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遠
生平簡介
馮遠,著名中國畫家、藝術教育家[1]。中國文聯副主席、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2]、
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務院新聞辦《中國網》專欄作家、專家等。馮遠在繪畫史中,其筆墨語言從傳統的疏淡飄逸、逸筆草
草中抽離出形態美、黑白構成關係及可變性,又借鑑了西方藝術的造型、體量、結構等美感元素,展示為極具個性化的藝術旨趣與審美追求,馮遠那種坦蕩深沉、大氣磅礴的藝術品位與藝術特色,在當代畫壇尤為突出[3]。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馮遠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52年
職業;畫家、教授畢業院校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研究生班代表作品《秦隸築城圖》、《星火》、《屈賦辭意》
中文名:馮遠
籍貫:江蘇無錫
性別:男
民族:漢族
國籍:中國
出生年月:1952年
畢業院校: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研究生班
代表作品:《秦隸築城圖》、《星火》、《屈賦辭意》
人物經歷
1974年 作品《蘋果樹下》入選「第五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獲優秀獎;
1978年 12月,入浙江美術學院修讀中國畫研究生;
1980年 9月,畢業留校執教,至1990年曆任中國畫系教研室主任、學院教務處副處長、處長; 作品《秦隸築城圖》入選「第二屆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覽」,獲二等獎;
1981年 論文《傳統中國人物畫種造型的程式化、概念化問題》發表於《朵雲》雜誌;
1982年 論文《面臨困境的當代中國人物畫》發表於《美術》雜誌;
1983年 論文《傳統文人畫的現代價值及其意義》發表於《美術》雜誌;
1984年 作品《百年家國恥》獲「浙江省慶祝建國三十五周年美術作品展覽」,優秀獎;
1985年 作品《沈小霞相會出師表》獲第一屆全國連環畫十佳獎;
1986年 「藍與黑—馮遠作品展」在浙江美術學院展出;
1987年 「馮遠中國畫展」在上海展出;
1989年 任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副教授; 作品《歷史》入選「第七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香港中國商會收藏); 《河姆渡文化》獲全國科協美術展覽金獎; 《星火》入選「全國中國畫邀請展」(中國畫研究院收藏); 論文《重歸不似之似》發表於《美術》雜誌;
1991年 論文《回到單純》發表於《美術》雜誌; 出版《馮遠中國畫選》(遼寧美術出版社);
1992年 任中華全國第六、第七屆青聯委員,浙江省政協委員; 被評為浙江省優秀教師; 作品《屈賦辭意》入選「首屆中國畫大展」,獲優秀作品獎; 「馮遠中國畫作品展」在香港展出; 論文《現代日本畫的啟示》發表於《新美術》雜誌; 出版《馮遠畫集》(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香港南阜藝術出版社);
1993年 論文《林風眠和他的水墨畫藝術》發表於《新美術》雜誌; 出席「港、澳、台、大陸美術教育研討會」,並作《世紀之交的中國美術教育》講演;
1994年 任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 享受國務院特殊專家津貼; 作品《屈賦辭意》入選「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獲銀獎(中國美術館收藏); 《文明的歷程》入選「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獲優秀獎; 論文《尋找迷失的精神》發表於《中國畫研究》雜誌;
1995年 「馮遠水墨人物畫展」在台北展出; 出版《馮遠水墨人物選集》(台北霍克藝術公司);
1996年 4月,任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馮遠作品展」在日本東京展出; 訪問日本東京及武藏野美術大學,並作《日中繪畫比較談》講演及舉辦作品觀摩展;
1997年 作品《秦嬴政稱帝慶典圖》入選「中國藝術大展」,獲大獎; 「馮遠中國畫作品觀摩展」在韓國慶南圓光大學博物館展出; 論文《「人」的藝術和藝術的「人」》發表於《美術研究》雜誌; 出版《中國畫名家作品精選•馮遠》(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 出版《水墨人物畫教程》(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訪問韓國慶南圓光大學美術學院、漢城大學,作《本世紀最後十年的中國美術》講演並舉辦展覽; 受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邀請舉辦個人展並授課講座;
1998年 「馮遠作品展」在法國巴黎國際藝術城展出,另有大量作品隨聯展赴美國、法國、德國、新加坡、日本展出,被購藏; 論文《學院的當代使命》、《穎與思、敏與悟、勤與行》發表於《美術》雜誌; 出版《中國人物畫技法》(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赴法國巴黎國際藝術城研修、舉辦展覽; 考察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的美術教育和美術狀況;
1999年 5月,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調任文化部教育科技司任司長; 作品《世紀智者》入選「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國美術館收藏),同時任全國美展評審委員; 論文《狀寫、意寫皆為大寫》發表於《美術》雜誌、《追求經典》發表於《美術》雜誌; 發表論文《關於21世紀中國藝術教育的思考和探析》,出版論文集《東窗筆錄》(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0年 9月,任文化部藝術司司長、中國文聯委員; 作品《都市人》系列組畫入選「今日中國美術大展」、「第二屆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 出版《馮遠畫集》(遼寧美術出版社);
2001年 作品《蒼生》系列組畫入選《世紀風骨五十家》「全國中國畫名家作品展」; 論文《在文化交融與競爭的歷史進程中》發表於《文藝報》; 出版《榮寶齋畫譜•馮遠》135集(榮寶齋出版社); 隨國家文化部部長政府代表團訪問歐洲;
2002年 作品《虛擬都市病症》入選「第三屆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
2003年 11月,當選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作品《唐人擊鞠圖》被人民大會堂特邀陳列; 論文《美術2003的關注與思考》發表於《文藝報》、《光明日報》; 參與策劃首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並作論文講演;
2004年 5月,任中國美術館館長; 作品《聖山遠眺》入選「第四屆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 《蹉跎歲月》入選「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任全國美展評委會副主任; 論文《經濟全球化背景的中國文化創新之路》發表於《中國文化報》; 出席「北京論壇」,宣讀論文《經濟全球化北京的中國文化藝術創新之路》; 率藝術家考察團訪問台灣,在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作《大陸美術現狀與發展趨勢》講演;
2005年 9月,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 作品《雪山祥雲》入選「第二屆中日美術作品交流展」; 論文《精神之炬—藝術難以承受之重》發表於《中國文化報》; 參與策劃第二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作研討會講演; 訪問俄羅斯、法國、英國、奧地利,考察各大博物館,策劃多國館藏藝術來華展覽;
2006年 組織「國家百年重大歷史題材美術製作工程」活動,創作草稿《武昌起義》入選該工程; 作品《高原秋色圖》、《詩賢四屏》入選「中國畫優秀作品展」; 出版《馮遠畫集》; 《美術評論》多篇發表;
2007年 作品《遠山》系列; 作品《鄉童》參加「水墨畫新作展」; 組織策劃《同一個世界,中國畫家彩繪聯合國大家庭》,赴墨西哥、瑞士等國巡迴展出; 赴美國舊金山講學並參與畫展; 訪問美國亞洲基金會,考察華盛頓、紐約博物館;
2008年 任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作品《逐日圖》入選「當代中國畫名家展」; 參與策劃第三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論文講演《當代中國美術的發展狀態和價值取向》; 為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新館創作《中國文化科技名人圖》; 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名譽院長;
2009年 創作《我們》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武昌起義》入選「國家百年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工程」; 為駐外使館創作《傣家風情圖》; 舉辦中國藝術研究院馮遠人物畫工作室; 出訪埃及、土爾其;
2010年 創作《諸子圖》,帶隊赴井岡山採風寫生; 《雪山祥雲》入展意大利羅馬「《西藏論壇》美術作品展」; 撰文《歷史畫與歷史題材創作》; 籌建中國設計藝術學會; 組織籌劃「今日中國」藝術周赴智利、古巴; 舉辦《水墨形相》學員作品展;
2011年 創作《望夫妹》、《母子圖》、《新疆風情寫生》、《今生來世》,入選建黨紀念展、新疆題材美術作品展; 籌劃推出北京國際設計三年展; 啟動《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 舉辦中國國家畫院馮遠人物畫高研班; 出訪印度、尼泊爾,得授法蘭西文學與藝術騎士勛位;
2012年 3月,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大型個人畫集《二十一世紀中國藝術家·馮遠》、《筆墨塵緣》馮遠繪畫作品集; 4月26日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繪畫作品展; 2013年3月,受聘擔任北京唐風美術館高級顧問、特約畫家。
主要作品
中國畫作品
《秦隸築城圖》、《星火》、《屈賦辭意》、《世紀智者》等入選第四屆、六屆、七屆、八屆全國美展,獲金、銀、銅、優秀獎等各類獎項十餘次。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國藝術研究院、美國東亞藝術博物館等收藏。
論文及出版物
《從生命意識到審美知覺》、《21世紀藝術教育及人才培養》、《回到單純 》、《現代日本畫的啟示》、《水墨人物畫教程》、《東窗筆錄》、《馮遠畫集》等。受文化部委託執筆撰寫《高等美術教學方案》、《教育藝術教學評估指標體系》等,多篇論文獲科研成果獎。另有著作《走近畫家》、《水墨人物畫教程》、《中國畫名家經典》、《北京當代優秀作品集》等。
藝術造詣
馮遠的中國畫創作以現實主義具象寫實風格為主,兼及其它。作品中的人物造型謹嚴傳神,畫風追求拙樸渾厚,筆墨蒼澀酉勁。偏愛歷史題材創作,善於營造組織浩大場面。注重作品的思想內涵,力求傳達出宏大精神的寫照,同時也關注藝術形式和語言的新穎、精緻。亦作簡單、抽象繪畫,意在博採兼蓄。近年來供職之餘勤於筆耕,熱中參與創作理論研究。馮遠致藝、執教踏實認真,創作研究上的每一次風格嬗變都努力爭取達到相應成熟的高度。馮遠認為中國水墨人物畫前景未可限量,但是要創造出既與傳統藝術拉開距離,又與西方現代藝術保持距離的真正屬於中國現代的人物畫,仍然需要付出艱苦的勞動。
馮遠的水墨藝術追求
馮遠在自己的水墨創作中,引人矚目的是加強了理性因素,特別是對哲學、歷史、人生因素的強化,使其作品氣象與詩情、結構與語言更偏於冷峻,結果使藝術的至境氤氳着哲學的啟示與理趣,成為他作品的審美取向。而類型化和概念化的筆墨方式,始終是中國水墨畫的弊端,千百年恆定不變概源於此,它從根本上與繪畫的審美特性背道而馳。馮遠的水墨藝術,其意義正是建立在對這種傾向的克服上。
馮遠的藝術觀
馮遠認為,中國現在可以說具有正在發展、形成中的當代藝術,還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成形、成熟、成功的當代藝術。這裡所說的「正在」指的是處於初級發展階段的概念,即由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的模仿、挪借、學習、借鑑(包括照搬)西方的藝術觀念、語言、形式、材料,將西方現代藝術理念與中國文化元素,中國文化符號相兼融的藝術實踐方面發展變化。而就學習,採納西方當代藝術中某些有價值的東西,並且意識到終將體現中國當代文化理念、文化內涵、文化載體,進而創新發展中國的當代藝術而言,不乏其積極意義。在目前而論,也是具有可行性的選擇之一。既然處於學習發展的過程之中,缺乏自己獨立思考和創意在某個階段就勢所必然,不管是青年前衛藝術家們有意還是無意,都難免脫開他人的「附庸」嫌疑。但是,馮遠也不相信,一個有理想、有志向的當代藝術家甘願成為「附庸」,甚至一輩子作為「附庸」。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中國已經有一批優秀的藝術家勇於創新,勇於變革,取得了不俗的業績,推動着中國當代藝術的生成進步,有的甚至在國際上也獲得西方同行的認同和讚譽。當然,在現階段,遊戲規則、價值標準的話語權在別人手裡,甚至東西方策展人觀念中對「前衛」的概念也有特指,中國當代藝術是就着別人的規則和標準在「思考」、在「創意」。馮遠指出:有一天,中國的當代藝術能夠由中國和國際同行的共同標準來判別優劣,只有到了那個時候,中國才能算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當代藝術。
馮遠論畫
馮遠認為中國畫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的藝術形式,而且是有濃郁民族特色的藝術樣式。中國畫的歷史源遠流長,中華文明沒有中斷過,中國畫的藝術一定也會源遠流長。和其他國家的繪畫藝術有所不同的是,中國畫秉持的文化哲學理念本身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天人合一」的理念,這跟現在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構建和諧社會、構建和諧世界」的理念是完全吻合的。
中國畫藝術觀察世界的方式不一樣,中國畫秉持着「人與自然和諧」的文化哲學理念,俯仰天地,品察萬類,抒情暢意,以中國筆墨材料訴諸妙在似與非似之間的物象造型,追求作品的氣韻生動和意境格調,並且在與觀眾交流互動的過程中達到得意(他的意思得到了呈現)、觀眾會意(畫家的意圖給了觀眾,觀眾能夠接受)的審美效果,達到這樣一種互動的效果。
另外就是運用不一樣的藝術理念,不一樣的色彩語言,不一樣的視覺圖式來呈現同一個世界,同一個主題,同一個夢想。通過把192個國家的各自不同的圖形連起來,成為聯合國一個比較壯觀的畫卷,它的主題易於被各國觀眾接受。由於中國畫創作介乎是與非是之間,既不同於西方古典主義繪畫那種非常精細、照相似的再現形式,也不同於西方當代的一批抽象形式,所以它的特有形式易於觀眾和同行理解。
中國畫特有的筆墨語言雖然跟西方繪畫的這種色彩調性不一樣,但是它始於實,從寫實起步,止於虛,就是有一個界限,不完全是抽象的;與西方當代繪畫中間的新寫實主義、具象表現主義、印象主義,甚至象徵主義的觀念是完全相同的,或者是異曲同工的。它注重繪畫性、書寫性和作品的意境、比興象徵意味。所以我想中國畫和西洋畫應分屬不同文化體系的兩類高端藝術。相信中外觀眾應該是心有靈犀,能夠分辨良莠高下的。
美術情結
馮遠與中國美術館
國美術館建於1958年,是中國繪畫藝術的最高殿堂。多少年來,畫家們都以能在此辦個人畫展為榮。馮遠坦言自己年輕時也有這種心理,但他從未在此辦過個人畫展。當上館長後,所面臨的不是畫好自己的畫,而是為美術館描繪一幅美好的藍圖。他說:「中國美術館應成為推介、倡導、引領健康進步的藝術思潮與美術創作,不斷推出具有民族傳統和時代精神,具有藝術魅力的國家級美術精品的重要展示交流平台。美術館要辦成世界一流水平,必須樹立品牌意識和經營管理意識。」針對有一時期外界反映美術館藝術標準降低,社會上所傳「有錢就能辦畫展」的說法,馮遠明確強調,美術館已着手聘請館內外專家組成藝術委員會以及藏品評鑑、策展和展覽資格審核小組,嚴把質量關。他解釋說,過去美術館是等人上門,現在要實行策展布展、廣告宣傳、學術研究一條龍服務,主動策劃一些高質量的展覽,引進世界各國代表性藝術家和藝術精品展。他說目前正在論證將以往的場地租金制改為鼓勵美術家、企業、社會團體出資贊助的形式,以提高畫家的榮譽感和參與美術館共建的意識。
進入中國美術館,會發現這裡的服務較之以前有很大改觀,門廳內放有近期展覽的冊子,人們可以電腦查詢展覽內容,藝術書店、咖啡廳、餐廳隨時供參觀者享用。還有服務人員為需要的觀眾提供幫助。 2004年與范迪安
這些都使美術館多了幾分人情味。但馮遠認為還遠遠不夠。他說:「中國美術館除了需要儘快向世界第一流的標準看齊之外,還負有普及公眾美術教育的責任。美術館不能像個衙門,我只管辦展覽,看不看由你,而應拉近與觀眾的距離,強化服務功能,使之成為大眾文化休閒、娛樂、審美、教育的國家級殿堂。」正是在這個思想的指引下,中國美術館一方面正着手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包括工作人員在着裝、待人接物上的明確規定,以及為參觀者提供種種方便等;另一方面,以低票價吸引更多的美術愛好者。本次印象派珍品展,按說是一次賺錢的好機會,但美術館卻貫徹服務大眾的公益性宗旨,票價沒有提高,維持在20元不變(學生票10元)。「我們不能把經濟不富裕卻熱愛美術的人擋在門外,剝奪他們欣賞優秀作品、接受藝術薰陶的權利,不能趨一時小利而損害公眾的積極性。其實用正常的票價來經營高雅藝術,這也是在培養觀眾,為未來培養觀眾。」馮遠說。
馮遠透露,中國美術館二期工程明春開工,2007年完成後,在布展、收藏、研究工作上將擁有設備先進的工作空間。屆時將構成三面環路的建築群,與故宮、景山、皇城根遺址公園、北大紅樓、老北京圖書館一起,形成一個展示中華民族文化的人文區域環境。這位白天團結美術館全體幹部職工齊心協力共同創作「美術館這張大畫」,晚上仍堅持自己的美術創作和研究的館長,為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幅未來中國美術館的前景,沒有圍牆,,陰掩映,雕塑環繞、舒適愜意,一個開放、典雅、具有親和力的藝術鑑賞娛樂休閒中心……。
馮遠談全國「美展」
馮遠認為,全國美展對繪畫作品的分類一直是按畫種來區分的,即國畫、油畫、版面、壁畫等等。現當代藝術發展十分快捷,許多藝術邊界模糊,形式交叉,原有的分科模式已不能概括它們,新的東西又層出不窮, 2000年與陳玉先
出現了許多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用高新技術手段製作的作品越來越多,難以用傳統的範疇去界定它們。因此,我覺得可以對藝術作品重新分類。藝術設計是個非常大的門類,它關係到現當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未來發展的邊界在哪裡,還難以預料。從某種意義上說,它超出了今天「美術」這個概念的範疇。所以,將來可以按照繪畫、雕塑、設計以及綜合藝術等幾個方面來分類。
作品的選拔機制也要「與時俱進」,評委會中要有在不同藝術門類中各有所長的專家,要有不同年齡的專家,不光要有技術類的專家,還要有理論家和藝術市場專家。可以由不同種類的專家組推薦作品,最後提交大專家組終選。至於將來是否還是由各省市美協發動、組織作品的送選工作,可以根據各地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手段來進行,比如可以改變評獎機制,給專家以推薦作品的權力,但作品入選和獲獎要有一定數量的專家認可, 獲得金獎、銀獎、銅獎的作品,可由專家寫出評語,進行公示,讓大家知道該作品為什麼獲獎。這樣,既體現了政府的文藝方針,又體現了專家評委所鼓勵的東西,即學術上的要求和導向,同時也反映了技術層面上所推崇的東西。大家很在乎五年一屆的全國美展,馮遠認為不要以年展的方式代替大展,而是要將這五年的優秀成果推薦出來,展示出來。
作品拍賣
馮遠
馮遠作品藝術價值較高,一直為市場所看好,從近年的拍賣記錄來看,不僅參加拍賣的作品數量大幅上升,而且成交量很高,拍賣價格節節攀升。業內人士分析,與馮遠的藝術價值及綜合能力相比,他的作品市場價格偏低,有着非常大的升值空間,馮遠是新中國繼徐悲鴻、李可染、陸儼少等大師之後的第二代中國畫家的代表之一。徐悲鴻等大師的精品之作已經拍出了幾十萬、幾百萬甚至幾千萬的價格,與他們相比,在不久的將來,馮遠的作品將會有巨大的升值空間。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馮遠從不參與商業炒作,因此,他的作品拍賣價格都是自發的市場行為,含金量高。從他的作品拍賣的數量、成交的比例,以及拍賣價格的節節攀升來看,已有藏家意識到馮遠作品的巨大升值潛力,將收藏投資的目光投向了馮遠的精品之作。因此,業內人士建議收藏家與藝術品投資者應及時抓住目前馮遠作品價位偏低的有利時機,收藏馮遠的精品之作。
2001 秋拍平均價格3236元/平尺,2002 秋拍平均價格4337元/平尺,2004 春拍平均價格10314元/平尺。拍賣價格有波動,總體上升趨勢,成交率很高,幾乎100%。
繪畫風格
馮遠在自己的水墨創作中,引人矚目的是加強了理性因素,特別是對哲學、歷史、人生因素的強化,使其作品氣象與詩情、結構與語言更偏於冷峻,結果使藝術的至境氤氳着哲學的啟示與理趣,成為他作品的審美取向。而類型化和概念化的筆墨方式,始終是中國水墨畫的弊端,千百年恆定不變概源於此,它從根本上與繪畫的審美特性背道而馳。馮遠的水墨藝術,其意義正是建立在對這種傾向的克服上。
馮遠的中國畫創作以現實主義具象寫實風格為主,兼及其它。作品中的人物造型謹嚴傳神,畫風追求拙樸渾厚,筆墨蒼澀遒勁。偏愛歷史題材創作,善於營造組織浩大場面。注重作品的思想內涵,力求傳達出宏大精神的寫照,同時也關注藝術形式和語言的新穎、精緻。亦作簡單、抽象繪畫,意在博採兼蓄。供職之餘勤於筆耕,熱衷參與創作理論研究。馮遠致藝、執教踏實認真,創作研究上的每一次風格嬗變都努力爭取達到相應成熟的高度。馮遠認為中國水墨人物畫前景未可限量,但是要創造出既與傳統藝術拉開距離,又與西方現代藝術保持距離的真正屬於中國現代的人物畫,仍然需要付出艱苦的勞動。
人物評論
我看馮遠的水墨畫,無論是巨幅創作,還是盈尺小品,那種水痕墨氣,躍然紙上,其作畫神態,亦見於法度與性情之間,而落筆如雲煙,胸中之鬱勃,筆底造化,都在瞬息之間;他的作品因而是不溫不火,用墨極蒼潤渾厚,重到極點,厚到極點,淋漓而酣暢;用筆則剛柔相濟,筆力渾古,而懸腕中鋒,指實掌虛,則平添了線的節奏與韻律;如此種種,可以見出,畫家的文化修養、精神境界與智慧靈性。
我們在馮遠的作品,如《王維詩意》、《農家少閒日》、《元曲畫意》以及《炎上》、《潤下》、《習坎》、《未淫》中看到的正是這些,它們是畫家氣質、學養、性情的綜合流露,也透出生命的氣息與精神的秘傳。
作為當代畫家,馮遠以詩意的心態關注「當下」,回顧歷史,宏觀地把握超越時空、具有永恆意義的思想與事件,以自己的藝術融入哲理的思索,表現了偉大的歷史代表人物與偉大的歷史場景。
如《惑》、《浮生世相》、《創世紀》、《漢魂》、《歷史》、《世紀的智者》、《畫壇四傑》等,都屬此類作品;《畫壇四傑》筆墨極其內斂,簡逸而富於形式意味,表達的語言與四大家的個性風格十分貼近,傳達出近代中國畫壇四大家之不同神韻與風采;由此可見,畫家極富於水墨表現與筆墨「訴說」的能力,尤其適於表現「高曠之氣」與磅礴凜然的史詩性題材。在豆大的幅面中,畫家立筆揮掃,勢若風旋,大氣如虹,氣息流貫,如《惑》、《漢魂》、《歷史》、《浮生世相》乃至《世紀的智者》等,都以信筆直寫之氣,造成畫面的鬱勃縱橫之氣象,充溢着一股天地之間的正氣與宏大詩意的審美精神,衝出狹小的筆墨空間,逸出常規,建立了與時代精神相吻合的符號空間。
任何高境界的藝術作品都具備精神深度,馮遠多年來致力於開拓並延伸中國水墨畫的表現空間與審美空間;因此,讀解馮遠的作品,發覺其意義在於:他既尊重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及其智慧性的特點,又能獨闢蹊徑的充滿創造精神。作品表明,馮遠和他的同代人們,正以自己的努力去接近新世紀藝術的聖殿,他們以自己的實踐呼喚中國水墨畫的新時代!
視頻
著名人物畫家:馮遠2017年9月5日發布
參考來源
- ↑ 馮遠,著名中國畫家、藝術教育家,孔夫子舊書網 - book.kongfz.com/243...- 2020-4-29
- ↑ 中國文聯副主席、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藝網 - www.cflac.org.cn/x...- 2016-10-14搜狐 - www.sohu.com/a...- 2021-4-27
- ↑ 馮遠那種坦蕩深沉、大氣磅礴的藝術品位與藝術特色,在當代畫壇尤為突出,搜狐 - www.sohu.com/a...- 202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