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刺芒野古草

刺芒野古草(学名:Arundinella setosa Trin.)是禾本科、野古草属多年生草本。秆单生或丛生,质较硬,无毛;节淡褐色,无毛或具短柔毛。叶鞘无毛至具长刺毛,边缘具短纤毛;叶舌上缘具极短纤毛,两侧有长柔毛;叶片基部圆形,先端长渐尖,常两面无毛,有时具疣毛。圆锥花序排列疏展,分枝细长而互生,主轴及分枝均有粗糙的纵棱,孪生小穗柄分别长约2毫米及5毫米,顶端着生数枚白色长刺毛;第一小花中性或雄性,第二小花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芒宿存,黄棕色,花药紫色。颖果褐色,长卵形。[1]

分布于中国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各省;亚洲热带、亚热带均有分布。生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山坡草地、灌丛、松林或松栎林下。

秆叶可作纤维原料。叶量少,草质粗糙,适口性亦随季节变化很大。营养期适口性中等,抽穗后植株老化,适口性迅速下降而不被家畜所采食。生长刺芒野古草的草地,可改造为半人工草地。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无危(LC)。

目录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秆单生或丛生,高(35-)60-160(-190)厘米,径1-4毫米,质较硬,无毛;节淡褐色,无毛或具短柔毛。叶鞘无毛至具长刺毛,边缘具短纤毛;叶舌长约0.8毫米,上缘具极短纤毛,两侧有长柔毛;叶片基部圆形,先端长渐尖,长10-30(-70)厘米,宽4-7毫米,常两面无毛,有时具疣毛。

圆锥花序排列疏展,长10-25(-35)厘米,分枝细长而互生,主轴及分枝均有粗糙的纵棱,孪生小穗柄分别长约2毫米及5毫米,顶端着生数枚白色长刺毛;小穗长5.5-7毫米,第一颖长4-6毫米,具3-5脉,脉上粗糙,有时具短柔毛;第二颖长5-7毫米,具5脉;第一小花中性或雄性,外稃长3.8-4.6毫米,具3-5脉,偶见7脉,内稃长3.6-5毫米;第二小花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2-3毫米,成熟时棕黄色,上部微粗糙;芒宿存,芒柱长2-4毫米,黄棕色,芒针长4-6毫米,侧刺长1.4-2.8毫米,白色劲直,基盘毛长0.6-0.8毫米,约为稃体的2/5-1/3;花药紫色,长约1.5毫米。颖果褐色,长卵形,长约1毫米。

主要价值

秆叶可作纤维4102原料。叶量少,草质粗糙,据在江西泰和县测定,茎、叶比为5:2。适口性亦随季节变化很大。营养期适口性中等,抽穗后植株老化,适口性迅速下降而不被家畜所采食。刺芒野古草饲用价值较低,耐牧性差,利用不当容易造成草场退化。生长刺芒野古草的草地,可改造为半人工草地。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无危(LC)。

主要变种

无刺野古草(学名:Arundinella setosa var. esetosa Bor),与刺芒野古草的区别在于第二外稃顶端的侧刺全退化。分布于中国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等省区;尼泊尔至印度也有。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干燥山坡草丛中。

腾冲野古草(学名:Arundinella setosa var. tengchongensis B. S. Sun et Z. H. Hu ex S. L. Chen),与无刺野古草相近,但芒柱不发达,短而,直,几不扭转,且小穗较小,第一小花雄性,基盘毛细曲,长达稃体的1/2以上,可资区别。花果期10月。分布于中国云南西部(腾冲),生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坡草丛中。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各省;亚洲热带、亚热带均有分布。生于海拔21653500米以下的山坡草地、灌丛、松林或松栎5261林下。性喜温热,耐热、耐瘠薄,多生于干燥的红壤山坡和丘陵地。在中、南亚热带草坡,刺芒野古草是主要的建群种之一,其生态幅度宽,分布甚广,常出现在不同坡位的不同群落之中,并可在疏林下成为优势植物。

生长习性

须根可深入土层40厘米以下,主要分布于0-10厘米的淋溶层中。据对中国江西泰和县草山草坡的考察,当气温达30-35℃以上的高温干旱季节,在地表温度可高达50℃以上的沙砾质坡地上,刺芒野古草是少数可生存下来的草本植物之一。这时其叶片内卷,叶尖变红,以半休眠状态渡过干热2113时期,而后又可返青生长。其生育期长达250天左右,3月中旬返青,7-9月份开花结实,11月底进入枯黄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