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學生界宣言
原文
嗚呼國民! 我最親最愛最敬佩最有血性之同胞! 我等含冤受辱,忍痛被垢,於日本人之密約危險,以及朝夕企禱之山東問題,青島歸還問題,今已有由五國公管,降而為中日直接交涉之提議矣。噩耗傳來,黯天無色。夫和議正開,我等所希望所慶祝者,豈不曰世界上有正義、有人道、有公理。歸還青島,取消中日密約、軍事協定,以及其他不平等之條約,公理也,即正義也。背公理而逞強權,將我之土地由五國公管,儕我於戰敗國如德奧之列,非公理、非正義也。今又顯然背棄,山東問題,由我與日本直接交涉。夫日本,虎狼也,既能以一紙空文,竊掠我二十一條之美利②,則我與之交涉,簡言之,是斷送耳,是亡青島耳,是亡山東耳。夫山東北扼燕晉,南拱鄂寧,當京漢、津浦兩路之沖,實南北之咽喉關鍵。山東亡,是中國亡矣! 我同胞處此大地,有此山河,豈能目睹此強暴之欺凌我、壓迫我、奴隸我、牛馬我、而不作萬死一生之呼救乎? 法之於亞魯撤、勞連兩州也,曰: 「不得之,毋寧死。」 朝鮮之謀獨立也,曰: 「不獨立,毋寧死。」 夫至於國家存亡,土地割裂,問題吃緊之時,而其民猶不能下一大決心,作最後之憤救者,則是二十世紀之賤種,無可語於人類者矣。我同胞有不忍於奴隸牛馬之痛苦,極欲奔救之者乎?則開國民大會,露天演講,通電堅持,為今日之要着。至有甘心賣國,肆意通姦者,則最後之對付,手槍炸彈是賴矣。危機一發,幸共圖之。
鑑賞
《宣言》僅五百餘字,不分段落,一氣呵成。但行文跌宕激越、義正詞嚴,愛國憂民之情,溢於字裡行間。
《宣言》雖未分段,文章層次卻清晰可見:
第一段,從「嗚呼國民」到「黯天無色」。開篇便向全國同胞揭示「和會」對山東問題的處理「已有由五國公管,降而為中日直接交涉之提議」 的嚴酷事實。並用「噩耗傳來,黯天無色」來形容形勢之險惡和全國人民的失望和悲憤心情。這是全文的中心議題,也是 「五四運動」 的直接起因。這種開宗明義,直陳事實,正體現了事件的緊迫性和陳述者的激憤心情。
第二段,從「夫和議正開」到「非正義也」。承接上文,從正面說明 「和會正開」是「我等所希望所慶祝者」,而且「豈不曰世界上有正義、有人道、有公理」麼?果能做到「歸還青島,取消中日密約、軍事協定,以及其他不平等之條約」,那倒是「公理也,即正義也」。然而,「和會」卻「背公理而逞強權,將我之土地由五國公管,儕我於戰敗國如德奧之列」,這卻是「非公理、非正義也」。此段由假設之肯定轉而為否定之批判,使說理更為透徹,批判更為有力。
第三段,從「今又顯然背棄」到「山東亡,是中國亡矣」。進一步批評「和會」將「山東問題由我與日本直接交涉」 的錯誤決定,不僅是推卸責任,而且是為虎作倀。因為「日本,虎狼也」,它「既能以一紙空文,竊掠我二十一條之美利」,現在叫我與之交涉,除了「斷送」,還會有什麼結果呢?問題還不僅此,《宣言》進而分析了山東的戰略地位: 「北扼燕晉,南拱鄂寧,當京漢、津浦兩路之沖,實南北之咽喉關鍵」。至此,作者痛心地指出: 「山東亡,是中國亡矣!」事實上,從「二十一條」的內容也可清楚地看出,日寇對中國的野心蓄謀已久,它的罪惡目的是先獨占中國,進而取代、滅亡中國。
第四段,在逐層分析了 「山東亡,是中國亡矣」 的嚴峻形勢之後,《宣言》向全國民眾發出呼籲,對象分兩方面: 一是對自己的同胞,除了教育(分析形勢,陳述利害)和啟發(以法、韓兩國對失土的態度)外,還用反激的語氣呼籲國民奮起救國: 「我同胞處此大地,有此山河,豈能目睹此強暴之欺凌我、壓迫我、奴隸我、牛馬我、而不作萬死一生之呼救乎?」 「夫至於國家存亡,土地割裂,問題吃緊之時,而其民猶不能下一大決心,作最後之憤救者,則是二十世紀之賤種,無可語於人類者矣。」 「我同胞有不忍於奴隸牛馬之痛苦,極欲奔救之者乎?」此段在感情表達上雖有過激 (如「二十世紀之賤種,無可語於人類者矣」等語)之處,但學生們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的愛國激情卻是十分可貴的,而這種「恨鐵不鋼,情急語激」的情狀,也正好表現了年輕人認識問題和語言表達上的某些特徵。值得注意的是,這裡一連用了 「呼救」、「憤救」、「奔救」,體現了呼籲者由口頭呼籲到行動救國的過程,體現了國民被 「呼救」轉而主動「憤救」,進而「奔救」 的覺醒過程。二是對敵人,對那些 「甘心賣國,肆意通姦者」 的態度就截然不同了,只用了兩句: 「則最後之對付,手槍炸彈是賴矣!」這是嚴厲的警告。
最後,《宣言》用簡短有力的號召 「危機一發,幸共圖之」結束全篇。言簡意沉,催人奮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