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汉语汉字)
凤(汉语汉字) |
凤,汉语常用字 [1] ,读作fèng,最早见于甲骨文 ,其本义为远古祭师用来祭祀通神的完美神鸟,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头顶华冠,羽披百眼,形似今日孔雀;雄的称为“凤”,雌的称为“凰”,后引申为有圣德的人、乐器、音律等。
目录
基本信息
凤,初为象形字。商代甲骨文像高冠、丰羽之孔雀类鸟形。由于它经常借用以表风,故其身旁每加若干小点表风尘,或头上加雨成为会意字,表示雨常与风相伴。到商代晚期,始加声旁“凡”(盘的象形字)而为形声字,凤与凡声韵并同。或加“兄”为声旁,然声韵与凤相去较远。西周时也使用凡声。
《说文》所载两个古文凤,并象形字。《说文》采纳了战国以来从鸟、凡声的结构,隶变后楷书作“凤”,简化作凤。凤字始见于清代刊行的《目连记弹词》,现为正字。本义是孔雀类所谓凤鸟。《小屯·殷虚文字甲编》3112:“甲寅卜,乎鸣,只凤,丙辰只五?”中鼎:“中乎归生凤于王。”引申指鸟中之王凤凰。《论语·微子》:“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假借作“风”。
简体楷书“凤”依据草书字形中的“鸟”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鸟”简化成“又”形。
说文解字
【卷四】【鸟部】 凤,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鸿前麐后,蛇颈鱼尾,鹳颡鸳思,龙文虎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翺翔四海之外,过崐崘,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寕。”从鸟,凡声。 𠤈,古文凤,象形。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 𪆍,亦古文凤。
说文解字注
【卷四】【鸟部】 凤,神鸟也。天老曰: 天老,黄帝臣。
“凤之象也,鸿前麐后,蛇颈鱼尾,鹳颡鸳思,龙文虎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
麐前鹿后各本作鸿前麐后,又鱼尾下有鹳颡鸳思四字。按《尔雅释文》、《大雅卷阿正义》、《初学记》、《论语疏》所引皆作麐前鹿后,皆无鹳颡鸳思四字。
惟《左传正义》同今本,葢唐人所据原有二本,左疏所据非善本也。天老对黄帝之言见韩诗外传。今外传亦无此四字。郭氏《山海经图赞》曰:八象其体,五德其文。云八象则益为十者非矣。今皆更正。五德其文者: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也。见《山海经》。 出于东方君子之国, 见羊部羌下。
翺翔四海之外,过崐崘, 崐崘当作昆仑。
饮砥柱,濯羽弱水, 弱水部作溺。 莫宿风穴。
二语见《淮南书》。《文选》注引许慎曰:风穴、风所从出也。 见则天下大安宁。” 黄帝、周成王之世是也。 从鸟,凡声。冯贡切。
古音在七部。《荀卿书》引诗。有凤有皇,乐帝之心。当作有皇有凤,与心为韵。 [10] 𠤈,古文凤,象形。 象其首及羽翼。
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
此说假借也。朋本神鸟,以为朋党字。韦本相背也,以为皮韦;乌本孝乌也,以为乌呼。子本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也,人以为偁。凡此四以为皆言六书假借也,朋党字何以借朋鸟也,凤飞则群鸟从以万数也。未制凤字之前假借固已久矣,犹习闻凤至者为之也。六部七部音冣相近,故朋在六部、蒸登韵。小篆凤入七部,侵韵也。 𪆍,亦古文凤。 既象其形矣,又加鸟旁,葢朋者冣初古文。鹏者踵为之者也。《庄子书》: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崔云:古凤字。按《庄生》寓言:故鲲、鱼子也。鹏、群鸟之一也。而皆云大不知其几千里。
康熙字典
【亥集中】【鸟字部】
古文:𠤈、𧱶、𪆍、鴌。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冯贡切,音奉。《说文》:神鸟也。《尔雅·释鸟》:𬸘凤,其雌凰。郭注:瑞应鸟,高六尺许。《山海经》:丹穴山,鸟状如鹤,五采而文,名曰凤。《孔演图》:凤为火精,生丹穴,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飮,身备五色,鸣中五音,有道则见,飞则群鸟从之。《广雅》:凤凰,鸡头燕颔,蛇颈鸿身,鱼尾骿翼。五色: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义,腹文信,膺文仁。雄鸣曰即即,雌鸣曰足足,昏鸣曰固常,晨鸣曰发明,昼鸣曰保长,举鸣曰上翔,集鸣曰归昌。《书·益稷》:凤凰来仪。《礼·礼运》:凤以为畜,故鸟不獝。《大戴礼》:羽虫三百六十,凤凰为之长。 又幺凤,小鸟名。出蜀中。《苏轼·梅花词》:倒挂绿毛幺凤。
又鸟凤。《范成大·虞衡志》:鸟凤出桂海,其形略似凤,音声淸越如笙萧,能度小曲合宫商,又能为百鸟音。 又郡名。《唐书·地理志》:扶风郡至德年更曰凤翔。 又神名。《山海经》:北极天樻有神,名曰九凤。 又官名。《左传·昭十七年》:凤鸟氏,历正也。 又姓。《神仙传》:凤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