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拼音:hán)是汉语一级通用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内装箭矢的箭囊。函的本义即箭袋,泛指包物的东西,又特指包信等物的封套。另外函又表示含物之器。又引申为包含、涵盖等抽象意义。[1]

[]

象形字。“函”字甲骨文,它很像一个袋子里装着一支箭(矢)形状,袋子上还有一个便于手拿或挂在腰上的提手或挂钩。金文的字形与甲骨文字形基本是一致的,只是袋子里的“箭”(矢)倒了过来。发展至图4的小篆时,构形有了较大的讹变;挂钩移到“函”顶上,像半个“弓”字,“矢”也完全走样了。经过隶变,已面目全非,楷书字形随小篆以讹传讹,已经看不出箭袋的形迹了。《说文解字》小篆隶定后其实是“函”,后来出现了作为异体字的“函”,由于民间多用“函”,故“函”就渐渐废去。《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函”作为“函”的异体字淘汰。 “函”字的本义是指“装箭的袋子”,由此就引申出了装信的“信函”“信封”等义。后来又由“信函”引申出包裹物件的东西,如“匣子”“盒子”“函套”等。还有铠甲,由最初的箭匣(箭被箭匣罩着)引申为铠甲(人被铠甲罩着)。后来又由“信函”引申为“信件”,如《三国志·魏书·刘晔传》里说:“(曹操)每有疑事,辄以函问晔。”意思是说:曹操每遇到疑难之事时就写信向刘晔请教。现代汉语还有“公函”“来函”“函告”之称。此外,“函”又由“箭袋(函物之器)”义抽象引申出“包含”“包容”等义,如《汉书·叙传上》里说“函之如海”,意思是说能像大海一样包容无数之物。但后来“包含”的意义都用“含”,而不用“函”了。

目录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七】【𢎘部】胡男切(hán) 舌也,象形。舌体𢎘。𢎘从𢎘,𢎘亦声。 肣,俗函从肉、今。 说文解字注 “舌也”注:舌在口,所以言别味也,函之言含也,含于口中也。按《大雅》毛传曰:“臄者,函也”。《通俗文》云:“口上曰臄,口下曰函。”毛、服之函,皆即《说文》之𩔞字。𩔞,赜也。故服云“口下”,毛则浑言之,口上口下不分耳,陆氏《音义》引许函舌也之云以释毛,去之远矣。许函与𩔞各字各义,毛、服用函为𩔞。函借为含,如“席间函丈”,“函人为甲”是也。《周颂》:“实函斯活”。传曰“函,含也”。谓叚借也。 “舌体㔾(𢎘)㔾(𢎘),从㔾(𢎘)”注:舌有茎而如荂蕾,故从㔾(𢎘)。 “象形”注:二字各本误在“舌体”上,今正。谓〔⿴囗𢆉〕象舌轮郭及文理也。小徐云:“《说文》篆如此,李阳冰非之,谓当作函。”按,如李说,易与臽混。今《广韵》函、函别为二字,则更非矣。 “㔾(𢎘)亦声”注:胡男切,七部。 “肣,俗函,从肉、今”注:《大雅》音义引《说文》云:“函,舌也。”又云:“口裹肉也。”按“口裹肉也”四字当在此下,释从肉之意也,从今者,今声也。 广韵 胡男切,平覃匣 ‖函声侵3部 函,容也。《礼》云:“席闲函丈。” 胡谗切,平咸匣 ‖函声侵3部 函,函谷,关名。又函书。亦姓,汉有豫章太守函熙。又汉复姓,汉末有黄门侍郎函治子觉。又音含。 康熙字典 【子集下】【凵部】函 (hán)《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胡男切。音含。《说文》:舌也,又容也。《礼·曲礼》:席闲函丈。 又《前汉·礼乐志郊祀歌》:函蒙祉福常若期。注:师古曰:函,包也。 又《前汉·班固叙传》:函之如海。注:读与含同。《律历志》:太极函三为一。《礼乐志》:人函阴阳之气。 又《玉篇》:铠也。《周礼·冬官考工记》:燕非无函也,夫人而能为函也。 (hàn)又《集韵》户感切,音颔。《通俗文》:口上曰臄,口下曰函。《集韵》:或作缄。《前汉·天文志》:太白闲可缄剑。注:谓可容一剑也。 (hán)又《唐韵》《集韵》《韵会》胡谗切。《正韵》胡嵒切。并音咸。匮也。 又《集韵》:或作㮀,木名。 又或作䤴。《博雅》:介铠也,通作函。 又《玉篇》:书也。《晋书·殷浩传》:竟达空函。 又姓。《广韵》:汉有豫章太守函熙。 又汉复姓。汉末有黄门侍郎函治子觉。 又函谷,关名。 又通作咸。《周礼·秋官》:伊耆氏共杖咸。注:咸读为函,以此藏杖也。 又张有《复古编》:函又作函,亦笔迹小异。别作凾,非。 【丑集上】【囗部】函 (hán)《唐韵》《集韵》并胡男切,音含。《说文》:函本字。注详囗部六画。 又《集韵》户感切。音颔。口上曰臄,口下曰函。或作𦞞。

参考文献

  1. 名词解释:函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