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露脊鯨
北極露脊鯨 |
中文名: 北極露脊鯨 |
北極露脊鯨(學名:Balaenamysticetus),屬露脊鯨科。又叫弓頭鯨,身體呈紡錘形,體形肥胖,無背鰭,頭大,可占體長1/4以上。分褐黑或藍黑色鯨。[1]
主食磷蝦和撓足類。每當露脊鯨浮到海面上時,脊背幾乎有一半露在水面上,而且脊背寬寬的,它的名字便由此而來。全世界不到6000頭,屬於嚴禁捕殺對象。
目錄
外形特徵
北極露脊鯨又叫弓頭鯨,身體呈紡錘形,體形肥胖無背鰭,頭大,可占體長1/4以上;鯨鬚長而細,彈性強,頸部不明顯,鰭肢槳狀或匙形,尾鰭寬約8米。成體平均長15~18米,老鯨可達21 米。每當露脊鯨浮到海面上時,脊背幾乎有一半露在水面上,而且脊背寬寬的,它的名字便由此而來。此外,露脊鯨還有一個獨特的標誌――噴射出的水柱是雙股的,而其他鯨類都呈單股。
生活環境
主要生活在北冰洋和周邊的極地海域中。
分布範圍
露脊鯨共分四種:北方露脊鯨、南方露脊鯨、水露脊鯨和北極露脊鯨,其中北極露脊鯨是最大的種類,產於北冰洋和白令海、鄂霍次克海中,但在冬季也可能分布得更南一些。
生活習性
北極露脊鯨有時單獨攝食,有時又成群結隊地集體攝食。每當攝食時,它們一邊在海上慢慢悠悠地游着,一邊從容地將頭伸出水面,並且將口張得大大的。它的下顎能以不同角度下垂,有時與上顎之間形成60度的角度。
每群露脊鯨的數目由兩頭至10多頭組成群體,攝食時,會自動地形成一梯隊,這種梯隊很像大雁飛翔時的隊形,每一頭鯨都跟在前面一頭的後面,並從側面偏出半個至三個體長的距離。
有時,當梯隊中的一些北極露脊鯨離隊而去時,另外一些便會自動加入這個梯隊中,使其隊形基本保持不變。如此陣型,可持續若干天,這時,大量的水流蝦便會進入大大張開的嘴裡。結隊攝食可使北極露脊鯨捕食到其他方法不能捕食到的食物。
生長繁殖
雖然鯨從出生到死均生活在海洋中,但它們用肺呼吸、胎生、哺乳、體溫恆定在36.5℃,是真正的哺乳動物。一般而言大多數鬚鯨體型巨大,而齒鯨體型多數較小。 鯨實行一夫一妻制婚姻。母鯨大約每兩年生育一仔。妊娠期一般為10~12個月。雌鯨只有到了10歲才可能進行生育。
確定一頭鯨的年齡非常困難,通常是通過其視鏡的氨基酸含量來確定。儘管專家估計鯨魚的年齡能達到200歲左右,但是通常能找到超過100歲的鯨魚已經非常難得。
來自丹麥歌本哈根大學生物學研究人員奧特·馬芮阿·特沃(Outi Maria Tervo)對北極露脊鯨進行了長期跟蹤研究。2009年8月,他發現北極露脊鯨在追求配偶時,能夠唱出十分複雜而且音域寬廣的歌曲。而且有時甚至能夠同時唱出兩首歌,重疊在一起。
特沃表示,「雖然鯨魚求愛時唱歌並不是才發現的現象,但是北極露脊鯨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有時可以用多種嗓音來唱,將兩種完全不同的歌曲混在一起。而且我們也發現,這種鯨魚並沒有延續一樣的歌曲,它們能夠不斷改進歌曲,創造出更為複雜的曲子。
特沃的這個關於北極露脊鯨的研究報告,於2009年在加拿大召開的海洋哺乳動物大會上進行了報告。
經濟價值
該鯨經濟價值很大,一頭鯨可產油38981升,須1588kg,平均產油量11923升,須680kg。
保護級別
根據國際捕鯨委員會1946年12月2日通過、1956年11月19日修訂的《國際捕鯨管制公約》及其附件,CITESI,國內於2018年10月9日被核准為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含人工種群)。
種群現狀
北極露脊鯨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鯨。全世界不到6000頭,瀕臨滅絕,屬於嚴禁捕殺對象。
捕鯨文化
捕鯨是愛斯基摩人的文化核心,愛斯基摩人的歷史是跟捕鯨分不開的,或者說,他們就是靠北極水域中的鯨才得以生存下來的。愛斯基摩人所說的捕鯨,主要是指弓頭鯨,即北極露脊鯨。
參考來源
- ↑ 北極露脊鯨概述(附圖),有動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