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杏仁
北杏仁 |
北杏仁又名苦杏仁,為薔薇科植物山杏,夏季採收成熟果實,除去果肉及核殼,取出種子,曬乾。能祛痰寧咳、潤腸。北杏仁中起着關鍵藥理作用的是一種叫氫氰酸的物質,它可以對呼吸神經中樞起到一定的鎮靜作用,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但具有一定的毒性,只食二三十粒已可令人中毒,甚至致命。平時我們使用的北杏仁,經溫火炒制後,去掉了外皮,減輕了苦味,但在用量上要加以控制,用量要控制在10克之內,以免過量食用傷及身體。
目錄
來源
本品為薔薇科植物山杏(苦杏)Prunus armeniaca L. var. ansu Maxim.、西伯利亞杏(山杏)Prunus sibirica L.、東北杏Prunus mandshu rica (Maxim.) Koehne或杏Prunus armeniaca L.的乾燥成熟種子。夏季採收成熟果實,除去果肉及核殼,取出種子,曬乾。
落葉喬木,高達6m。葉互生,廣卵形或卵圓形,長5~10cm,寬3.5~6cm,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圓形,邊緣具細鋸齒或不明顯的重鋸齒;葉柄多帶紅色,有2腺體。花單生,先葉開放,幾無花梗;萼片5,花扣反折;花瓣5,白色或粉紅色; 雄蕊多數;心皮1,有短柔毛。核果近圓形,直徑約3cm,橙黃色;核堅硬,扁心形,沿腹縫有溝。花期3~4月,果期5~6月。 多栽培於低山地或丘陵山地。主產三北地區(華北、東北、西北),以內蒙古、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陝西為多。
成分
含苦杏仁甙(amygdalin)、脂肪油、苦杏仁酶(emulsin)、苦杏仁甙酶(amygdalase)、櫻葉酶(prunase)、雌酮、α-雌二醇、鏈甾醇等。
性狀
呈扁心形,長1~1.9cm,寬0.8~1.5cm,厚0.5~0.8cm。表面黃棕色至深棕色,一端尖,另端鈍圓,肥厚,左右不對稱。尖端一側有短線形種臍,圓端合點處向上具多數深棕色的脈紋。種皮薄,子葉 2,乳白色,富油性。無臭,味苦。
功能
鎮咳平喘作用 苦杏仁中含有苦杏仁苷,苦杏仁苷在體內能被腸道微生物酶或苦杏仁本身所含的苦杏仁酶水解,產生微量的氫氰酸與苯甲醛,對呼吸中樞有抑制作用,達到鎮咳、平喘作用。《本草求真》記載「杏仁,既有發散風寒之能,復有下氣除喘之力」。善止咳化痰而平喘,對肺系的主要病症咳嗽、痰多、喘息又有強烈的針對性,故古今醫家將其作為肺系用藥使用,無論內傷外感,新病痼疾,凡涉肺臟,多用之。採用豚鼠離體器官試驗,杏仁水提取液能降低器官對氨水剌激的敏感性,對抗組胺、乙酰膽鹼、氯化鋇對氣管平滑肌的興奮作用,具有明顯的止咳作用。採用SO2致咳法證明,給小鼠灌胃苦杏仁苷1mg/kg、10mg/kg、100mg/kg保持30min後,其對咳嗽頻數的抑制率分別為26%、22.8%、25.3%。灌胃苦杏仁提取物48.3mg/kg的作用比等量苦杏仁苷強39.7%。苦杏仁因能促進肺表面活性物質(PS)的合成而有利於肺呼吸功能,苦杏仁不僅能促進PS的合成,而且可以改善各種有關肺的生理與生化指標(如肺均漿、肺水量、支氣管灌洗中總磷脂及病理切片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