」已初分角色,戲班開始走村串寨,出這個院子進那個院子,群眾又稱為「游院戲」。戲角開始穿華貴的戲服,在臉上擦紅粉化妝,但沒有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後來為滿足越來越多的群眾看戲,便搬到村鎮空曠的場地表演,故稱為「地台戲」。
2.誕生
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至同治末年(公元1874年),「搭台戲」的上演標誌着北路壯劇正式誕生。乾隆二十五年,田林舊州鎮那渡村歌手楊六練到四川做生意,因虧本便在四川邊打工邊學藝,兩年後返回那渡,組建了「龍城班」。乾隆三十年,他們第一次在舊州搭起二丈寬的戲台,上演由楊六練編導並主演的北路壯劇的第一齣戲——《農家寶鐵》(又名《好寶鐵》)。嘉慶到道光(公元1796年至1821年)年間,舊州央白屯藝人黃從善將北路壯劇中的「平調」加工整理,改名「正調」,奠定了北路壯劇主調音樂的基礎。北路壯劇開始向附近省、縣流傳,隆林、西林、百色等縣、鄉、村紛紛成立戲班。
3.全盛時期
清光緒年間(公元1875年—1908年),是北路壯劇蓬勃發展的全盛時期。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田林舊州鎮央白村人黃永貴赴南寧應考,為邕劇所迷,置功名不顧,天天看戲,被邕劇藝人雷喜彩發現,收為弟子。回到田林後,黃永貴組建戲班,並吸收邕劇的表演技巧(武打、台步等),使北路壯劇藝術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唱腔方面也借鑑邕劇,創造了「喊板」、「怒調」、「大王調」,伴奏樂器恢復使用嗩吶,加進了揚琴、大鼓、大鑼,藝術效果更佳。黃永貴本人武打出色,被稱為「土飛猴」,各地紛紛請他去教戲,遠至乃言村(貴州),富寧(雲南),北路壯劇更廣泛地傳播。光緒十三年,黃永貴帶領戲班「土漢班」應邀到梧州演出半個月,轟動一時。
目錄
北路壯劇定型
光緒末年,北路壯劇唱腔和表演程式基本定型,行當齊全,演技精純,特點突出。這個時期最突出的北路壯劇藝人是田林八桂鄉平六屯黃福祥(1896—1964年),他16歲開始跟隨父親演戲,生、旦、文、武全能,唱、做、念、打俱佳,尤其擅長旦角。除鑽研表演藝術外,他在唱腔和伴奏方面進行了不少改革,創造「正調慢板」和「丑角調」,1914年帶領「螺陽劇社」到貴州省的巴結、央壩等地演出。此時田林、隆林、西林、百色等縣共有北路壯劇戲班50多個,劇目200多個,唱腔也有15個,主要伴奏樂器馬骨胡從「半反線」發展為「大反線」(也叫「全反」)。
4.復興
新中國成立後,北路壯劇得到田林黨政部門的重視和扶持,整理北路壯劇唱腔19個並編印成冊,年年舉行文藝調演和會演,成立縣文藝學校和縣壯劇團,北路壯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但十年浩劫中,壯戲被禁,劇本被燒,老藝人被批鬥或監禁。但是,許多老藝人冒着生命危險,將戲服、中幕、樂器、劇本等秘密收藏,為後人留下極其珍貴的北路壯劇遺產。粉碎「四人幫」,「撥亂反正」,給北路壯劇帶來了蓬勃生機。全縣業餘劇團逐年增加,演出活動頻繁,傳統歌圩恢復,鄉或縣的業餘文藝調演、會演年年舉行。
1980年,縣文藝隊排演北路壯劇《文龍與肖尼參加地區專業文藝團、隊匯演,獲劇本創作三等獎,音樂設計二等獎,優秀演員獎。
1982年,全縣業餘劇團發展到55個,愛善等不少業餘劇團進行民間交流演出,有的劇團還能售票演出。
同年8月,地區文化局、群眾藝術館在田林召開北路壯劇座談會,探討北路壯劇的源流和改革,進一步推動北路壯劇的發展。
同年12月,縣文藝隊排出北路壯劇《蝶吒》,參加自治區民族文藝匯演,獲優秀節目獎。
田林人民在傳承、發展北路壯劇過程中,深深意識到:傳統的民間文化應該在新的歷史時期有新的拓展,這是民間文化自我創新的需要,只有不斷創新,民間文化才能以更旺盛的生命力留存於世。於是,編排出以《西林教案》、《一雙布鞋》、《九品官辦宴》等為主要劇目的現代劇,並分別在各類比賽中榮獲多種獎勵,其中《一雙布鞋》在2000年獲廣西第五屆劇展三等獎,2002年獲中國曹禺小戲創作三等獎;
1998年小壯劇《一雙布鞋》榮獲廣西第五屆劇展劇目三等獎,當年全縣業餘劇團發展到106個,幾乎每100人中就有一名業餘演員。「一個縣城有如此的劇團規模,這在全國都是少見的。」提起那段時間田林北路壯劇的興盛,田林縣文化館館長王福干眉飛色舞。
2003年,小壯劇《九品官辦宴》榮獲「全國首屆博興國際小戲藝術節」劇目金獎、優秀編劇獎、優秀導演獎、優秀演員獎等多個獎項,多次在評獎會上為田林爭光,使北路壯劇聲名遠播,改變了人們認為「北路壯劇沒有前途」的看法,北路壯劇在社會上站穩了腳跟。
2006年,為保護和傳承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田林縣組織文化申報工作。經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組審定,起源于田林縣舊州鎮的廣西北路壯劇入選中國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