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面
剪刀面 |
剪刀面是山西省的汉族面食小吃。因制面工具用剪刀而名,又因剪出的面条呈鱼形,亦叫剪鱼子,其制法起源于隋末。民间相传,太原公子李世民读书练武、聚才谋义,武士彟慕名拜访,时值晌午,李世民私留书房用餐。正在裁衣的长孙氏来不及备饭,急和面团用剪刀细细剪下,煮后呈食。武士彟叹曰:纷乱当世,公子大略;面如天下,亦当速剪。后来李世民父子起兵大唐故地晋阳,以“剪面”之势攻取长安,统一了山河。后来杜甫身处藩镇割据,有诗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一言睹王宰作画如剪裁风景,二言思太宗英武盼朝政一统。
目录
基本信息
基本内容
剪刀面:世界面食在中国面食在山西剪刀面也是赫赫有名的名吃。
太原自唐以来,有如此快利的剪刀,剪出的面条犹如吴淞江水中的银鱼,不仅民间喜食,还成为历代御面。剪刀面,因制面工具用剪刀而名,又因剪出的面条呈鱼形,亦叫剪鱼子,其制法起源于隋末。民间相传,太原公子李世民读书练武、聚才谋义,武士彟慕名拜访,时值晌午,李世民私留书房用餐。正在裁衣的长孙氏来不及备饭,急和面团用剪刀细细剪下,煮后呈食。武士彟叹曰:纷乱当世,公子大略;面如天下,亦当速剪。后来李世民父子起兵大唐故地晋阳,以“剪面”之势攻取长安,统一了山河。后来杜甫身处藩镇割据,有诗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一言睹王宰作画如剪裁风景,二言思太宗英武盼朝政一统。
剪刀面有此夫妻相助之情、知己谋业之谊,加之太原人嗜面,又有剪刀之利,为剪刀面的世代相袭提供了物质文化基础,故太原传承能千年不衰。太原古称并州,所产剪刀称为“并州剪刀”或“并刀”,晋代时已名扬天下,唐卢纶在《难绾刀子歌》中赞道:“并州难绾竟何人,每成此物如有神”。宋代太原有了生产剪刀的集中地,姜夔《长亭怨慢》有“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元代杨维桢也有诗“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副玻璃烟。”明代晋府店刀剪更是名高声隆,国内各大商埠、码头都有专营商号。清代赵翼也有“其笔快如并剪”之句。现在太原市内街道中还有大小剪子古巷,名显昔日的风华遗韵。
剪刀面的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黄河东岸的渡口住着一户人家,男的能工巧匠,人称十二能;女的心灵手巧,人称巧媳妇。夫妻二人老实忠厚,邻里和睦,但膝下无子,只有一个聪明伶俐,有眼达实的女儿,年方16岁,取名巧姑。巧姑从小在父母的严教熏陶下,学得一手剪纸花的绝技。她剪出的鸟兽花草,景秀山河精美绝伦,特别对十二生肖剪的更是精益求精。如:玉鼠娶亲、夕牛望月、嫦娥奔月、龙凤呈祥、银蛇出洞、八马骏画、十羊九牧、群猴捞月、金鸡报晓、天狗吞月、一猪九种等纸花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父母对她似如掌上明珠,爱屋及乌,可是好景不长,好花不圆,巧媳妇和十二能先后得病夭折。这突如其来的一场灾难降在了一个十六岁的姑娘头上,真乃心酸。[1]无奈街坊邻居为巧姑找了一家富户子弟为媳。过门三天后新媳妇下厨房做饭这是黄河岸边祖传的规矩。婆婆要考验新媳妇的手艺,就让她做“手擀面条”让全家人吃,这一下可难住了巧姑,因为她在家里娇生惯养长大的,母亲没有教会她厨房的本领,所以做出的面条厚薄不均、粗细不匀,而且吃起来少盐缺醋、没滋达味,被婆婆骂了个狗血喷头。吓的巧姑泪水只好往肚里咽。好心的邻居大娘、大婶们来到了她家。说了婆婆,又说媳妇,并不断来到厨房教巧姑做面条的手艺。巧姑为了感谢大娘、大婶的好意就不断的剪些纸花送给她们。婆婆见了就生气的说:“你天天剪花呀!剪鸟呀!顶个屁用,有本事剪出碗“面条”让我尝尝。”骂者无心,听者有意,一个“剪”字,提醒了巧姑,于是她下到厨房挖了两碗白面粉,用适量的水和成面团,稍醒后,揉成圆锥形,一手持面团,一手拿剪子麻利地由右向左一条条地剪入开水锅里煮制,真是:“剪不离面赛闪电,面团围着剪刀转。根根落入鸡汤里,恰似银鱼白浪翻。陈醋肉酱浇热面,过瘾辣子加葱蒜。好吃不怕大肚汉,胜似神仙过大年。”但等面条煮熟捞入碗里,再配上绿豆芽和红萝卜丝浇上肉酱,趁热端给公婆吃,公婆一见巧姑端来两碗两头尖尖中间胖不足三寸长的两碗面条,婆婆惊喜问这是什么面?巧姑说:“这是我用剪刀做的‘剪刀面’,您二老尝尝看好吃不好吃”。公婆一尝,拍桌叫好,筋道滑利,香气扑鼻。婆婆笑了,巧姑乐了,一碗剪刀面消除了婆媳之间的隔阂。不久,黄河河东晋南一带的主妇们听说有了“剪刀面”,纷纷前往渡口找巧姑学艺。
参考文献
- ↑ 感受家国情怀|来宝鸡扶风,逛法门寺,咥了这碗“剪刀面”,潇湘晨报, 2016-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