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劉保玉

來自 搜狐 的圖片

劉保玉,男,漢族,1963年12月出生,河南省鄭州市人,中共黨員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法學院副院長[2] 。1985年畢業於山東大學法律系,獲法學學士學位;1988年7月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民法專業,獲法學碩士學位。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

民 族 ---- 漢族

出生地點----河南省鄭州市

出生日期----1963年12月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

畢業院校----中國政法大學

人物簡介

1996年晉升副教授,1997年起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1999年起擔任法學院副院長,2000年9月破格晉升為教授,2004年12月於山東大學在職申請獲得法學博士學位,2005年9月進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後流動站進行博士後研究,2006年6月任博士生導師。任教以來,分別給本科生、研究生、法律碩士等講授過民法學、羅馬法、知識產權法、民法總論、物權法、擔保法等課程;曾獲山東大學首屆獎教金、開拓未來獎、青年教師講課比賽獎、優秀教學成果獎、優秀青年知識分子、教學管理先進個人等獎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博士。現任民法研究中心主任,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學科建設委員會、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

曾任法學院副院長(分管科研,2008-2015年)。兼任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市物權法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會副會長等,北仲、貿仲等仲裁機構仲裁員。

1981-1985年,山東大學法律系,獲法學學士學位;

1985-1988年,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民法專業,獲法學碩士學位;

2004年,山東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導師梁慧星教授)。

2005年-2008,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後流動站,博士後研究(合作導師王利明教授)。曾任山東大學法學院教授(2000年)、博士生導師(2006年)、副院長(1999-2007年)、山東省法學會民商法學研究會會長。

2007年11月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任教。

2008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2015年在北航"我愛我師"評選活動中獲"最具風度獎"。

現任職務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

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山東省法學會理事、民商法學研究會會長;山東省領導幹部學法講師團成員、山東省國資委專家諮詢員、山東省維護企業家權益委員會成員,兼職律師、仲裁員。北京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研究方向

民商法,主要研究領域為物權法、債權法、侵權法、擔保制度和民法原理。

科研成果

獨著或主編有《中國民法原理與實務》、《債權擔保制度研究》、《物權法》、《物權體系論-中國物權法上的物權類型設計》、《以法為本-法學的歷史、現狀與未來》、《擔保法疑難問題研究與立法完善》、《債法總論》、《物權法學》等著作,另有副主編及參編著作近20部;在國家級刊物《中國法學》、《法學研究》以及《法學評論》、《法律科學》、《法學》、《政治與法律》、《法學論壇》、《民商法論叢》等核心期刊及其它法學刊物發表學術論文五十多篇。近年來承擔過"擔保法研究"、"海域使用權及相關法律制度研究"、"物權的類型體系研究"、"我國物權立法難點問題研究"、"擔保方式的現代發展與我國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等省部級及其他科研項目。

獲獎情況

科研成果曾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二等獎(兩次)、三等獎,中國法學會優秀成果(民法學科著作類)一等獎,佟柔民商法學發展基金首屆青年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並多次獲山東省教育廳、司法廳、山東大學、山東省法學會優秀科研成果一、二等獎等獎勵。

主要著作

◆《物權體系論--中國物權法上的物權類型設計》(獨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2005年獲中國法學會優秀成果一等獎、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物權法》(獨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

◆《債權擔保制度研究》(合著、主編),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0年2月出版。獲山東省第十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中國民法原理與實務》(合著、主編),山東大學出版社1994年出版。獲1995年山東大學優秀教材獎、山東省法學會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以法為本-法學的歷史、現狀與未來》(合著、主編),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年出版。

◆《擔保法疑難問題研究與立法完善》(主編),法律出版社2006年出版。

◆《債法總論》(合著,負責人),科學出版社2007年2月出版。

◆《民法》(參編,郭明瑞主編21世紀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2007年修訂)。

◆《民法總論》(參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

◆《物權法學》(獨著),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年出版。

主要論文

1999-2001

◆《論擔保物權的競存》,載《中國法學》1999年第2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民商法學》1999年第10期轉載)。獲2000年山東大學優秀社科成果一等獎、山東省教育廳優秀社科成果一等獎,山東省第十五次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

◆《論自然人的民事責任能力》,載《法學研究》2001年第2期,獲山東省第十七次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

◆《共同保證的結構形態與保證人責任的承擔》,載《中國法學》2003年第2期。獲山東省法學會法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論我國物的擔保制度的完善》,載《法學評論》1995年第6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民商法學》1996年第1期轉載),獲山東大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山東省法學會法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擔保物權的競存及其效力關係問題探析》,載《清華法律評論》第2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獲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經濟法學研究會1998年年會優秀青年論文二等獎。

◆《反擔保初探》,載《法律科學》1997年第1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民商法學》1997年第4期轉載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後達成的'還款協議'有無法律約束力問題芻議-兼評最高人民法院1997年第4號批覆》,載《山東法學》1997年第6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訴訟法學·司法制度》1998年第3期轉載)。獲山東省司法廳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

◆《物權的效力問題之我見》,載《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2000年第2期。

◆《論物權之間的相斥與相容關係》,載《法學論壇》2001年第2期。

◆《權利質權爭議問題探討與立法規定的完善》,載王利明主編《物權法專題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取得時效制度若干問題探討》,載《羅馬法·中國法與民法法典化》(第二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11月出版。

2002-2005

◆《物權與債權的區分及其相對性問題論綱》,載《法學論壇》2002年第5期。

◆《關於物權法體系設計的幾點思考》,載《法學論壇》2003年第6期。

◆《物權法體系設計問題之我見》,載王利明等主編:《中國民法典基本問題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論貨幣所有權及其在運營中的流轉》,載王保樹主編:《中國商法年刊(第三卷)》,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

◆《試論中國動產抵押權制度的完善》,載渠濤主編:《中日民商法研究》(二),法律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

◆《一物一權原則質疑--兼論關於物權性質的物權絕對原則》,載《政法論叢》2004年第3期。

◆《海域使用權研究》,載尹田主編:《中國海域物權的理論與實踐》,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

◆《論物權法基本原則的體系》,載孟勤國等主編:《中國物權法的理論探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

◆《關於動產抵押權的幾個問題-兼及讓與擔保制度的取捨》,載鄒海林主編:《金融擔保法的理論與實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

◆《論商事通則與民法一般規則的關係-商事通則立法的可行性悖議》,載王保樹主編:《中國商法年刊(第四卷)》,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海域使用權制度研究》,載梁慧星主編:《民商法論叢》第32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

◆《論現代物權法的發展趨勢及其對我國立法的啟示》,載《煙臺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所有權的類型化與平等保護原則的結合--物權法所有權編的基本結構設計思路》,載《法學評論》2005年第6期。

◆《物權概念的二要旨:對物支配與效力排他》,載《政治與法律》2005年第5期。

◆《試論優先權在我國物權法上的取捨》,載《河南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

2006至今

◆《典權、傳貰權與不動產質權之比較--兼論典權制度的現代價值》,載《中日民商法研究》(第四卷),法律出版社2006年出版。

◆《空間利用權的涵義界定與其在我國物權法上的規範模式選擇》,載《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

◆《准物權及其立法規制問題初探》,載王利明主編:《中國民法年刊》(2004),法律出版社2006年出版。

◆《共同危險行為爭議問題探討》,載《法學》2007年第2期。

◆《論取得時效的制度構建》,載《法學雜誌》2007年第2期。

◆《芻議物權法草案中所有權取得的若干規定及其完善》,載《法學論壇》2007年第1期。

◆《論物權公示原則在物權性質界定與類別劃分中的意義-兼及公示要件主義公示對抗主義的立法模式選擇》,載《法學論叢》2007年第3期。

◆《物權法中的應收帳款質押制度解析》,載《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

◆《論貨幣所有權流轉的一般規則及其例外》,載《山東審判》2007年第3期。

◆《論異議登記的制度構建及其與財產保全制度的關係》,載《法商研究》2007年第5期。

◆《婚姻關係與著作權及相關利益的歸屬、繼承問題探討》,載《著作權》1995年第4期。

◆《企業兼併村莊不可行》,載《法學雜誌》1996年第5期。◆《精神損害的賠償問題探討》,載《法學》1987年第6期。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