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台
鳳凰台是陝西咸陽市區內惟一保存較完好的高台古建築群,同時又是革命舊址,被譽為「咸陽古城明珠」,是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關中四大名台之一 。[1]
相傳,秦遷都於咸陽,秦穆公之女弄玉吹簫,引鳳於此。鳳凰台建築別致,當年為全市的制高點,上邊有廟宇,廊檐參差,形似一群鳳凰聚集一處,故曰鳳凰台。
鳳凰台台高6.1米,面積約600平方米,台上有大殿4座,台下大殿2座,為明清建築風格,磚木結構,琉璃彩繪,氣勢恢宏,是咸陽唯一保留比較完整的一處高台建築。
目錄
概述
鳳凰台位於儀鳳西街北口,與安國寺南北對峙,始建於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是擴建渭水驛舊城時在原北門城牆基礎上建台立廟的。台高6.1米,占地800平方米,台上有大殿4座,傳說秦穆公的幼女弄玉和簫史吹簫引鳳至此;另一說是其建築形制頗似鳳凰,故名鳳凰台。
鳳凰台是市區內惟一保存較完好的高台古建築群,同時又是革命舊址,被譽為「咸陽古城明珠」,是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結構
鳳凰台環境優越,周圍有安國寺、文廟、北極宮等建築環繞,曲徑通幽。登台眺望,渭水縈繞,南有終南屏障,北有五陵青冢。 [3] 台上東、西殿各為三間,中間兩座殿前後縱排,前殿略高,台墩兩側有磴道,北面有南海洞,整體建築形似鳳凰。台前有石碑坊及32級磴道,磴道兩旁有石欄杆、石墁道,以磴道中間兩側有鐵鑄八棱六屋塔,俗稱鳳眼。台上中殿前原有洞宇,後殿內供無量佛像,東殿供三太白像,西殿供三大菩薩像,牆壁上布滿了佛教故事彩塑立神,山牆外鑲有琉璃彩塑神化故事浮雕。特別是東殿山牆處鑲有一幅完整的琉璃浮雕圖案,弄玉乘鳳,肖史騎馬,秦穆公乘龍的傳說故事,浮雕藝術精巧,栩栩如生。台上有一鍾、一石一柏,鐘聲宏亮,可傳數10里。乾隆時邑人張大森有詩云:「台起凌虛空,丹鳳棲雲表,磴道掛三峰,首尾俱繚繞。立神擎洞宇,天鳳響柏杪,開戶能明月,捲簾驚宿鳥……」
鳳凰檯曆經滄桑,部分富麗堂皇的裝飾和原貌曾遭受火災損失及人為破壞,現存的四座大殿,建築藝術精湛,仍可見當年宏偉景觀。 1921年薛篤弼任咸陽縣知事時,每晨派人鳴鐘報曉,促人黎明即起,台前西南有戲樓,每年有「二月二游百病」「重陽節登高」風俗,因此「鳳凰高台城中建」又被列為咸陽八景之一。
護文物保
為切實保護好鳳凰台,對它進一步開發利用,咸陽市渭城區文物旅遊局在1998年對鳳凰台東台墩和東殿進行搶救性維修之後,近兩年又積極爭取、落實省級古建維修專款,對鳳凰台北台墩、中殿和南台墩等進行加固維修。經過精心雕鑿、修葺的鳳凰台古建築群已成為咸陽市新的景觀和旅遊點。
紅色記憶
1921年鳳凰台設有專人鳴鐘報曉;1928年在台上設立了圖書館,後又設民眾教育館;辛亥革命時,革命黨人董瑞生、王士驥在台的右邊廣場召開群眾會,趕走了清政府的咸陽知事;抗戰時期,鳳凰台上設防空監視哨;鳳凰台同時也是共產黨領導的地下工作人員活動的場所;1949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咸陽後,成立咸陽市人民政府,市政府駐鳳凰台;後設文化館、圖書館。鳳凰台是陝西省人民政府1957年批准公布的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市著名文博學者張鴻傑老人說,當時他已經記事。「在1943年至1945年這段時間,咸陽為了防備日軍轟炸,一個是拉警報,一個是在縣城敲鐘。當時有一部電話,日軍飛機一過潼關,馬上就有電話打來,縣城的警報和大鐘就都響了,同時在鳳凰台上升紅旗,縣城裡的人開始往城牆洞裡跑,有的廠里的人往防空洞裡跑。等日軍飛機飛到了臨潼、西安後,大鐘又緊急敲響,鳳凰台上又改升黑旗,還在家裡的人趕緊往外跑,鑽洞以後不敢出來。等日軍飛機飛過或炸彈已投後,警報解除,鳳凰台上又改升白旗。」他說:「當時,我家的一個親戚就是在鳳凰台上負責拉警報和升旗的。」
乘龍快婿
鳳凰台,在美好名字的背後,有一段美麗的傳說。相傳,秦遷都於咸陽,秦穆公之女弄玉吹簫,引鳳於此。
《列仙傳拾遺》記載:「蕭史善吹簫,作鸞鳳之響。秦穆公有女弄玉,善吹笙,公以妻之,遂教弄玉作鳳鳴。局十數年,鳳凰來止。公為作鳳台,夫婦止其上。數年,弄玉乘鳳,蕭史乘龍去「。
弄玉公主,是秦穆公的另一個女兒。她是帶玉出世的人,和賈寶玉一樣,讓周圍的人對她的來歷和去向肅然起敬。不過她的玉不是一出世就神奇地含在嘴裡的,而是她出世那天秦穆公正好得到別人進貢的美玉,晶瑩潔白,是罕有的寶貝。她周歲的時候,按風俗要「抓周」。這塊美玉放在一堆小器具和小玩具中,小公主慧眼識寶,一把抓住美玉就不放手,後來成為她喜歡把玩的隨身之物。於是秦穆公就給她起了個小名,叫做弄玉。
她還有個好聽的綽號,叫做「玉女」。「玉女」的現代含義是清純美麗、纖塵不染的大眾親情人。弄玉沒有辜負這個稱號,她漂亮溫柔、冰雪聰明,喜歡古笙等高雅音樂。秦穆公還專門為她修建了一座露天音樂廳——鳳凰台,讓她對着無垠的星空表演。
這一天,長空如洗、明月皎皎,弄玉有吹奏起「鳳凰鳴」的曲子來。樂聲迴蕩夜空,如天上仙樂。忽然,她聽到一陣裊裊的洞簫聲,似乎從東方天際飄忽而下,分明和自己的曲子相和相鳴。過了一會,只見東南方天門大開,傾瀉樓台,五光十色,一個美少年跨這彩鳳,翩翩降落。
這位少年說:「我叫蕭史,本是神仙,因為和你有緣,才應曲而來。」他們兩人——應該說一人一仙,在鳳凰台切磋音樂,十分情投意合。蕭史不愧是神仙,簫音所達數百里。一曲奏完,引來彩雲繚繞;二曲奏完,引來赤龍飛舞;三曲奏完,引來鳳凰和鳴。滿朝文武和凡夫俗子都趕來看這千年不遇的景象,被仙界的光芒和超炫的音樂籠罩、震撼。
秦穆公欣然把弄玉嫁給蕭史,這對年輕夫婦就到華山靜修。在蕭史的培訓下,弄玉公主離仙女的標準越來越近,她可以幾個月不吃不喝,所奏音樂可以抵達天庭。
終於有一天,上天派來兩隻仙物——一條赤龍和一隻彩鳳,弄玉騎着鳳,蕭史跨上龍,雙雙成仙而去。「乘龍快婿」的說法,就從此來的。
相關詩作
《鳳凰台》 (清)張大森
台起凌虛空,丹鳳棲雲表。
磴道掛三峰,首尾俱繚繞。
立神擎洞宇,千風響柏杪。
開戶吞明月,捲簾驚宿鳥。
千家樹稀密,萬里煙昏曉。
秋色何處來,不忍肆憑眺。
秦宮粉黛假,五陵盡荒渺。
土鼠竄鼯鼪,殘碑雜藨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