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刘适兰
出生 1962年
四川成都
国籍 中国
职业 女子国际象棋

目录

人物简介

刘适兰,女子国际象棋名手[1]。国际特级大师。四川成都人。1973年入成都市业余体校学习。1978年入四川省棋队。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2008年奥运会[2]圣火传递深圳站火炬手[3]

所获荣誉

1979年至1983年连续七次获全国国际象棋比赛冠军。 第二十四届奥林匹克国际象棋比赛中,以十四战得八分半的成绩,获国际大师第一序分。 第三届诺维萨德国际女子等级赛中,又十一占得七分半的成绩获第三名,并箅国际大师第二序分。 1981年被 国际象棋联合会批准为中国第一位女子国际大师。 同年获国际象棋联合会第十区女子国际象棋比赛冠军,并作为第十区女子国际象棋比赛冠军,并作为第十区的代表参加1982年女子国际象棋区际赛,获第三名,并取得参加世界八强赛的资格。同时成为中国第一位国际象棋国际大师。 曾获国家体育运动誉奖章。

运动生涯

属虎,四川省成都市人,我国第一批步入国际象棋殿堂的女棋手,是中国,也是亚洲第一个国际象棋女子特级大师。刘适兰出生在一个普遍教师家庭,家中共有6个女儿,她排第五,在家中并不受宠爱。12岁那年,这个生性腼腆、内向的姑娘却一下迷上了国际象棋,并异常刻苦、勤奋地钻研。在老师曾子林的指导下,她的棋艺迅速提高。1978年的中国少年棋赛,这在全国是首次设立女子国际象棋项目,刘适兰捷足先登,获得第一名。次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运动会上,她又获得金牌,此后,连续6次蝉联全国冠军。 1979年,刘适兰作为中国首批登上国际棋坛的女子国际象棋选手。在南斯拉夫普拉国际象棋邀请赛中,她同另一选手合作获得了女子团体冠军。紧接着在法国耶尔,她弈和了苏联特级大师法塔利贝娃,战胜了南斯拉夫特级大师斯塔德莱,获得第三名。1980年,在第十四届 国际象棋奥林匹克赛中,她作为中国女队第一台,和同伴一道战平了多次蝉联世界冠军的苏联队。这个外表 清秀,性格温顺的 中国姑娘以 勇猛果敢的棋风震动了欧洲棋坛,人们开始对亚洲女子棋坛刮目相看。这年年底,她成为中国第一个女子国际大师。但她并未满足,立志要进入特级大师行列。1981年,在菲律宾举行的世界女子国际象棋分区赛(10区)中,刘适兰全胜夺魁。次年在苏联举行的区际赛中,她又以7胜4和3岁的成绩获第三名,取得了参加世界女子国际象棋8强决战的资格并荣膺特级大师称号。 刘适兰以出色的战绩,于1982年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此后又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年来最杰出的运动员之一,并荣获了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人物特写

在20世纪80年代,刘适兰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一个人就算对国际象棋一窍不通,但对刘适兰多少会有所闻。刘适兰12岁开始学习国际象棋,于1979年 17岁时就获得全国冠军。此后又连续9次获全国国际象棋女子个人冠军。1982年她获得“女子国际象棋国际特级 大师”称号。对于这样一个多次为国争光、多次获得各种荣誉的人,称其为“一代天骄”一点也不过分。

曾经沧海 就像其他的在深圳的风云人物一样,刘适兰现在也是由极绚烂而归入平淡了。假如你有机会在深圳棋院看见她,你不难发现在她的言谈举止中,一派普通和平易,几乎完全看不出眼前这个人曾经沧海。 刘适兰1992年来深圳,现在家在深圳,安居乐业。说到对深圳的感受,刘适兰说,如果不来这里而留在北京,大概接触的人会不大一样,但是生活肯定没有在深圳好。早年,刘适兰是吃苦长大的。 有一篇报告文学《第一个特级大师》写到她的成长经历。关于她少年的一段,似乎着重的就是她如何刻苦,比如她笃信一句格言,这就是“勤奋可以弥补天资的不足,而天资永远弥补不了懒惰的缺陷。”成都冬夜,刘适兰就起床“打早谱”,而且常常如此。春节, 姐妹们邀约逛公园, 走亲戚,刘适兰却要求妈妈把自己锁在家里,研究各国高手的棋谱。1976年,川北大地震波及成都。许多人搭棚住在外面,以防不测。刘适兰却和教练曾子林稳坐棋校楼上,面对“战火纷飞”的棋盘,杀得难解难分。 刘适兰说,现在的孩子比我们那个时候的孩子聪明,但是,能不能像我们一样吃苦就不一定了。

往事再提 在上世纪80年代,新闻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比如我们知道刘适兰的辉煌,却不大知道背后有什么轶闻趣事,现在补充采访,可能不晚。 我说,我还记得你年轻时候的形象, 秀外慧中,追你的人应该很多吧?刘适兰说,这些就不写到文章里去了吧?我说,现在事过境迁,到了“往事不用再提”的时候,反倒不妨可以说说这些了。刘适兰觉得我说的也是道理,也就说了些过去的故事。 她说,当年追她的人确实很多。尤其到国外比赛,外国人表达感情的方式比较直接。一个希腊的牧场主,每当有刘适兰比赛,都会站到她身后观看,如果赢了就很高兴,输了就会哭。一场场地跟着。她说她从来都没有跟这个牧场主说过什么,面无表情。“因为那毕竟是不可能的,还不如让人家早点了断此念,否则不是害了别人吗?” 她说,当时有一个出版商非常富有,也酷爱国际象棋,很想让她做他的儿媳妇,她却总是回避跟这个老板见面。队里经常安排她去跟人家应酬,她也总是公事公办,绝不会把私事也带进去。 她一早就不拿出国移民之类当回事。为什么这样呢?她说,真的不大喜欢去国外,首先,吃就不习惯。再说,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她的性格 就是这样的,凡是认为不可能的事,就 快刀斩乱麻,不会来一点点黏糊的。 在国内,追她的人也很多,有些什么部长的孩子,也有喜欢她的。但是,刘还是认为那是不可能的。因为门不当户不对。

我很自卑 我说,当时,做一个运动员应该很有优越感吧?刘适兰说,吃的标准很高,伙食费比一般人的工资都高。接触的人也有很多很优秀的,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比如,由于我当时是全国最年轻的政协委员,所以有机会接触到团中央的一些领导。 不过,作为运动员,在内心,其实很自卑,社会上不是说吗?运动员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所以很多时候,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的。每天的生活也很单调,除了训练、跑步,业余时间就看小说,很多文学期刊都找来看。琼瑶的小说全部都看完了。

一生姻缘 刘适兰喜欢文学,后来上大学,学的也是这个,然后大学毕业又回到国家队,再后来就到了深圳。如果留在北京的 中国棋院,现在已经是领导了吧?刘说:“也许是国际象棋部的副主任吧?不过,我的兴趣还是在教练上,我不喜欢去处理人际关系。” 慢慢说到老公。刘适兰笑笑说,是别人介绍认识的。好像这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其实和老公过去也有过接触。老公当时是国家体委的一个普通干部。“不过他有点特别吧?一般人见到我们都会来说点什么,他给我倒了一杯水,就走到一边去了。”啊,一生姻缘,始于这一“走”。下面的故事跟寻常人家基本相同,结婚,有一个女儿,学国际象棋,不打算走专业的路,但是,获得中国棋协大师的称号。

培育桃李 后来我们就说到“现在进行时”。这才是刘适兰的兴奋点。她说现在深圳的“国象”形势非常好。“我刚刚来深圳的时候,下国际象棋的,也就几十人吧?现在差不多有近两万孩子在学习国际象棋了。这在全国都少见。” 刘适兰说:“深圳的孩子很多都是预备要到国外去读书的,国际象棋可以作为他们今后跟外国人交际的一种工具,另外,在不少大学,学国际象棋是可以争取到奖学金的,如果你学得好的话。”其实就算是不打算出国,学学国际象棋也大有好处。“国际象棋下得好的,考大学没有问题。清华大学近年特别喜欢招国际象棋成绩优异的学生。 刘适兰现在忙于国际象棋在深圳的普及工作,她脑袋里装的都是怎么推广国际象棋,怎么多搞些比赛。“如果能够出一个世界冠军,哪怕是青少年冠军,这辈子就算是没有白活了。”

火炬传递

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刘适兰当上了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深圳站的 火炬手后,最兴奋的要数她远在 澳洲读书的女儿,特意嘱咐妈妈要把火炬保留好。 奥运圣火今天在特区深圳传递,出现在圣火接力队伍中的刘适兰,虽然在二十多年前已经是蜚声全球的国际象棋大师,但岁月给这位美丽的大师留下的,依然是她的漂亮与优雅。 刘适兰现在是深圳棋院的副院长、主教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刘适兰是中国国际象棋队主力队员,曾九次蝉联全国个人冠军。刘适兰是一九八二年年仅二十岁的时候进入世界女子冠军候选人赛,也就是八强赛的第一位中国的、亚洲的女棋手,也是第一位获得国际特级大师的棋手,多次问鼎国际棋坛。当年还是中国国家第一位(国际象棋棋手)被评为十佳运动员之一;第一位被国家体委授予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一九八九年第一位被评为新中国建国四十周年优秀运动员之一,并是国际象棋界第一位担任全国政协委员而且连任二届的人。正是有了刘适兰先前的披荆斩棘,才有了以后谢军诸宸许昱华赵雪等人今日的辉煌。 刘适兰说,国际象棋是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但由于这个项目耗时比较多,观赏性如今欠缺,国际象棋后来主动退出了奥运会,当今奥林匹克运动在全球如火如荼,国际象棋界人士希望通过努力成为这个大家庭的成员。 刘适兰对当选火炬手非常在意,为了这短短的二百米,她早就开始了每日六百米的训练,她说,在中国办奥运是百年不遇的好机会,当奥运火炬手更是一种荣耀,这不是自己的事,还关系到中国的形象。 她说,当年出国比赛,外国人只认识赛场上的刘适兰,而对中国却知之甚少。如今,中国在世界渐渐崛起,通过举办奥运会,更可展示中国的新面貌,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 刘适兰十八岁的女儿也曾学习多年国际象棋,并获全国校际比赛女子冠军,广东女子象棋比赛冠军。在海外读书的她,对祖国充满深情,当奥运火炬在堪培拉传递时,她就专程赶去加油助威,妈妈当上火炬手更让她兴奋不已。 刘适兰说,参加完火炬传递后,她要把火炬珍藏起来,作为送给女儿的礼物,让奥运圣火在一代代中国人心中燃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