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之死
【原文】
【釋詞】
①窺:窺兵,炫耀武力,興兵征伐。向三峽:劉備率軍進攻吳國的路線,是從秭歸起兵,順江而下,在巫峽至夷陵七百里,連營駐紮。跨越長江的巫峽和西陵峽。三峽在這是泛指。
②崩年:劉備伐吳敗回,住在永安宮,並病死在那裡。帝王死曰「崩」。關於永安宮是在白帝城還是奉節城?此問題爭論已久,《三國志》本身便有兩種說法:《劉備傳》寫道:「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又說:「先主自猇亭還秭歸,收合離散兵,遂棄船舫,由此道還魚復,改魚復縣曰永安。」永安宮的遺址究竟在哪,至今仍是疑案。但奉節城與白帝城相距不足十里,永安宮舊址在奉節縣城東北,即朝向白帝城方位。
③翠華:皇帝的行仗。《上林賦》:「建翠華之旗。」
④玉殿:即指永安宮。
⑤古廟:即昭烈廟,劉備祀廟。
⑥歲時:村民按季節祭祀。伏臘:古代祭名。伏在夏六月,臘在冬十二月。
⑦武侯祠:諸葛亮曾封武鄉侯。唐代建武侯祠在先主廟西,相鄰很近。明初,武侯祠並於昭烈廟,大門橫額為「漢昭烈廟」,但人們習慣稱之「武侯祠」。
⑧一體:一樣的對待。
三國詩詞《劉備之死》原文及賞析
【賞析】
劉備敗退奉節,懊悔不及,羞於回成都見群臣,乃將館驛改為永安宮。不久染病不起,漸至嚴重。第二年夏,臨終託孤於諸葛亮,病死在永安宮。時年六十三歲。
這首詩是杜甫在夔州時所作。夔州,即奉節,唐宋時代改奉節為夔州。杜甫在這裡觸景生情,回顧歷史,寫下了這首詠懷詩,被小說家借用到情節里。此詩對劉備發動這場戰爭,兵敗夷陵沒有加以評論,態度很含蓄。這同小說家的心態相合,既無法否定兵敗的歷史事實,又不願把譴責的話語表達出來。
「蜀主窺吳向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漢昭烈二年(公元221年)六月,劉備伐吳,揮師東進。其進軍路線是沿江而下,把軍隊推進到秭歸。第二年五月,蜀軍從巫峽建平起,至夷陵七百餘里之間,接連設營。當劉備兵敗於夷陵,倉皇遁守奉節。憂愧漸至染病成疾,於次年駕崩。劉備從出徵到病逝,前後都曾住在永安宮。因此,杜甫才用了「亦在」二字。初看這兩個字是在平淡地敘述,仔細體味卻大有深意。「蜀主窺吳」原本是要「剪伐東吳」,為關羽報仇。劉備興師問罪,初戰連連取勝,東吳朝野震驚,孫權急派使節,表示願交還荊州,歸其降將,送還孫夫人,永結盟好,共抗曹魏。對此,劉備依然不答應。假如重奪荊州的目的已達到,又能抓住聯吳伐魏的轉機,適可而止,罷兵議和,是一舉多得。然而劉備感情用事,氣盛驕橫,喪失了理智,失掉了良機,在戰略和策略上都犯了錯誤,並為這一錯誤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不僅沒踏平東吳,報仇雪恨,反倒輸掉老本,大傷元氣,最後落了個永安宮託孤。杜甫這聯詩,把伐吳的起因與兵敗的結局對比地放到一起,雖沒有評論,但卻隱含有遺憾之情、諷刺之意。興兵在奉節,敗軍也在奉節,這不正是「亦在」二字的深刻內涵嗎!
在唐代,永安宮已不復存在,杜甫游臨歷史故地,面對空曠的山巒,尋覓永安宮的遺址,感慨萬分。當年威赫顯貴的皇上行仗,只能浮現在想象里,巍峨富麗的宮殿也消失在寂莫荒野的寺廟中。「翠華想象空山外,玉殿虛無野寺中」這兩句詩所渲染的情緒和心態,從更深刻的層次表達了詩人的悲哀。劉備作為「天下英雄」,晚年落了個悲劇的下場。他兵敗逃奔這裡。改魚復為永安,卻不得永安,第二年就死在這裡,臨終託孤在永安,卻也不得永安,其子後主就是亡國之君。願永安卻難永安,這豈不又是「崩年亦在永安宮」的深刻內涵嗎!
這首詩前四句都是對劉備之死的哀嘆,後四句才轉入對劉備的追念。祭祀劉備的古廟中,平日杉松鬱鬱蒼蒼,水鶴築巢而居,寂靜寧神;伏祭、臘祭的日子,村民翁伯前來祭奠,香火不斷。但詩人沒有泛泛的抒發追念的情感,把筆一轉,落在了對劉備與諸葛亮君臣契合的頌讚上:「武侯祠屋長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生前君臣因時遇合,死後祠廟共祭。君臣契合便成了杜詩經常表達的主旨。如「應天才不小,得士契無鄰」。說劉備是順應天命的大才賢主,得諸葛亮相佐,君臣契合有如魚水之情;「君臣已興時際會」,「先主武侯同悶宮」,「君臣當共濟,賢聖亦同時」。這些詩句既是對古人的追念,又是詩人心曲的映襯。杜甫對功高蓋世的諸葛亮極為崇拜,讚美諸葛亮詩之多占唐代詩人第一位,諸如《蜀相》、《武侯廟》、《古柏行》等七八首,以一腔熱血,竭生花妙筆,為諸葛亮寫照的同時,又將自己報國為民的赤誠和懷才不遇的悲嘆傾瀉在字裡行間,這也可以作為「一體君臣祭祀同」的註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