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凤林古城

凤林古城周长6000米,城墙高4—7米,护城壕宽10—16米,深3—4米,面积 100万平方米,大古城中部有一呈方形的小古城,该城建造布局严谨、气势恢宏,是黑龙江省最大的早期铁器时代的古城遗址,现已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区。距县城西南20公里,春夏之季,整个旅游区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青山葱葱、绿水依依、鸟语花香、醉人心菲。山坡下120万平方米的兴隆山水库,波光粼粼,生长着鲤、鲫、白鲢、草虾等多种水产品,盛夏到来,库区内垂钓与撒网,游泳与日光浴构成一幅美妙、和谐、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1]

中文名: 凤林古城

位 于: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

周长: 6000米

城墙高: 4—7米

目录

规模

凤林古城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成富乡凤林村西南,它总体呈不规则形,外垣周长6000余米,大部分为三垣二壕。城址总面积约1136250平方米,该城由内城垣围隔成9个城区,城城都有护城墙、护城河。其中第九城四个城角楼和中间突出的马面型尤为明显。第七城区较为特殊,它近似方形,单垣单壕且附有马面等。

发现意义

凤林古城遗址的发现,彻底否定了三江平原是亘古荒源的“北大荒”这一说法,对研究满族历史、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的相互关系及其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变化,都有著重要的价值。又由于此城巨大而结构复杂,对研究黑龙江古城的类型提供了新的例证。

发掘历程

1994年、1998年、1999年、2000年四年间,黑龙江省文博处、考古研究所分别对七城区进行考古发掘,共揭露面积约3500平方米,揭露出房址遗迹40座,出土了各类器物1700余件。特别是2000年揭露出的666平方米的巨型房址,是三江平原汉魏遗址中所少见的。

这些古城和居址中,最有特色、最完好、规模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是占地约100万平方米的凤林乡古城。与宝清县炮台山古城堡隔七星河相望,居民称为“对面城”。

历史之谜

和它一样,谜一样出现在世人面前的还有在三江平原上已经被发现的那750多座古城。据考古的初步考证,这批数目庞大的古城大都属于同一时期,也和凤林古城一样,什么人所建?什么原因废弃?到现在还没有谁能给予一个合理的说法。

但毫无疑问,750多座城中,凤林古城的中心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据王学良介绍,凤林古城的正南,隔七星河,与之形成拱卫之势的是炮台山古城,面积达60万平方米,有3重圆墙,并有两个耳城,4个城门都有翁门,可见其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凤林城的西面,是兴隆山遗址群,现可见9城6址。古城东北是跃进古城,西南的保安古城发现了一个30厘米周长的铁犁片,这个龙江第一犁和凤林古城中发现的农作物碳化物至少证明一点:这一历史时期的农耕已经与中原地区一样达到成熟期。

相关资料

到1980年前在宝清、友谊两县的七星河流域,又陆续的发现了几座古城遗址。1984年,考古学家认定这类古城不是辽金时期而是比辽金早的至今已有2200年到1700年的遗址,应是中原地区的汉魏时期。就已有的考古发现来看,黑龙江地区的古代城市中,凤林古城的规模排在渤海上京龙泉府(今宁安境内)和金上京会宁府(今阿城境内)之后,名列第三。然而,从时间上看,它比后两者分别早了至少800年和1200年。

从发掘的情况和通过对种种现象判断,大约在距今1700年前,当时的古城最后一批居民主动、从容地搬迁出去,人们期望能重返家园,但是撤离之后,古城里曾发生了一场大火,导致古城的最终废弃,火灾原因,尚难确定。

至少在几个世纪里,凤林古城作为这一地区的中心,逐渐地走向完美,然而,最终,它还是毁掉了。而且,毁掉之后,它就一直沉寂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宛如一颗暗珠,伏于历史长河之底,没有再浮出来,历经了1700多年的沉寂,直到今天,才露出真容。

视频

凤林古城遗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