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北史·源子邕傳

北史·源子邕傳出自《北史》,史書是是匯合併刪節記載北朝歷史的《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而編成的紀傳體史書,共一百卷。記述從北魏登國元年到隋義寧二年(618)的歷史。[1]

目錄

原文

源子邕,字靈和。少好文雅,篤志於學,推誠待士,士多歸之。累遷夏州刺史。時沃野鎮人破六韓拔陵首為反亂,統萬逆徒,寇害應接。子邕嬰城自守,城中糧盡,煮馬皮而食之。子邕善綏撫,無有離貳。以饑饉轉切,欲自出求糧,留子延伯據守。僚屬僉雲,未若棄城俱去,更展規略。子邕泣請於眾曰:「吾世荷國恩,此是吾死地,更欲何求!」遂自率羸弱向東夏運糧。延伯與將士送出城,哭而拜辭,三軍莫不嗚咽。子邕為朔方胡帥曹阿各拔所邀,力屈被執。

乃密遣人齎書間行與城中云:「大軍在近,汝其奉忠,勿移其操。」子邕雖被囚束,雅為胡人所敬,常以百姓禮事之。子邕為陳安危禍福之端,勸阿各拔令降。將從之,未果而死。拔弟桑生代總部眾,竟隨子邕降。 時北海王顥為大行台,子邕具陳諸賊可滅狀。顥給子邕兵令其先出時東夏合境反叛所在屯結子邕轉戰而前九旬之中凡數十戰乃平東夏徵稅租粟運糧統萬於是二夏漸寧。 及蕭寶夤等為賊所敗,關右騷擾,時子邕新平黑城,遂率士馬並夏州募義人,鼓行南出。賊帥康維摩守鋸谷,斷絕嬰棠橋。子邕與戰,大破之,禽維摩。又攻破賊帥契官斤於楊氏堡。出自西夏,至於東夏,轉戰千里。至是,朝廷始得委問。除兼行台尚書。復破賊帥紇單步胡提於曲沃,明帝璽書勞勉之。子邕在白水郡破賊率宿勤明達子阿非軍,多所斬獲。除給事黃門侍郎,封樂平縣公。

以葛榮久逼信都,詔子邕為北討都督。時相州刺史、安樂王鑑據鄴反,敕子邕與都督李神軌先討平之。改封陽平縣公。遂與裴衍發鄴,討葛榮。而信都城陷,除子邕冀州刺史,與裴衍俱進。子邕戰敗而歿,贈司空,諡曰莊穆。

譯文

源子邕,字靈和。年輕時愛好文學,專心於學業,對士人坦誠相見,文士們都來歸附他。後來被任命為夏州刺史。當時沃野鎮人破六韓拔陵首先起來造反。統萬的叛逆之徒,紛紛起來為寇,與之相呼應。源子邕的州城被包圍,他率軍民死守,城中糧食吃光了,他們就吃煮過的馬皮。源子邕善於安撫人心,所以手下沒有離叛之心。後來因為缺糧的問題更加嚴重,他要親自出城去借糧,留兒子源延伯據守城池。手下的官吏都說,不如一起棄城而逃,再想別的辦法。源子邕哭着對眾人道:「我家世代蒙受國家恩典,這裡是我的死地,我還貪求什麼!」於是親自率領疲弱的兵士去東夏運糧。

源延伯與眾將士送他們出城,哭着向他拜辭,三軍將士無不嗚咽哭泣。源子邕被朔方的胡帥曹阿各拔所攔擊,力氣不濟而被捕。他還偷偷派人送一封密信給城中的源延伯,信上說:「大軍就在附近,你要堅持盡忠,不要動搖。」源子邕雖然被囚禁,還深為胡人所敬重,常用對待官吏之禮接待他。源子邕對他們陳述安危禍福的利害關係,勸阿各拔命令胡人歸降,阿各拔剛接受了他的勸降,還沒有成行就死了。阿各拔的弟弟桑生代為統率部下,最終還是跟隨源子邕歸降。

當時北海王顥為大行台,源子邕具體陳述了該如何剿滅諸賊寇,顥給源子邕人馬,讓他作為先鋒,那時東夏境內到處都有叛亂,到處集結駐屯,源子邕邊打邊前進,幾十天之內,大小數十戰,終於平定了東夏。他又將徵收的稅糧運到統萬,於是東夏、夏州漸趨平靜。

後來蕭寶夤被賊寇所敗,關右動盪不安,當時子邕剛剛平定黑城,立刻率兵馬以及在夏州招募的義軍,一路擊鼓向南進軍。賊帥康維摩據守鋸谷,拆斷了嬰瓦棠橋,源子邕率兵和賊軍交戰,大敗敵兵,擒獲了康維摩。後來他又在楊氏堡打敗了賊帥契官斤。源子邕從西夏出發,直到東夏,轉戰千里。到這時,朝廷才關心這件事。任命源子邕兼任行台尚書。他又在曲沃打敗了賊帥紇單步胡提,明帝御筆親寫出一封勉勵慰勞的信給他。源子邕在白水郡又攻破了賊帥宿勤明達之子阿非的軍隊,殲敵無數。被任命為給事黃門侍郎,封為樂平縣公。

由於葛榮圍困了信都很久,皇上詔令源子邕為北討都督,當時相州刺史、安樂王鑑占據了鄴反叛,皇上敕令源子邕與都督李神軌先將他討平。改封他為陽平縣公。於是和裴衍從鄴發兵,征討葛榮,信都城被攻陷。源子邕被任命為冀州刺史,與裴衍合力進攻,源子邕戰敗而亡,追贈司空,諡號「莊穆」。[2]

作者簡介

李延壽,唐代史學家,相州(今河南安陽)人。貞觀年間,做過太子典膳丞、崇賢館學士,後任御史台主簿,官至符璽郎,兼修國史。李延壽曾參加過官修的《隋書》、《五代史志》(即《經籍志》)、《晉書》及當朝國史的修撰。《南史》與《北史》為姊妹篇,是由李大師及其子李延壽兩代人編撰完成的。[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