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北史·陸俟傳出自《北史》,史書是是匯合併刪節記載北朝歷史的《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而編成的紀傳體史書,共一百卷。記述從北魏登國元年到隋義寧二年(618)的歷史。[1]

目錄

原文

陸俟,代人也。父突,道武初帥部人從征伐,數有戰功,位至上黨太守、關內侯。明元踐祚,襲爵關內侯。太武征赫連昌,詔俟督諸軍鎮以備蠕蠕。與西平公安頡攻克武牢,賜爵建鄴公,拜冀州刺史。時考州郡,唯俟與河內太守丘陳為天下第一。轉武牢鎮大將。平羌狄子玉等叛,復轉為安定鎮大將,追討玉等,皆獲之。遷懷荒鎮大將。未期,高車諸莫弗懼奏俟嚴急,請前鎮將郎孤。太武許之。征俟,至京朝見,言不過周年,孤身必敗,高車必叛。帝疑不實,切責之,以公歸第。明年,諸莫弗果殺孤以叛。帝聞之大驚,召俟問其故。俟曰:「夫高車之俗,上下無禮,無禮之人,難為其上。臣蒞以威嚴,節之憲網,欲漸加訓導。有徒惡直醜正,而故訟臣無恩,稱孤之美。郎孤獲還鎮,欣其名譽,必加恩於百姓,譏臣為失,專欲以寬惠臨之,仁恕待之。無禮之人,易生陵傲,無復上下。既無上下,然後收之以威,則人懷怨憝。怨憝既多,敗亂彰矣。」帝嘆曰:「卿身乃短,慮何長也!」即日復除散騎常侍。

帝征蠕蠕,破涼州,常隨駕別督輜重。又與高涼王那復渡河南略地。仍遷長安鎮大將。與高涼王那擊蓋吳於杏城,獲吳二叔。諸將欲送京師,俟獨不許,曰:「若不斬吳,恐長安之變未已。一身藏竄,非其親信,誰能獲之?若停十萬眾追一人,非上策也。不如私許吳叔,免其妻子,使自追吳。」諸將咸曰:「今獲其二叔,唯吳一人,何所復至?」俟曰:「諸君不見毒蛇乎?不斷其頭,猶能為害。況除腹心之疾,而曰必遺其類,可乎?」遂會吳二叔,與之期。及期,吳叔不至,諸將皆咎俟。俟曰:「此未得其便耳,必不背也。」後數日,果斬吳以至,皆如其言。俟之明略獨決,皆此類也。遷內都大官。

安定盧水劉超等叛,太武以俟威恩被關中,詔以本官加都督秦、雍諸軍,鎮長安。帝曰:「超等恃險,不順王命,朕若以重兵與卿,則超等必合為一;若以輕兵與卿,則不制矣。今使卿以方略定之。」於是俟單馬之鎮。既至,申揚威信,示以成敗,超猶無降意。俟乃率其帳下見超。超使人逆曰:「三百人以外,當以弓馬相待;三百人以內,當以酒食相供。」乃將二百騎詣超。超備甚嚴,遂縱酒,盡辭而還。後偽獵,詣超。與士卒約曰:「今會發機,當以醉為限。」俟乃詐醉,上馬大呼,斬超首。士卒應聲縱擊,遂平之。帝大悅,征拜外都大官。

【注】文中加粗的文字為人名。①蠕蠕:柔然,是公元4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繼匈奴、鮮卑之後,活動於我國大漠南北和西北廣大地區的古代民族之一。②高車莫弗:高車,是北朝人對漠北一部分遊牧部落的泛稱;莫弗,古代北方少數民族部落首領的稱謂。

譯文

陸俟,是代國人。父親陸突,道武初年,統率部民跟隨皇上征戰討伐,多次建有戰功,位居上黨太守、關內侯。陸俟年幼時聰明有智慧。明元即位,繼承爵位關內侯。

太武征討赫連昌,詔令陸俟督率眾軍鎮守以防備蠕蠕。和西平公安頡一道攻克武牢,贈賜爵位建業公,拜授冀州刺史。當時考核州郡只有陸俟和河內太守丘陳為天下第一。遷職武牢鎮大將。平涼羌族人狄子玉等反叛,又遷職為安定鎮大將,追擊征討狄子玉等,將他們全部擒獲。遷職懷荒鎮大將。不到一年,眾高車族首領莫弗訴訟陸俟嚴厲壓迫,要求請回前鎮將郎孤。太武答應了他們。徵召陸俟,回到京城朝見皇上,說不過一年,郎孤一定被害,高車一定反叛。皇帝懷疑不切實,嚴辭譴責他,陸俟帶着公爵的身份回到自己的住所。

第二年,眾首領莫弗果然殺死郎孤反叛。皇帝聽說後大吃一驚,召來陸俟詢問其緣故。陸俟說:「高車的風俗,上下之間沒有禮節,沒有禮節的人,難做他們的上司。我用威嚴駕馭他們,用法紀節制他們,想漸漸加以訓導,使他們知道名分和界限。然而厭惡嫉害正直的人很多,所以控訴我沒有恩惠,稱讚郎孤有美德。郎孤得以返回鎮守後,欣喜他的名聲和美譽,一定會過百姓施加恩惠,譏刺我的所作是過失,一心要用寬惠去統治他們,用仁恕去厚待他們。沒有禮節的人,容易滋生僭越傲慢之心,不過一年,不再有上下之分。已經沒了上下之分,然後用嚴威來控制他們,便會使人人心懷怨恨。怨恨多了以後,身敗禍亂就顯露出來了。」皇帝讚嘆道:「你的身材這麼短小,思慮的怎麼這樣長遠啊!」當天就再任他為散騎常侍。

皇帝征討蠕蠕,攻占涼州,常常跟隨皇帝另外督運輜重。又與高涼王元那再渡黃河向南攻取土地。仍然遷職長安鎮大將。與高涼王元那一道在杏城攻擊蓋吳,擒獲蓋吳的兩個叔叔。眾將領想送往京城,惟獨陸俟不同意,說:「如果不殺掉蓋吳,恐怕長安的事變不止。隻身藏匿逃竄,不是他的親信,誰能夠擒獲他?如果停駐十萬軍隊追捕一人,不是上策。不如私下許諾蓋吳的兩個叔叔,釋放他們的妻子兒女,讓他自己去追殺蓋吳。」眾將領都說:「現在擒獲了他的兩個叔叔,只有蓋吳一人了,哪裡還能再來?」陸俟說:「諸位不是見過毒蛇嗎?不斷掉它的頭,仍然可以為害。況且要除掉心腹之患,卻說一定得留下它的同類,可以嗎?」於是放走蓋吳的兩個叔叔,與他們約定再會日期。到了約定時間,蓋吳的叔叔沒有來,眾將領都怪罪陸俟。陸俟說:「這是他沒有得到方便而已,一定不會背約的。」幾天以後,二人果真斬殺了蓋吳來見,全部情況如陸俟所說。陸俟的英明謀略和獨自決斷,都諸如此類。升任內都大官。

安定盧水人劉超等反叛,太武認為陸俟聲威與恩德遍及關中,詔令任本官加都督秦州、雍州諸軍,鎮守長安。皇帝說:「劉超等憑藉天險,不服從王命。我如果把重兵交付你,那麼劉超等必然合而為一;如果只把輕兵交付你,那麼就不能制服他們了。今令你用謀略來平定他們。」於是陸俟隻身單騎到達長安鎮。到後,再三宣揚威望與信譽,把得失成敗的道理告訴他們,劉超仍沒有投降的意思。陸俟於是率領他的部屬去見劉超。劉超派人迎接說:「多於三百人,當用弓馬相對待;少於三百人,當用酒食來款待。」便率二百名騎兵到劉超那裡。劉超戒備非常嚴密,便狂飲一氣,個個酒醉而回。後來假裝打獵,到達劉超那裡。和士兵們約定道:「今天發動事變的時機,當以酒醉為界限。」陸俟便假裝酒醉,上馬大喊,斬掉劉超的腦袋。士兵們應着喊聲躍起出擊,終於平定了劉超。皇帝大喜,徵召拜授為外都大官。[2]

作者簡介

李延壽,唐代史學家,相州(今河南安陽)人。貞觀年間,做過太子典膳丞、崇賢館學士,後任御史台主簿,官至符璽郎,兼修國史。李延壽曾參加過官修的《隋書》、《五代史志》(即《經籍志》)、《晉書》及當朝國史的修撰。《南史》與《北史》為姊妹篇,是由李大師及其子李延壽兩代人編撰完成的。[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