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吸式口器
刺吸式口器 |
刺吸式口器(piercing-sucking mouthparts)是取食植物汁液或動物血液的昆蟲所具有的既能刺入寄主體內又能吸食寄主體液的口器,為同翅目、半翅目、蚤目及部分雙翅目昆蟲所具有,虱目昆蟲的口器也基本上屬於刺吸式。
目錄
簡介
刺吸式口器的下唇延長成喙,上、下顎都特化成針狀,適於刺入動植物組織中,吸取血液和細胞液,例如蚊子的刺吸式口器。
刺吸式口器:
喙:下唇延長形成,用於保護口針,通常分為 3 節;
口針:上顎與下顎分別特化為 4 條細長的口針;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蚊子的刺吸式口器與蟬的刺吸式口器有些不同,蚊子的舌與上唇各形成 1 條較粗的口針。
評價
吸食動物血液和植物汁液的昆蟲的口器就象一個空心的注射針頭,取食時把針狀的口器插到動植物的組織內吸食其中的汁液,這種口器叫做刺吸式口器。刺吸式口器的構造很巧妙,實際上就是把原來的下唇延長成一個收藏或保護口針的喙,上顎和下顎的一部分演變成細長的口針。口針的數目有變化,蟬有4根,虱子有3根,而蚊子有6根口針。此外,刺吸式口器還必須有專門的抽吸構造--食道唧筒。
薊馬的口器也是刺吸式類型的,但它們的口器與典型的刺吸式口器有所不同。薊馬的頭部向下突出,其上唇和下唇合成一個短小的喙,內藏舌、左上顎和下顎口針,其右上顎已退化或消失。取食時,口針插入植物組織內,將其刮破,待汁液流出後再吸入消化道內。這種特殊的刺吸式口器常被稱為銼吸式口器。
脈翅目幼蟲(蚜獅、蟻獅)具有捕食性的刺吸式口器,簡稱捕吸式口器,其特點是上顎和下顎從兩側伸出頭前,外形似1對鐮刀。這類口器由左、右的上下顎分別合成刺吸構造,因而常被叫做雙刺吸式口器。
具有刺吸式口器的昆蟲在取食過程中還常伴隨着傳播疾病,使動植物感染流行病。例如蚜蟲等同翅目昆蟲傳播植物病毒病,蚊子、跳蚤等傳播瘧疾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