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耕民俗文化永放光華(廖蘭岑)
作品欣賞
農耕民俗文化永放光華
農耕民俗文化是我國的國粹,是我國文化大觀園中的一朵奇葩。文化是魂魄,是根基,一切物質終將消失,而文化的生命力亘古長青。
題記
2023年4月1日,麗日藍天,惠風和暢,鳥語花香,正是最美人間四月天,我有幸隨宛城區作協採風團赴「銅瓦店農耕民俗文化館」採風,所見所感,凝聚筆端,略表二三。
01
「館納千村寶貝,心承萬代文明。」「屋內紡車浮往事,門前石磨訴流年。」姚河予區長的兩幅撰聯,凝鍊出了銅瓦店農耕民俗文化館的精髓。
銅瓦店農耕民俗文化館,展出面積1200平方米,分4個展區,48個展室,展出藏品30多類,共計3000餘件。館藏展品涵蓋了新石器時代以來農耕文明的民俗物品、農耕農機、日常用品、紡車織機、磚瓦模具、交通工具、石磨石器、陶器瓷器、銅器鐵器、度量器具、合同契約、紅色文化、古書典籍、票證票據等20餘類。正如袁海東老師撰寫的《前言》中介紹和評點的那樣,「堂廡寢室、庖廚炊具、牲畜家當,極力還原;農耕器物、日常用品、工匠機具,分類陳設。雖為管窺,然觀一物可狀勞動場景,睹一形當嘆先民智功。」
走進銅瓦店農耕民俗文化展館,仿佛走進了遙遠而漫長的農耕時代,似有時光倒流、歷史重現之感。出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農村的我,對農耕生活曾經親睹並親歷過。目睹展館裡珍藏的各種「老物件,」以及復原的一些建築和勞動生活場景,童年時奶奶和媽媽紡線織布、漂染剪裁、縫衣裝被的情景,還有父老鄉親們從事的各種農事活動,瞬間都一一浮現在了眼前。
我知道那斑斑駁駁的犁耬上,浸透的是先輩們辛勤勞動的汗水。那鋤把杈把上的「包漿,」是祖宗們經年累月用雙手打磨拋光的。站在那破舊的織布機前,仿佛聽到了當年「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般的嘆息。目睹那原始的水車,好似欣賞到了老水磨唱出的吱吱呀呀的優美曲子。觸摸着鐵匠鋪陳列的打鐵工具,那叮叮噹噹的清亮節奏,似乎又在耳旁響起。「犁耬播下文明種,汗水澆開幸福花,」是那個時代真實的寫照。
牛拉的木車、驢拉的石磨,土坯和茅草搭成的農舍,使人回想起了「二畝耕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小農經濟生活。那自由覓食的雞鴨和看家護院的忠犬,使人油然而生「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的閒適和怡然。「水磨吱吱最喜這般真趣味,漁歌裊裊重溫那段好時光。」宛城區楹聯文化研究會會長朱啟亮的一幅撰聯,抒發出了對悠然自得的舊時光的懷念,讓我們心嚮往之。農耕生活,有苦有樂;農耕文明,萬代傳承。
02
「銅瓦店」歷史悠久,經濟繁榮,人傑地靈,文化燦爛。
明清之際,河南南陽府所轄的南陽縣有四大名鎮,依照當時的繁華程度,分別被譽為「金賒店、銀石橋、銅瓦店、鐵安皋。」「銅瓦店」之名,即由此而來。
展館《前言》中,把銅瓦店的歷史沿革、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狀況,介紹得十分詳盡而確切,且文字典雅優美,不妨抄錄而藉以記述。
「兩千多年來,其地名幾經變遷,漢時名小長安,晉為林水,元代始稱瓦店。古鎮地借淯水之利,河有舟船通江漢,岸有官道連京湘,交通便利,歷來為兵家所重,或駐軍,或設驛,供給官軍資用,溝通官府信息,一環一扣,驛站之要職也。又有商客行旅,多會於此,北物南貨,互通有無,千年繁華,雖歷經戰亂而不衰竭,凸顯宛襄道中重鎮要地。靈地當出傑人,為承繼大業,興復漢室,劉文叔起兵於斯地,開創光武盛世;因不滿舊制,為革故鼎新,改造天下,徐萬年啟程於鄉里,襄助辛亥首義。」
「銅瓦店之名,名之於經濟,更名之於教育,民風勤勞淳樸,崇尚禮節,多行善舉。重視子孫之傳道授業解惑,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意。進士舉子,捷報頻傳鄉里,武生秀才,心存報國之志,文化之風,飄蕩鄉間,且世代相傳,延續至今。斯水斯土,滋養萬千人才,身在外為國奉獻,名在鄉榮於故里。」
03
「銅瓦店農耕民俗文化館」的開辦者劉國方老師,是一個書法造詣頗深、對農耕民俗文化無比摯愛的文人,更是一個有追求、有情懷、有擔當的有志之士。
劉國方是南陽市第十中學的高級教師,同時還擁有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宛城區政協委員、中國書協會員、宛城區書協副主席、南陽師範學院客座教授、南陽書畫院副院長、東北石油大學兼職教授等10多個閃光的頭銜。宛城區作協主席劉平家為其所作的《劉國方先生傳》,開篇有一段文字,介紹了劉老師是如何自幼蒙受庭訓學習書法的:
「幼聰慧,入學,績優。家貧,懂事早,年齒六七歲,即替家分憂。拾柴,放羊,割草,挖野菜,極吃苦。後因乏資,初中輟學,事農活。傷力,筋骨疼痛,久治未愈。為謀生,學木工,刻印章,且販青菜、賣紅薯,嘗雪地夜宿街頭。嘗念』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欲自求人生路。是時,其父乃譽滿鄉里之書法家,於二王、顏柳皆研習,有成。國方至敬佩,隨習書。」
由此可知,劉老師幼承家訓而結緣翰墨,出身貧寒而自強不息,亦農亦文耕讀傳家,書香薰陶出類拔萃。他六十載硯田不懈,筆耕不輟,終有大成。其作品發表於多家知名報刊,十餘次獲省獎和國獎,在台灣、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地展出,被一些藝術館和收藏家收藏。事跡見諸於眾多媒體,多幅作品被鐫刻於各大景區,一幅精品被刻入北京奧運紀念碑林。數次出版個人書法作品集。
劉老師不僅熱愛書法藝術,還熱心公益和慈善事業,曾多次進行義賣和捐贈,資助桑梓和山區的貧困學生。
參觀農耕民俗文化展時,當我問及劉老師為什麼在退休後突然對「老物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投入了那麼大精力財力辦起了展館時,他的一番話道出了原委,同時也展現出了他的情懷和追求,令人肅然起敬。
他說,我個人的財力是及其有限的,助力貧困學子可以說杯水車薪,只能略表心意,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古語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於漁。要想讓莘莘學子奮發有為,必須激發他們的內生動力,使其自強不息。我國的農耕時代十分漫長,先民們以勞動創造了一切,農耕民俗文化成為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世代相傳。《曹劌論戰》一文中曹劌曾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毛主席曾說過:「高貴着最愚蠢,卑賤者最聰明。 實踐出真知,付出有回報,勞動人民最偉大,榜樣的作用不可小覷,精神的力量無與倫比。
展館《前言》的結尾部分,更能說明劉老師建館的宏願:「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五千年的傳統農耕文明正在由現代文明取代而逐漸煙消,保留珍藏之任迫在眉睫。當代之機巧,皆是先民心血浸潤,某些器物,令今人智慧反不能及,若由其隕散,實為當世之憾,增強保護傳統文化遺產之覺悟,實乃美麗鄉村、文化復興之善舉。且藉以舊物對後生開展研學拓展實踐教育,對當代青少年進行傳統文化教育,使之從中感知先民戰天鬥地、鑽木取火、刀耕火種、獸皮遮體的初級文明,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從中體悟到這樣的道理:勞動創造了智慧,勞動創造了發明,勞動創造了財富,勞動創造了幸福,勞動創造了歷史,勞動創造了文明,勞動創造了一切,從而在人生道路上不懈努力,積極進取,厚植家國情懷,擔當責任使命,努力奮鬥,建功立業,助力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力量。此乃建館之要旨意、館主之宏願也。」
04
文化是魂魄、是根基,一切物質終將消失,而文化的生命力亘古長青。
關於文化的定義有很多,其中一個比較為大多數人認可的是:文化,是指人類生產或創造的,而後傳給其他人,特別是傳給下一代人的每一件物品、習慣、觀念、制度、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文化,其實用一句簡單的話來概括,就是習性,是特定人群普遍自覺的觀念和方式。
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文化是一隻看不見的巨手,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創造生產力、提高競爭力、增強吸引力、形成凝聚力,轉化為強大的力量。我們農耕文化的力量就是這樣巨大。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歷史、實踐和民族之中,具有物質力量難以匹敵的精神力量。文化的力量,是一個民族的重量,一個國家的分量,一個社會的體量。社會歷史的發展和進步,民族的獨立和振興,國家的繁榮和富強,人民的幸福和安康,都離不開文化的力量支撐。我們農耕文化的力量就是這樣強大。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文化是魂魄、是根基,一切物質終將消失,而文化的生命力亘古長青。一個國家的經濟富強,文明昌盛,都離不開文化的力量。在當今社會,文化越來越顯示出其強大的力量,要使城市發展,社會進步,就必須加強文化的建設,發揮文化的無窮力量。有一種說法認為,國與國、地區與地區之間,10年比的是經濟,50年比的是制度,100年比的是文化。仔細品味,不無道理。21世紀的今天,文化的比拼與較量,已經成為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戰場。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文化軟實力作用。
農耕民俗文化是我國的國粹,是我國文化大觀園中的一枝奇葩。我國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偉大征程中,農耕文化有着其它文化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讓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不忘來時的路,把根永留住。
癸卯年仲春的銅瓦店採風活動,使我飽覽了農耕文明的洋洋大觀,享受了民俗文化的饕餮盛宴,滿足了與日俱增的懷舊感,也經受了一場精神的洗禮。由是而致敬先民,感念祖輩,誠謝劉國方老師和為展館提供場地的魯國甫先生,並共慶銅瓦店農耕民俗文化館的開辦開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