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北牖漢語詞彙,拼音běi yǒu,釋義為北牆上開窗戶;指朝北的窗。[1]

[]

目錄

出處

禮記·郊特牲》:「薄社北牖,使陰明也。」

①《論語·鄉黨》「疾,君視之,東首」宋邢昺疏:「病者常居北牖下。」

②唐·白居易《北亭》:前楹捲簾箔,北牖施床蓆。江風萬里來,吹我涼淅淅。

③唐·王棨《涼風至賦》:「北牖閒眠,西園夜宴。」

④唐·施肩吾《效古興》:南軒夜蟲織已促,北牖飛蛾繞殘燭。只言眾口鑠千金,誰信獨愁銷片玉。

⑤唐·徐鉉《奉和宮傅相公懷舊見寄四十韻》:東山妓樂供閒步,北牖風涼足晏眠。玄武湖邊林隱見,五城橋下棹洄沿。

⑥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四:「北牖下有槽櫪,馬矢堆積,令人嘆絕。」

水滸傳》第二一回:「外人見押司在這裡,多少乾熱的不怯氣。」

古今小說·新橋市韓五賣春情》:「倘有人不愜氣,在此飛磚擲瓦,安身不穩。」

解釋

1、在北牆上開窗戶。

2、指朝北的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