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益漢
人物簡介
馮益漢,字三傑,號獻文,筆名藝瀚,一鋒,1944年3月出生於山東省臨朐縣[2]冶源鎮車家溝村。先曾學醫,後轉從文藝創作。歷年獲獎代表作有:新編歷史戲《元豐行》、電視連續劇《水滸.李逵》、《鄭板橋》(合作)、長篇小說《武林英烈竇來庚》、《劉秀》。現為中國戲劇家協會[3]會員、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山東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濰坊市作家協會理事、濰坊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國家二級編劇。其書法從懷素狂草,兼學繪竹,志在詩書畫。善為人書藏名句於詩詞之中,出版《藏名詩創作》。其書法作品多次獲獎。
創作經歷與成就
馮益漢的家鄉在彌水[4]之源, 龍灣[5]泉畔,這裡人傑地靈,孕育了聲名顯赫幾百年的馮氏家族。2014年,馮氏家族被評為「齊魯文化世家」。 「一個家族的家風是會自然流傳到下一代的,受祖祖輩輩尚文家風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從小就喜歡讀書、寫字。」馮益漢回憶說。
「馮門無拙筆。」這個當地對馮氏世家的評價一直激勵着馮益漢徜徉在文化的海洋里。從9歲起,他就開始替父親寫春聯。上小學時語文課上,他的作文也常成為老師給全班同學讀的範文。其中,《我伯父入社後》一文,準確地刻畫出在農村由互助組轉級合作社的改革大背景下,廣大農民激動、喜悅的心情而一時間被廣泛傳閱,大家送給馮益漢一個「小作家」的稱號。
1963年,馮益漢從學校學成返鄉,加入冶源鎮中心俱樂部當樂手,先後排演歌劇《三世仇》、呂劇《奪印》《會計姑娘》和京劇《紅管家》,受到觀眾喜愛。馮益漢是明代著名散曲家馮惟敏第十五代嫡孫,在祖輩文學根基的滋養下,在拍戲過程中的不斷感悟,讓馮益漢漸漸體會到自己應該動筆寫戲。1965年秋,他創作了歌曲《海浮山上變了樣》、小呂劇《偷蘋果》、舞蹈《民兵舞》。其中,舞蹈《民兵舞》還代表臨朐縣參加了昌濰地區民兵會演。1973年,他進入冶源公社文化站工作,五天五夜不眠不休,創作了五場現代京劇《紅石崗》。隨後,因發表多部優秀作品,被調任縣文化局創作室主任。期間,由他執筆的新編歷史劇《元豐行》兩度獲得省級大獎,並因合作編寫連續劇《李逵》、創作《鄭板橋》成為國家二級編劇。八十年代末完成了57萬字的巨著《武林英烈竇來庚》及紀傳體小說《馮惟敏軼事》。馮益漢的文風犀利,善於用諷刺手法揭露現實,一生筆耕不輟,共創作小說、劇本100多部,代表作有呂劇《山路彎彎》、快板劇《化妝計》、連續劇《宋太祖傳奇》、長篇小說《劉秀》等等,獲各類獎項百餘次。2016年3月,錄製央視《我有傳家寶》節目,向世人展示歷經輾轉、保存至今的《馮氏世錄》。
詩書繼世長
馮益漢作為當代馮氏文化傳人,至今雖已是古稀之年,仍每日堅持習字繪畫、誦讀詩書、奮發寫作。他對文學的熱愛,也潛移默化地感染着自己的子女,他們從小就在家庭生活中感受着文學的魅力。談起馮氏家風,其兒媳谷傑深有感觸:「家裡的傳統文化氛圍非常濃厚,我公公經常教導我們,要正直勤奮,多體驗生活,這樣才能寫出好的作品來。我女兒受爺爺和家庭影響,從小就非常喜歡讀書,讀書、畫國畫、練書法是她最大的快樂。 在馮益漢家裡,文化滲透到角角落落,到處都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牆上掛着的是他和兒子、兒媳、孫女、外孫女的書畫作品,賽詩會和才藝展示是家裡的主要娛樂項目,一家人坐在一起一人作一首詩或是表演一段才藝,相互點評,其樂融融。因家庭環境的薰陶,馮益漢子女都從事着與文學相關的職業,在文學創作方面也頗有建樹,傳承着臨朐馮氏的家風。兒子馮雷現任新華社遼寧分社副總編輯;女兒馮艷曾發表過散文詩《情素》;孫女馮坤儀從幼時起,馮益漢就給她講述民間故事,教她學二胡、寫詩歌,先後獲全國「冰心杯」小學生作文二等獎、「全國小學生書畫大賽銀獎」。
馮益漢一生都在文學的世界裡奮鬥,他的家庭是當之無愧的文化世家。馮益漢文風犀利,字裡行間燃燒着激情和良知,他把文學化成基因,融入血液,一代一代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