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刺槐花
t0110455658f3184f40.jpg
图片来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896393&sid=7114040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刺槐花

汉语拼音:Cì Huái Huā
别名:刺槐、洋槐、胡藤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平肝,止血
主治:头痛,肠风下血,咯血,吐血,血崩


刺槐花,中药名。为豆科洋槐属植物刺槐 Robinia pseudocacia L.的花。具有平肝,止血的功效。主治头痛,肠风下血,咯血,吐血,血崩。[1]

目录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刺槐花

拼音名:Cì Huái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Black Locust

别名:刺槐、洋槐、胡藤。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binia pseudoacacia L.

出处

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刺槐的花。

采收和储藏

6-7月盛开时采收花序,摘下花,晾干。

原形态

刺槐 落叶乔木,通常高约15m。树皮灰褐色,深纵裂;小枝暗褐色,具刺针,无毛;冬芽小,在落叶前藏于叶柄基部内。奇数羽状复叶,叶轴具浅沟,基部膨大;小叶7-19椭圆形、长圆形或卵圆形,长2-5.5cm,宽1-2cm,先端圆形或微凹,时有小尖刺,基部圆或宽楔形,全缘,上面无毛或幼时背面微有细毛;小叶柄长约2mm,具刺状小托叶。总状花序腋生,下垂,长10-20cm,花轴有毛,花梗长7mm,有密毛;花萼钟状,先端浅裂成5齿,微呈二唇形,具柔毛;花冠白色,芳香,旗瓣近圆形,有爪,基都有2黄色斑点,翼瓣弯曲,龙骨瓣向内弯,下部连合;雄蕊10,二体,上部分离或半分离;花柱头状,先端具柔毛。荚果条状长椭圆形,扁平,长5-10cm,宽l-1.5cm,赤褐色,腹缝线上有窄翅,种子间不具横隔膜。种子3-10颗,肾形,黑褐色,有微小黑斑。花期4-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公路旁及村舍附近。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广为栽培。

栽培

生物学特性

为热带树种,在黄河流域、长江下游,生长发育较佳。性喜温暖、向阳。土壤以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上最好。能耐干旱、抗盐、耐碱。

栽培技术

一般采用种子繁殖,亦可用分、分根及扦插繁殖。

田间管理

刺槐为浅根性树类,大风后每易摇撼根部,故应注意用土培压根际,以免倾倒。

病虫害防治

有四点刺蛾为害叶部;斑衣蜡蝉为害干部,故应用叶蝉散防治;星天牛亦为害干部。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略呈飞鸟状或未开放者为钩镰状,长1.3-1.6cm。下部为钟状花萼,棕色,被亮白色短柔毛,先端5齿裂,基部有花柄,其近上端有1关节,节上略粗,节下狭细。上部为花冠,花瓣5,皱缩,有时残破或脱落,其中旗瓣1枚,宽大,常反折,翼瓣2枚,两侧生,较狭,龙骨瓣2枚,上部合生,约镰状,雄蕊10枚,9枚花丝合生,1枚花丝下部参与连合,子房线形棕色,花柱弯生,先端有短柔毛。质软,体轻。气微,味微甘。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淡黄绿色。①花瓣破片上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略弯曲或平直,爪部细胞纵向伸长,细胞外壁具明显的角质层纹理;下表皮细胞形似上表皮。②花萼上表皮细胞多角形,花萼基部细胞纵向伸长,有时可见非腺毛;下表皮细胞形同上表皮,但非腺毛密生,且见气孔。③非腺毛随处可见,完整者长131-413μm,直生或稍弯曲,多为2细胞,基部细胞短小,顶细胞长。④花萼内薄壁细胞可察见,有的细胞内含黄棕色或浅红紫色物质。⑤花丝内、外表皮细胞狭长方形。⑥子房外表皮破片有时可见,细胞狭小,长20-39μm,宽9-15μm。⑦花粉粒直径30-35μm,壁平滑。⑧导管细小,常为螺纹。⑨草酸钙方晶或可察见,长4-10μm。

化学成分

花含洋槐甙(robinin),刀豆酸(canaline),蓖麻毒毒蛋白(ricin),鞣质类,黄酮类。

鉴别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样品的甲醇溶液点于硅胶G薄层上,用正丁醇-冰醋酸-水(4:1:1)展开,然后喷1%三氯化铝(ALCL3)的乙醇溶液,在紫外灯下观察荧光斑点,洋槐甙的Rf=0.46,若改用(4:1:2)的展开剂Rf=0.54,以异丙醇-水(7.6:2.4)为展开剂时Rf=20.7O。

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肝经

功能主治

止血。主咯血;大肠下血;吐血;崩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泡茶饮。

各家论述

贵州民间方药集》:止大肠下血,咯血,又治妇女红崩。[2]

摘录

中华本草

参考资料

  1. 刺槐花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刺槐花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