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區康寧鎮
涼州區康寧鎮,隸屬於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地處涼州區西北部,東南距涼州城區40千米,東與永豐鎮接壤,南與西營鎮相鄰,西鄰金山鄉,北連豐樂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5.1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1.1千米,行政區域總面積39.26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康寧鎮戶籍人口為10998人。[1]
西漢至三國魏朝時期,康寧鎮境域屬武威郡姑臧縣。1962年,成立康寧公社。1983年7月,設康寧鄉。1997年10月,析設康寧鄉。2018年3月,撤鄉,設康寧鎮截至2020年6月,康寧鎮轄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西灣村西灣。
2018年,康寧鎮有工業企業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中文名:康寧鎮
行政區劃代碼:620602136000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
地理位置:涼州區西北部
面 積:39.26 km²
下轄地區:6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西灣村西灣
電話區號:0935
郵政區碼:733016
車牌代碼:甘H
人 口:10998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
目錄
建置沿革
西漢至三國魏朝時期,康寧鎮境域屬武威郡姑臧縣。
西晉至十六國「五涼」時期,分屬武興郡晏然縣和武興縣。
北魏至隋初,分屬武威郡林中縣和襄城縣。
唐宋年間,分屬神鳥縣和嘉麟縣。
元時,屬永昌路西涼州。
明清時期,先後歸涼州衛和武威縣。
民國元年(1912年)後,屬武威縣豐樂鄉。
1949年9月後,屬豐樂區。
1952年7月,屬第八區(豐樂)。
1956年1月,為金山鄉的一部分。
1958年10月,金山、截河壩、青林鄉合併成立豐樂公社。
1962年,成立康寧公社。
1983年7月,設康寧鄉。
1986年1月,豐樂、康寧鄉合併設立豐樂鎮。
1997年10月,析設康寧鄉。
2018年3月,撤鄉,設康寧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康寧鎮地處涼州區西北部,東南距涼州城區40千米,東與永豐鎮接壤,南與西營鎮相鄰,西鄰金山鄉,北連豐樂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5.1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1.1千米,行政區域總面積39.2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康寧鎮境內大部為丘陵地形,地勢為西高東低、南高北低,海拔一般為1850米。最高點位于山灣村的石嘴子山,海拔1927米;最低點位於東湖村的東湖林場,海拔1793米。
氣候
康寧鎮境內屬大陸性乾旱氣候。多年平均氣溫7.5℃,一月平均氣溫-3.8℃,極端最低氣溫-35℃(2008年1月20日),七月平均氣溫32℃,極端最高氣溫35℃(2008年7月25日),平均氣溫年較差38℃,生長期年平均145天,無霜期年平均135天,最長158天,最短127天。0℃以上持續期228天(一般為3月3日~10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210毫米,極端年最大降水量790毫米(2007年),極端年最少降水量178毫米(2001年)。
水文
康寧鎮境內屬石羊河流域西營河系。西營河自山灣村南入境,由南向北,緊靠鄉界穿過,境內河道總長11.5千米。
自然災害
康寧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風災、低溫、霜凍等。
自然資源
康寧鎮境內礦藏主要為螢石、白土、石英、花崗岩,集中分布在山灣村、康寧村沿山一帶。
人口
2011年末,康寧鎮轄區總人口1150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50人。總人口中,男性6838人,占59.5%;女性4664人,占40.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1490人,占99.91%;有少數民族回族3人,占0.03%;藏族8人,占0.06%;土族1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11.5‰。人口死亡率4.2‰。人口自然增長率7.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1.6人。
截至2018年末,康寧鎮戶籍人口為10998人。
經濟
綜述
2018年,康寧鎮有工業企業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農業
2011年,康寧鎮實現農業總產值0.9億元,占地區國民生產總值的60.9%。康寧鎮耕地面積2.3萬畝,人均1.9畝,全部為水澆地,以種植小麥、玉米、蔬菜為主。
康寧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馬鈴薯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9800噸,其中小麥1200噸,玉米3600噸,馬鈴薯15000噸。主要經濟作物為黃冠梨,種植面積0.2萬畝。
康寧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1萬頭,年末存欄0.7萬頭;羊飼養量2.3萬頭,年末存欄2.2萬頭;牛飼養量0.6萬頭,年末存欄0.5萬頭;家禽年飼養量12萬羽。2011年,農民純收入6292元。
工業
2011年,康寧鎮實現工業生產總值0.6億元。工業企業3家,職工42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03億元,比上年增長23%。康寧鎮工業以砂器製作、馬鈴薯澱粉加工、煤炭加工為主。
商業
2011年末,康寧鎮有商業網點62個,職工123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03億元,比上年增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