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勸學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勸學》中國當代作家劉長虎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勸學

親愛的讀者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嗎?京劇名角譚鑫培在《文昭關》里扮伍子胥,有這樣一場景:伍子胥挎着寶劍上場,唱道:「過了一天又一天,心中好似滾油煎。腰中枉掛三尺劍,不能報卻父母冤。」這天演出,劇務錯把劍拿成刀給他掛上。譚鑫培上台用手一按,摸着的是刀把而非劍把,當即改詞:「過了一朝又一朝,心中好似滾油澆,父母之冤不能報,腰間空掛雁翎刀。」本想起鬨喝倒彩的觀眾,一片叫好。另一出是《轅門斬子》,譚鑫培扮楊六郞,劇情到了老焦贊出場,而扮老焦贊的那位粗心大意,聽得招呼趕緊上台,卻忘了掛冉口(鬍子),全場皆懵。譚鑫培不慌不忙,一字一頓:「你父親哪裡去了?快快喚他出來。」

這說明:一次救場靠運氣,多次救場靠的是實力。

小的再給讀者講幾個類似的小故事

一:林則徐小時候,一次父親扛着他去私塾。老先生看不慣,給了一句:「以父為馬」。諷刺林家沒大沒小,他父親一時羞慚難當。沒想到林則徐回了一句:「望子成龍」。不但對得漂亮,而且道出父子情深,字短意長。

二:劉鳳誥才高八斗,但失明一隻眼。他參加科舉,高中前三甲。乾隆殿試一瞧,脫口而出:「獨眼不登龍虎榜」。劉鳳誥秒回:「半月依舊照乾坤」。皇上往天上一指:「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漢。」劉鳳誥朝地下一指:「春牡丹,夏芍藥,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郞。」乾隆大悅,當真欽點鳳誥為探花,後委其重任。

三:解縉是明朝博覽第一大才子,曾受命重修《太祖實錄》、編撰《永樂大典》。一次他去見永樂帝(朱棣),一邁進門檻,瞧皇上正摟着宮女親熱呢,一時進退兩難。永樂帝瞧見了他,惱怒地問了一句:「解縉進不進?」他無法,只好上前,反問一句:「永樂樂不樂?」朱棣轉怒為喜,招呼老解過來。

四:金農為揚州八怪之首。一場飯局,名士、富商匯集於揚州平山堂。席間即興斗詩,每人有份,規定酒令中要帶「飛、紅」二字。輪到一個大鹽商,他臉漲得通紅,費了牛勁,憋出一句「柳絮飛來片片紅」。此言一出,滿堂大笑。柳絮是白的,哪裡有紅的,這不是瞎掰嗎?此時金農站起說:「這句詩為古人詠'平山堂』詩中的一句,學問淺的還真不知道。其整首詩為'廿四橋邊廿四風,憑欄猶記舊江東。夕陽返照桃花渡,柳絮飛來片片紅』。」哇,原來是夕陽下的柳絮,當然片片紅,高,實在是高。眾人趕緊向富商賠禮,承認自己孤陋寡聞。鹽商心裡明境,古人哪有這首詩,是金農救場,把他的一句歪詩秒變經典。第二天鹽商攜千金拜會金農。

他們反應如此之快,出語這般之妙,不是一時機敏,而是知識的積累,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每天學習一點知識,今天的你,便不是昨日的你,正所謂「至於今昔,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做一個有文化的人,出言句句得當,動筆篇篇精彩,且有小溪之謙和、大河之奔放、海洋之容量,不但自己滿腹經綸,且受人尊敬,還可授業解惑,甚至成國家和社會之棟樑。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1]

作者簡介

劉長虎,中共黨員,政法學院畢業,從警17年,現工作於大慶市民政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