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農田水利學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一個科技名詞。

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這個民族[1]過去的文化靠着它來流傳,未來的文化也仗着它來推進,從大約是在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的「甲骨文」被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2]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後秦始皇統一中國,中國文字才逐漸走上了發展的道路,直至今天。

目錄

名詞解釋

農田水利學是一門研究農田水分狀況和地區水情變化規律及其調節措施科學。「灌溉與排水(irrigation and Drainage)」是世界上對本課程的一般命名,我國習慣稱為「農田水利學」,原蘇聯稱為「水利土壤改良」。

研究對象

1.研究農田水分狀況及其調節措施 農田水分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調節農田水分狀況的措施是灌溉與排水。

(1)研究農田水分、鹽分運動規律,以及與作物生長的關係;

(2)研究不同地區灌溉工程形式及其規劃設計方法;

(3)研究灌溉與排水工程的管理方法。

2.研究地區水情及其調節措施

地區水情是指地區水資源的數量、分布情況及其動態。調節地區水情的措施有:

(1)蓄水保水措施

(2)地區間調水、排水措施

我國狀況

水資源

總量並不豐富,人均占有量更低。中國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為2240立方米,約為世界人均的1/4,在世界銀行連續統計的153個國家中居第88位。

地區分布不均,水土資源不相匹配。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國土面積只占全國的36.5%,其水資源量占全國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區的國土面積占全國的63.5%,其水資源量僅占全國水資源總量的19%。

年內年際分配不勻,旱澇災害頻繁。大部分地區年內連續四個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連續豐水或連續枯水年較為常見。

課程閱讀:水資源的節約和利用

灌溉與排水

夏商時期,黃河流域就出現了「溝洫」,即兼作灌溉排水的渠道。

公元前六世紀,楚國人民興建了芍陂,利用窪地建築了長約100里的水庫。

公元前四世紀,魏國西門豹治鄴時,創建了引障十二渠。

公元前三世紀,李冰在四川興建了我國古代最大的灌溉工程——都江堰。

隋、唐、宋時期,中國農田水利進入鞏固發展時期。太湖下遊興建圩田、水網,黃河中下游地區大面積放於;同時水利法規漸趨完備,唐有《水部式》,宋有《農田水利約束》等。

元、明、清時期,農田水利進一步發展,明天啟年間,《農政全書》問世,書中記載了我國農田水利史;《泰西水法》為我國介紹西方水利技術的最早述著。

19世紀末,西方灌溉與排水技術在中國開始應用,20世紀30年代,陝西省建成涇惠、渭惠、梅惠等大型自流灌區。

建設成就

建國後我國開展了大規模的水利建設,興建了大量的水利基礎設施。據2003年末統計,全國水庫從解放初的20多座增加到85153座,全部水庫總庫容 5658億立方米。

累計加固新修堤防27.87萬公里,全部堤防保護耕地面積 65813萬畝,初步形成了七大江河的防洪工程體系。

全國供水能力從1000多億立方米增加到5800多億立方米,其中城市供水量達到470億立方米,供水普及率為96.8%。

萬畝以上灌區處數 5729處,萬畝以上灌區有效灌溉面積 37866萬畝。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從2.4億畝發展到83851萬畝,節水灌溉面積 29164萬畝,基本形成全國農田灌溉總體格局。

水土流失治理面積 89.71萬平方公里。

參考文獻