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勐海石豆蘭

中文名稱 勐海石豆蘭

學名 Bulbophyllum menghaiense Z. H. Tsi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綱 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勐海石豆蘭,植株矮小,匍匐。根狀莖每節生1-3條氣根。假鱗莖近扁球形,彼此緊靠呈現串珠 狀,葉革質,卵狀披針形或長圓狀古 形,先端銳尖,基部收窄,無明顯的柄,具多數弧形平 行脈。花葶從假鱗莖基部發出,1––2個,直立,長7-10毫米,頂生1朵花,花褐色,有較深色的脈,質地薄,花瓣卵狀長圓形,長2.2毫米,中部寬1毫米,先端鈍,具1條脈,邊緣全緣, 花期7月,產雲南南部(勐海)。生於海拔1500米的山地林中樹幹上。

目錄

信息

目 微子目 Microspermae

科 蘭科 Orchidaceae

亞科 蘭亞科 Subfam. Orchidoideae

族 樹蘭族 Trib. Epidendreae

亞族 石豆蘭亞族 Subtrib. Bulbophyllinae

屬 石豆蘭屬 Bulbophyllum

組 球莖組 Sect. Monilibulbus

種 勐海石豆蘭

分布區域 中國雲南

形態特徵

植株矮小,匍匐。根狀莖每節生1—3條氣根。假鱗莖近扁球形,彼此緊靠呈現串珠 狀,粗約3—4毫米,干後表面具皺紋,頂生1枚葉。葉革質,卵狀披針形或長圓狀古 形,長4—10毫米,寬2—3毫米,先端銳尖,基部收窄,無明顯的柄,具多數弧形平 行脈。花葶從假鱗莖基部發出,1--2個,直立,長7—10毫米,頂生1朵花;花序柄 纖細,圓柱形,長5—7毫米,基部被鞘;鞘筒狀,膜質,長約1毫米;花苞片杯狀, 長約1毫米,先端銳尖;花梗和子房長約4毫米;花褐色,有較深色的脈,質地薄;中 萼片披針形或長圓形,直立伸展,長5.5—7毫米,寬約1.8毫米,先端近漸尖,具3 條脈;側萼片披針形,與中萼片近等長,基部上方寬2毫米,先端長漸尖,具4—5條 脈;花瓣卵狀長圓形,長2.2毫米,中部寬1毫米,先端鈍,具1條脈,邊緣全緣;唇 瓣披針形,肉質,長4毫米,從中部向外下彎,基部稍具凹槽、近心形且蕊柱足末端 連接而形成不動關節,先端增厚呈球狀而向外下彎,唇盤光滑;蕊柱粗短,長約1毫 米;蕊柱齒狹鐮刀狀,長約1.1毫米;蕊柱足長1.5毫米,向上彎曲,其分離部分長約 7毫米;藥帽半球形,上面光滑。 花期7月。[1]

產地分布

產雲南南部(勐海)。生於海拔1500米的山地林中樹幹上。

本種提示

本種近泰國的Bulbophyllum physocoryphum Seidenf,但植物體較小,花序柄較長; 花較大,褐色;萼片披針形,先端長漸尖,側萼片不下彎。[2]

石豆蘭屬介紹

描 述:Bulbophyllum Thouars 石豆蘭屬,蘭科,近1000種,分布於熱帶,我國有36種,產南部。附生蘭;假鱗莖生於細長的根狀莖上,頂端具1葉,極罕2葉;花葶從假鱗莖底部或兩假鱗莖之間的根狀莖上抽出,通常具頭狀花序、總狀花序或傘形花序,罕有減退為單花;3枚萼片相似,側萼片基部寬闊並與蕊柱足合生,但其內緣不粘合;唇瓣小,肉質,鉸鏈般地着生於蕊柱足,活動,不裂;蕊往短,常有明顯的翅,翅向頂端延伸成一對芒狀或齒狀附屬物,高出於花葯之上;蕊柱足明顯,花粉塊4,多少成2對,蠟質,一般無附屬物,罕有具粘盤。[3]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