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界鎮
分界鎮地處茂名市茂南區東北部,高州市東南部,距離茂名15公里,包茂高速和汕湛高速交匯,並分別設有出入口,交通區位條件優越。全鎮總面積60.6平方公里,轄12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總人口5.1萬人,是首批全國重點小城鎮及全省268個中心鎮之一。是中國金牌龍眼——儲良龍眼之鄉,是全國最大的鱷魚養殖基地,是全國最大的桂圓肉加工、購銷市場,是廣東省最大的果菜散集基地,被評為「廣東省文明鎮」。目前,鎮委、鎮政府致力把分界打造成為高州東南部對接茂南經濟圈的橋頭堡、建設「三化」協調發展的先行區、推進全市經濟轉型的主戰場、開啟農業、旅遊、服務業特色融合的示範區,在茂名市茂南區東北部,高州市東南部崛起一座鎮強民富、「三化」協調、靚麗宜居、文明和諧的現代新城鎮。2014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9.1億元,增長10.7%,國地兩稅完成950萬元,增長21%,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9.8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5866元。[1]
目錄
概況
該鎮堅持科學發展、實現綠色崛起。繼續按照「12345」總體工作思路抓緊抓好:抓緊建設圩鎮「一個新亮點」;抓好工業強鎮、產業富民「兩大發展實施戰略」;綜合改革抓好西部(世華、飛馬)新型工業集聚區、中部(分界、學福、東方、大塘)商貿新城區、東部(謝宵、南山、新坡)高效農業生態旅遊示範區和北部(儲良、豐林、松木山)特色農業養殖區的合理「工、商、農三化」新區;
不斷壯大「四大產業」:
農產品加工業
以高嶺土深加工和乙烯後續加工業
以旅遊觀光、娛樂休閒、現代化農業等為主的現代生態旅遊觀光農業產業
依託包茂高速出入口的商貿物流服務業;持續打造平安、富裕、文明、生態、和諧「五大新分界」。[2]
經濟
該鎮全面實施「工業滾動、農業翻動、集鎮驅動、商貿促動」四輪齊轉的經濟發展戰略,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
2004年,全鎮實現社會總 產值12.31億元,其中工農業總產值8.8億元,增長了7 9%。
2014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9.1億元,增長10.7%,國地兩稅完成950萬元,增長21%,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9.8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5866元。
農業
該鎮堅持農業強鎮,大力發展農村經濟,通過抓好招商引資,推進農業產業化。全鎮種植荔枝4.5萬畝、儲良龍眼1.3萬畝、北運菜1.5萬畝、紅煙0.8萬畝,是中國金牌龍眼——儲良龍眼的故鄉,是茂名市水果生產基地、標準化荔枝生產示範基地,是粵西地區最大的果菜集散基地。全鎮共有從事水果、北運菜購銷的個體戶達2000多戶,從事流通服務的達5000多人。在龍眼豐收季節,分界南山龍眼肉購銷市場日成交龍眼肉超3萬斤,成交金額達130多萬元,成為國內最大的龍眼肉購銷市場。該鎮還是我市生豬養殖主要基地,年產生豬30萬頭。該鎮築巢引鳳,致力招商引資壯大農業經濟發展,其中茂名市宏益鱷魚開發有限公司由加拿大籍華人莫怡炯先生投資興辦,是一間集鱷魚養殖、制皮、製藥、加工、旅遊觀光於一體的多功能企業。目前養殖鱷魚達45000條,該公司完全建成投產後,其所養殖的鱷魚可高達10萬條,將成為全國最大的鱷魚養殖基地,產品年產值可達2.5億元,可解決800多人就業。
工業
2004年,實現工業產值5.12億元。全鎮進一步強化「興工強」思想,確立了「立足優勢,多輪驅動,穩步發展」的方針,啟「回歸、築巢、領雁」三大工程,力促個體私營企業和外資企協同發展。2004年全鎮先後引進外資、民資2000多萬元,新辦企業4家,形成了皮革製品、農副產品、木材、高嶺土加工、鑄鐵等系列產品。
全鎮園區內企業已發展到21家,其中龍安工業小區7家,世華工業小區14家。全鎮5家規模外資企業已成為該鎮發展鄉鎮工業的支柱。其中茂名市宏益鱷魚開發有限公司由加拿大籍華人莫怡炯先生投資興辦,是一間集鱷魚養殖、制皮、製藥、加工、旅遊觀光於一體的多功能企業。養殖鱷魚達45000條,該公司完全建成投產後,其所養殖的鱷魚可高達10萬條,將成為全國最大的鱷魚養殖基地,產品年產值可達2.5億元,可解決800多人就業。而高州市聯華食品有限公司則由美籍華人郭嚴芳先生投資1500萬元建造,其主要以生產麵製品為主,所生產的產品全部出口美國,自2006年6月份試產以來,已出口100多貨櫃(每貨櫃80萬磅),已簽訂了每月17貨櫃的出口任務,年產值8000萬元。另外,高州市世華食品有限公司由美籍華人甄榮暢先生投資1600萬元建造,主要生產麵包、糕點類食品,其產品專供出口美國市場,已於2006年7月投產,年產值5000萬元。還有高州市龍利果業有限公司,其由加拿大籍華人莫建業先生投資3500萬元建造,主要生產胡椒、辣椒、沙姜乾粉及荔枝、龍眼、菠蘿罐頭等,年產值4000萬元。而茂名市怡華機械鑄造有限公司則由新加坡籍華人陳永華先生投資4000萬元建造,主要生產機械鑄造、電梯配件等,年產值2000萬元,可解決就業人口600多人。這5家規模外資企業的加盟,為分界鎮工業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3]
城鎮建設
集鎮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完成了中心鎮的總體規劃重新修編和論證工作。新規劃的集鎮建設控制區為6平方公里,對集鎮舊城區進行了改造,集鎮街道全面實現了水泥硬底化,街燈、綠化、美化等配套設施日臻完善。建造了占地5500平方米的影劇院和文化活動中心,建成了占地5000平方米的明珠果菜購銷市場,建成了日供水量5000立方米的自來水廠,開通了裝機容量為6000門的程控電話,農村電話覆蓋率100%,廣播電視與省、市實現光纖聯網。此外還建設集鎮排污工程,建成2座自動沖水式公廁,建好一個占地15畝的垃圾處理場,並成立了鎮級環衛站,加強了對集鎮「髒、亂、差」的整治,從根本上改變了集鎮的面貌,大大加速了城鄉一體化進程。進入21世紀,分界鎮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到2010年,實現由農業大鎮向工業強鎮的轉變,集鎮建成區面積達到6平方公里,城鎮人口達到1萬人,社會總產值達到32億元。[4]
文化教育
該鎮堅持科教興鎮,不斷加強中小學校的軟硬件設施建設,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育質量。目前,全鎮有幼兒園20所,在園幼兒1400多人,專任教師60人;小學13所,在校生2584人,專任教師181人,初中1所,在校生1830人,專任教師127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 ,;完全中學1所,其中初中生1396人,高中生1562人,專任教師264人。
高州市分界中學是廣東省一級學校,秉承「以人為本,質量強校」的理念,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的人才,他們活躍在祖國建設的各條戰線上,既有政界領導,也有商界名流,更有科技界的專家學者。近年高考成績一直穩居農村同類學校的前列,共有50多人被全國重點院校錄取,3000多人考上本、專科院校。該校還結合實際,走特色興校之路,着力打造圖音體品牌學科。近年高考圖音體術科上線率均達100%,術科重點、本科通過率雙上線人數穩居高州市前列。
高州市分界鎮第一中學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辦學理念,圍繞以德治校、科研強校、管理興校、特色立校的工作思路,教育教學效果顯著。連續九年榮獲高州市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價總分二等獎。並且連續九年超過20人考上高州中學、連續九年超過100人考上城區省一級學校。尤其是近幾年,考上高州中學人數已突破30人大關,並呈逐年上升趨勢。2009年34人,2010年35人,2011年37人,2012年56人。2012年有182人考上高州一、二、四中,在高州市農村中學排名中名列第一。該校先後被茂名市評為「茂名市美麗校園」、「茂名市一級學校」、「茂名市安全文明校園」、「茂名市書香校園」;被高州市評為「美麗的校園」、「文明單位」、「先進黨支部」、「先進團委」、「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安全工作先進單位」和「依法治校示範校」。[5]
醫療衛生
該鎮擁有一個輻射能力強、醫療技術水平高的中心衛生院,衛生站覆蓋13個村委會。
高州市廣南醫院位於高州市東南部分界鎮內,是愛國將領陳濟棠先生於一九四二年創立的,是茂名市內最早成立的綜合性醫院。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800平方米。現有職工68人,中級職稱5人,其中醫生25人,護士15人,醫技人員10人,開放病床60張。2004年住院人數1820人次,門診2.5萬人次,業務收入460萬元。設有內兒科、骨外科,婦產科、甲亢科、防疫計免科,門診部、輔助科等科室。 現廣南醫院舊址已評為「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領導分工
陳定四鎮委書記、人大主席負責黨委、人大全面工作,掛三和村委
李鴻標鎮委副書記、鎮長負責政府全面工作,掛分界村委
李建業鎮委副書記主管黨群、黨建、黨務、關工委、政法(公安、司法)綜治、維穩、調解、信訪和應急工作,掛石牌村委。
梁達海黨委委員、常務副鎮長主管農口線、國土、城建、規劃、公路村道、礦產資源、生態村、新農村建設、地質災害、三防和森防工作,掛分界村委。
唐 鋼副鎮長主管經濟、財稅、企業、審計、金融、經貿、糧食、供銷,安全(安全生產、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安全、藥品安全)和質量技術監督工作,招商引資工作,掛羅星村委。
彭潔銀黨委委員、負責紀委協助鎮委書記分管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工作,主管紀委全面工作,分管監察、糾風、科技、新農村合作醫療、婦女工作,負責政務、村務公開工作,掛金垌村委。
李國偉黨委委員、人大副主席主管人大日常工作,負責黨校工作,分管宣傳、教育、體育、文化廣播、新聞出版和辦公室工作,掛羅金村委、居委。
李鐵新黨委委員、武裝部長主管武裝、民兵、優撫、民政、殯改、扶貧、安居、老區、環保工作,協管三防、森防工作,掛羅光村委。
歐日黨委委員分管組織、人事、黨建、黨務、工會、共青團、青年工作,兼管牲豬、工商、食品、物價、煙草和獸醫工作,掛三和村委。
張欽黨委委員分管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衛生工作,掛金田村委。
黃海文黨委委員、派出所所長分管政法(公安、司法)、綜治、維穩、調解、信高度民訪和應急工作,掛金河村委。
政府職能
宣傳貫徹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上級黨委、政府各個時期、各項工作的指示、政策和工作作部署;
因地制宜編制本鎮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目標,選准發展路子;
按「三個代表」要求,切實加強黨的建設,抓好黨員、幹部隊伍培養發展和教育管理,增強黨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鬥力,為兩個文明建設提供堅強的思想、政治、組織保證;
堅持經濟建設為中心,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大力發展「三高」農業和鎮(街道)辦企業、村辦和個體私營企業三級企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和家庭經濟,加快奔康致富和現代化建設步伐;
深化農村體制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加快建立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人民群眾的現代文明素質,促進文化、教育、科技、衛生、體育、人口、環境等社會各項建設快速、健康、協調發展;
加強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確保一方平安,為城鄉發展經濟創造良好環境;
加快交通、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和生產、生活環境;
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