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庆
刘伟庆(1964.05-2020.06.03),男,1964年5月生,江苏武进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2],土木建筑学科群首席教授;江苏省土木工程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刘伟庆 | |
---|---|
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 | |
出生 |
1964年5月 江苏武进 |
逝世 | 2020年6月3日 |
国籍 | 中国 |
母校 | 东南大学 |
知名作品 | 《世界名建筑抗震方案设计》 |
2020年6月3日6时12分,刘伟庆在南京不幸逝世,享年56岁[3]。
目录
人物简历
主要从事结构减震控制、结构复合材料、现代木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先后承担973计划及前期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重大研究计划、中美地震工程科技合作等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教材、译著5部,获发明专利授权10余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4],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
1981-1985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士学位;
1985-1988 东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
1990-1995 东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在职学习,获博士学位;
1988-1994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助教、讲师;
1994-1998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副主任、主任,副教授;
1998-1999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主任,教授;
1999-2001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助理;
2001-2004 南京工业大学校长助理;
2004-至今 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
研究课题
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计划子专题:
中高层建筑耗能减震技术研究,1992年,主要承担者
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973前期):
采用单元重组速生木材的新型木结构基础研究,2002年,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大跨桥梁阻尼消能减振技术研究,2003年,项目负责人
新型复合木结构的结构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2005年,项目负责人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
采用无线传感网络的结构智能健康监测,2003年,主要参加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新型纤维增强结构复合材料的体系创新与关键基础理论,2012年,项目负责人
人物成就
主要从事结构减震控制、结构复合材料、现代木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先后承担973计划及前期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重大研究计划、中美地震工程科技合作等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教材、译著5部,获发明专利授权10余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工程咨询
杭州湾大桥工程动力分析与减震技术研究,2003年
苏通大桥结构抗震与减震设计复核,2004年
刘伟庆 | |
---|---|
副校长刘伟庆主持毕业典礼 |
青岛海湾大桥抗震性能分析,2005年
浙江湖州南太湖大桥动力特性与抗震性能研究,2004年
新沂市信用联社大厦结构消能减震设计,1997
宿迁市文体综合馆结构隔震设计,2001年
宿迁市人防指挥大楼结构隔震设计,2005年
宿迁市教育大厦结构消能减震设计,2003年
宿迁市建设大厦结构消能减震设计,2004年
学术奖励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江苏省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江苏省普通高等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江苏省普通高等院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
江苏省"三育人"先进个人
江苏省"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社会兼职
国际隔震与消能减震控制学会(ASSISi)委员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减振控制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江苏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
刘伟庆 | |
---|---|
副校长刘伟庆教授讲话 |
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江苏省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
《建筑结构学报》、《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等期刊编委。
论文著作
1.《世界名建筑抗震方案设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2.《土木工程概论》,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1
3.《混凝土结构》(上、下册),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4. INVESTIGATIONS ON CONCRETE RAILWAY TIES SUFFERING FROM ALKALI-SILICA REACTION.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VOL.27, NO.1, 1997
5. VIBRATION REDUCTION DESIGN OF THE HANGZHOU BAY CABLE-STAYED BRIDGES.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MECHANICS, VOL.24, NO.3, 2006
6. 钢纤维钢筋高强混凝土梁刚度的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1992.1
7. 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摩擦阻尼支撑框架的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1996.5
8. 耗能支撑钢筋砼框架结构的工程应用.振动工程学报,1999.2
9. 宿迁市文体综合馆基础隔震设计.建筑结构学报,2003.2
10.大型海中平台结构消能减振设计方法的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05.6
人物评价
刘伟庆教授一生致力于土木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创建了学校土木工程现代木结构、复合材料结构等全新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为学校培育出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的逝世,是学校土木工程学科的重大损失,是南京工业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土木工程界的重大损失。(南京工业大学校友会评)
参考来源
- ↑ 刘伟庆 ,南京工业大
- ↑ 刘伟庆 ,名人简历网
- ↑ 56岁南京工业大学原副校长刘伟庆教授病逝 ,搜狐, 2020-06-05
- ↑ 刘伟庆 ,搜狗
- ↑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伟庆 ,南京工业大学, 2013-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