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北沙柳

北沙柳(学名:Salix psammophila C. Wang et Ch. Y. Yang)是杨柳科,柳属灌木,高可达4米。叶片线形,先端渐尖,边缘疏锯齿,上面淡绿色,下面带灰白色,托叶线形,常早落。花先叶或几与叶同时开放,苞片卵状长圆形,先端钝圆,外面褐色,花丝合生,花药黄色;子房卵圆形,花柱明显,3-4月开花,5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陕西内蒙古宁夏山西等省区。抗风沙,不择土壤。

北沙柳繁殖容易,各地常作固砂造林树种。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1] ]] )

目录

形态特征

灌木,高3-4米。当年枝初被短柔毛,后几无毛,上年生枝淡黄色,常在芽附近有一块短绒毛。叶线形,长4-8厘米,宽2-4毫米(萌条叶长至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疏锯齿,上面淡绿色,下面带灰白色,幼叶微有绒毛,成叶无毛;叶柄长约1毫米;托叶线形,常早落(萌枝上的托叶常较长)。

花先叶或几与叶同时开放,花序长1-2厘米,具短花序梗和小叶片,轴有绒毛;苞片卵状长圆形,先端钝圆,外面褐色,稀较暗,无毛,基部有长柔毛;腺体1,腹生,细小;雄蕊2,花丝合生,基部有毛,花药4室,黄色;子房卵圆形,无柄,被绒毛,花柱明显,长约0.5毫米,柱头2裂,具开展的裂片。花期3-4月,果期5月。

近种区别

北沙柳的叶形与黄柳(Salix gordejevii Y. L. Chang et Skv.)相近,但黄柳的枝、叶始终无毛,叶缘具粗腺齿,秋季常外卷,花丝2,离生,蒴果无毛,而该种的枝、叶初期常有微绒毛,叶缘疏浅齿,不反卷,花丝合生成单体;蒴果密被绒毛。另外,该种也容易与细枝柳([[Salix gracilior (Siuz.) Nakai]])相混,但该种叶为线形,上下几等宽; 花柱明显,而后者叶常上部较宽;花柱很短至缺。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陕西内蒙古宁夏山西等省区。抗风沙,不择土壤。 [2]

繁殖方法

扦插繁殖

选材:北沙柳枝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树皮完整的2年生枝条。

方法:将北沙柳的枝条剪成12厘米长的插条,每根插条保留至少4个芽,插条形态学上端剪成平切口,插条形态学下端剪成马耳形斜切口。育苗基质选用河沙土,生根粉采用双吉尔-GGR6号,浓度为0.05%,将育苗基质装入60厘米×45厘米×17厘米的培养箱中,培养箱底部打孔以便于渗水,保持室内温度为21℃,室内湿度为33℃,保持育苗基质的湿度。生根效果良好。 [3]

栽培技术

机械打孔深栽造林方法:

造林地选择:选择空旷的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进行造林试验。植被稀少甚至无植被的流动沙地或半固定沙地有利于栽植孔在风力作用下自然覆土,可确保插条与土壤接触处无空隙。

插条规格制备:北沙柳造林采用3-4年生枝条、皮色为绿灰色或红绿色、小头直径在1厘米以上的北沙柳枝条作为种条,用锋利的刀具将种条截成插条,插条小头直径为1厘米,插条长度80厘米,插条要求无枝叉、无机械损伤。

插条浸泡保湿:插条用水浸泡保湿是造林成活的关键环节。一般应在造林前20天采集种条并截成插条,将截好的插条每100根打包成1捆,枝条小头向上置入水中,水浸深度为插条长的1/3,浸泡时间一般以插条顶部有水溢出为标准。一般浸泡10天左右即可吸足水分或有不定根开始萌动,此时即可用于造林。插条浸泡采用造林地附近的自然水源进行,浸泡好的插条运到人造林地要及时假植,做到随造林随取插条。

栽植深度:栽植深度是确保干旱沙漠区造林成活率的又一关键技术环节。使用机械打孔80厘米深,栽造林成活率比人工挖坑60厘米深栽造林提高42.8%。栽植深度80厘米能满足北沙柳新枝萌发所需水分要求,萌发枝条多有利于植株冠幅生长,促进林分郁闭。打孔栽植可在风力作用下自然覆土,比人工挖坑造林人工覆土效果好,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 [4]

 
北沙柳[1][2]

主要价值

北沙柳可以有效地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是防护林的首选树种之一。中国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的毛乌素沙地约有80%的旱作农田有北沙柳防护林带的庇护,粮食增产量在10%以上,并且北沙柳有轮伐期短、枝叶营养价值高、皮根可入药、抗旱性强、制浆纤纯度较高等特点被广泛用于生产和种植。

参考文献

  1. | 中国自然标本馆,引用日期2019-04-18
  2. |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3. [张文鑫,宋玮,宋志强,于超.不同处理对北沙柳扦插繁殖的影响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4年,第5期.30-31,35]
  4. [乔牡丹.北沙柳机械打孔深栽抗旱造林技术初探[J].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5年,第4期: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